王晓静,许 诺, 徐济益
(1.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2.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粮食主产区是指地域的气候与土壤适宜粮食作物生产,粮食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同时在粮食生产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粮食产量不但满足本区域需求,还可以向区域外输送粮食;粮食主产区生产粮食的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至关重要的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当前,虽然安徽省依托政策条件大力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发展,但在城镇化进程中粮食主产区依然面临诸多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界对粮食主产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高”[2-5]、“抵御风险能力弱”[4-5]、“粮食产地延伸加工”[6]等层面。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推进安徽省粮食主产区提质增效的对策。
1.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概况
如图1所示,自2000年到2008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从2008年到2016年却是平缓的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到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29.9万公顷到589.8万公顷之间。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突破了600万公顷大关,上升到616.3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了10.8%,到2016年时增长到662.5万公顷。从2000年到2016年,17年间共增长了106万公顷,年平均增加6.2万公顷。
图1 2000~2016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2.安徽省各地市粮食播种面积概况
根据区域划分安徽省分成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地区,其中皖北城市有:亳州、宿州、阜阳、蚌埠、淮北和淮南;皖中城市有:六安、合肥、安庆和滁州;皖南城市有:黄山、芜湖、马鞍山、池州、宣城和铜陵。较大的粮食播种面积集中在皖北城市群,2011年到2016年,亳州的播种面积在85.1~89万公顷、宿州79.4~83.4万公顷、阜阳100~101.7万公顷、蚌埠45.6~48.3万公顷、淮南42.1~44万公顷、淮北23.4~26.6万公顷。可见皖北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是亳州、宿州和阜阳。皖中城市群的粮食种植面积居中,2011年到2016年,滁州的播种面积是70~73.9万公顷之间、六安48.2~51.6万公顷、合肥47.5~50.2万公顷、安庆35.5~36.9万公顷。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安庆的播种面积增加最缓慢。皖南城市群的粮食种植面积偏小,2011年到2016年,宣城的播种面积在23~23.4万公顷、芜湖19.9~20.9万公顷、马鞍山14.6~15.9万公顷、铜陵12.4~12.8万公顷、池州11.4~11.9万公顷、黄山6.2~6.5万公顷。由于黄山地理因素的原因,播种面积是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播种面积最小的城市。
1.安徽省粮食产量概况
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6年这十几年来,安徽省的粮食产量较波折。2000年到2002年,粮食产量平缓上升,从2 472万吨上升到2 765万吨;而在2003年,安徽省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粮食产量下降到了2 214.8万吨。2004年到2007年总产量维持在2 605.3万吨到2 901.4万吨。2008年安徽省的产粮总量突破了3 000万吨,并稳定增加,到2015年时已增长到3 538.1万吨,在2016年产粮略有下降到3 417.4万吨。2016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比2015年上升了102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却比上年下降了120.7万吨。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老人农业的存在影响着粮食的产量。
图2 2000~2016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概况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2.安徽省各地市粮食产量概况
在2011年到2015年,皖北6个城市的粮食总产量都在稳步上升,但在2016年都有稍微的下滑,其中阜阳、亳州和宿州的产量居高,这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37.6万吨、456.6万吨和388万吨;蚌埠、淮南和淮北的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69.3万吨、279.3万吨和122.4万吨;淮北的年平均产量最低。2011~2016年皖中4个地级市粮食总产量变化较平缓,六安、滁州、合肥和安庆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10.8万吨、421.4万吨、306.4万吨和205.4万吨。皖南6个城市中,芜湖和宣城是皖南地区粮食产量较高的两个城市,但2013年的产量都有稍微地回落,年均产量分别为135.6万吨和130.7万吨;马鞍山、池州、铜陵和黄山的年均产量分别为103.6万吨、66.6万吨、64.3万吨和33.9万吨。
1.安徽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概况
从图3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6年,安徽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涨幅较波折,且增长幅度不太显著。其中2000年到2006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幅度最为波折,2000年到2002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4 441.6kg/hm2上升到5 067.3kg/hm2,上升了14.1%。2003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到4 097.7kg/hm2,2004年又上升到了4 789.8kg/hm2,从2005年到2015年,安徽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小幅上升,这得益于2005年安徽省比全国提前一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7]。由于大量的农田荒废和小作坊的经营模式,2016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又下降到了5 143.2kg/hm2。
图3 2000~2016年安徽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概况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2.安徽省各地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概况
2011年到2016年,皖北地区的6个地级市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逐年递增,其中淮南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较小,却是皖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级市,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6 504.9kg/hm2,这得益于淮南市水源充沛的原因;蚌埠、阜阳、淮北和亳州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在5 000到6 000kg/hm2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 772.5kg/hm2、5 379.2kg/hm2、5 126.3kg/hm2和5 261kg/hm2;宿州的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略低,为4 762.6kg/hm2。同期,皖中地区的六安和合肥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超过了6 000kg/hm2,2015年两市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 451.8kg/hm2和6 509.4kg/hm2;滁州和安庆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都超过了5 400kg/hm2,比皖北地区的绝大多数地级市的产量都要高。皖南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波动最为平缓,各地区之间差别不大。池州和宣城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居中,分别为5 699.3kg/hm2和5 640.1kg/hm2;黄山和铜陵的年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分别为5 318kg/hm2和5 114kg/hm2,黄山市由于山地较多,大型农用机械不能更好地使用,导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由于皖南地区气候良好、水分充足可以按季度种植不同的粮食作物,使得土地可以完全利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而皖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季节性阶段的土地被荒废,不能种植粮食作物,导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1.安徽省农业机械化水平
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大省,2000年到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 975.9万千瓦上升到6 867.5万千瓦,增长了1.3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从29 612台上升到24 6465台,增长幅度巨大,但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比率偏低,且小型拖拉机的增加幅度平缓。
2.安徽省各地市农业机械化水平
从2011年到2016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在上升,但16个地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皖北地势平坦、粮食耕种面积大而集中的优越地理条件适合农用机械化的发展,皖北地区的阜阳、宿州、淮南、淮北、亳州和蚌埠的农用机械化水平较高,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淮北和宿州的发展速度更是迅猛,2011年到2016年淮北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39.7万瓦上升到985.49万瓦,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从1 178台上升到33 238台;宿州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从329万瓦上升到874.62万瓦,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从1 861台上升到51 820台。皖南和皖中地区多为山区和丘陵,耕种面积较小且分散,合肥、六安和滁州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皖中地区水平比较高,但与皖北地区仍有差距。2011年到2016年间,皖南地区的黄山和安庆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最为缓慢,黄山市的大中型拖拉机只从223台上升到445台,占总体数量极少。安庆的大中型拖拉机从5 824台到5 929台,几乎无增加。山区丘陵的田间道路崎岖陡峭,不利于大型农用机械的运作,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8]。
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较小,由于土地的分散,大多是小农户的经营格局,仅凭务农收入已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日常支出。在代际分工下,安徽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年轻子女进城工作,年老的父母留在农村继续农业种植,这样“半工半耕”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总体收入,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但也使得农村耕地缺少主要劳动力抑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安徽省粮食生产陷入了以老人为主导的农业生产[9]。老人农业虽然可以实现通过种植粮食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同时可获得一定的收入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由于体力因素使得老人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生产效率较低,且老人农业的耕地规模普遍较小、田地种植较分散,在花费更多时间的基础上产生的收益却不高。老一代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化服务接受水平较低,一些高产粮的优良品种没有得以普遍推广,粮农都是以自留种种植。粮食种类杂乱、虫害防治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和采纳,粮食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安徽省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化阶段,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一些具有经济基础的农民也希望可以通过合法的土地转让发展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营取代分散经营,增大土地效益。但安徽省的农村种植农民趋于老龄化,在对待土地流转问题上存在着小农意识,由于自身已不具备良好的工作竞争优势,他们把土地看做维持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宁可将土地粗疏经营或者季节性的闲置也不愿意进行流转。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2016年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在上升,而图2中我们却发现2016年粮食产量却在下降,图3中也发现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在下降。这些也都是因为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不能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有些老一代农民对土地有着炽热的感情,他们认为已经种了一辈子地,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但由于自身的农业种植技术有限,信息闭塞,种植技术较为传统,产出效益相对较低。根据调研得知,利益问题也是导致农民土地流转不积极的关键要素,有一部分农民在土地流转时对土地流入方提出过高的租金要求,导致土地流转难以发展;还有一部分在签订合同时不够规范,通过口头协议转让给自己的亲属和邻居,存在着利益隐患,这些都是导致粮食主产区不能得到规模化发展的原因。
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风险性较大。其一,受自然风险的影响。2016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 356.32千公顷,其中受洪涝灾害面积1 126.66千公顷,旱灾灾害面积179.46千公顷,灾害面积达到2016年安徽省粮食种植面积的17%[10]。自然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粮农农业生产的风险程度,损害了粮农的收益。其二,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当粮食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粮农投入大规模的粮食生产;但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导致粮食过剩,粮食供大于求,价格下跌[11],由于粮食生产的固定性,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并不能及时发生转变,付出更多的劳力和物力,但产生的收益却不高。农户在购置农机时价格偏高,使得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益向经济发达的主销区转移,严重影响了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丘陵、山区等地理因素都是区域性的小规模种植,导致大型机械不能更好地投入使用,这些地区只能使用小型的农业生产机械,这样的小型机械生产效率较低,使得粮农收益降低。其三,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种植粮食需要一定量的农药和化肥,而现如今这些产品价格逐年上升,挤压了粮农收益。
为了生活,老一代农民进城后虽然从事的是最苦、最累且回报率较低的工作,但在城里赚取的收入高于农村务农收入。现在的老一代农民都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生,如今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以后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新生代的农民由于接受教育的年限长,掌握的信息多,他们可以在城市从事一些技术类工作,企业也会按时为他们缴纳保险和公积金,但由于房价增速较快,新生代农民的收入与城市房价不能匹配,但是他们心中的城市梦想并未因此放弃。而回乡从事农业种植,老一代农民在基本农业种植上他们更有经验,可囿于先赋性和后致性条件的制约,这也使得他们一直依赖传统的种植方法,不能更好地接受新兴种植方法。而新一代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对于粮食种植基础薄弱,有些甚至还是零基础,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粮农的种植积极性。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振兴乡村,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当前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土地主要由老一代农民种植,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限制和机械化种植普及较晚,农业科学技术一直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安徽省农村户籍在外读书的大学毕业生正在逐年增加,政府应积极引进这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特别是学习农业科学种植技术的学生,这样有利于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12]。但大学生对地方性就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充分,安徽省青年创业制度体系也不完善,大学生还面临着创业初期融资难的难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工作,成为安徽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阻碍。
首先,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对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宣传模式,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同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时代下,更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多渠道宣传,让大学生们知道政府正在积极引导优秀大学生回乡,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政府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行政效率,减轻创业初期繁琐的程序,使得学习农业科学种植技术的学生更加愿意返乡创业,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农村金融保险服务。没有创业初始基金是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最棘手的问题,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创业的基金供给,安徽省地方政府更要将这笔资金用到实处,更要制定出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放宽大学生的贷款要求、降低利息率、增加贷款期限,让大学生们踊跃参与农村创业,为建设现代化农业而不懈奋斗。政府可以联合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一个示范基地,这里面创业者可以应用最新的农作物品种、充分运用所学的新技能,当地农民可以认真学习返乡大学生的专业种植技术,提高自身种植水平,运用最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科学有序的种植方式,为粮食高产而不懈努力。大学生带来的新思想理念,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生机,实现农村自身的“造血式”发展,粮农要为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去学习和创造。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行业转移,土地的流转规模却远远滞后于劳动力的大量转移[13]。安徽省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依照自愿有偿原则进行流转,承包人向原土地使用者提供一定的租金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但目前关于流转土地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使农村土地流转缺乏保障。首先,要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更好地落实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015年发布的《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分类指导[14],在土地流转中双方必须签订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办理相关手续[15],解除农民害怕流转手续不全面而失去土地的担忧。规范的书面转让合同也能有效地化解利益纠纷,使土地流转不被人情世故所羁绊。
其次,引导农民改变土地流转态度。部分农民认为土地流转后,会脱离原本自身所享受的各种权利,害怕经济效益的流出,自己的权利得不到最根本的保障。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建立城乡一体化构建中有了新的部署,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稳住民心,积极引导、推动土地规模性流转。建立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让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劳动生产作业,使农业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业发展持续性难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发展稳定性。在规模化经营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和“适度经营”原则,根据安徽省各地区的土壤、气候以及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种植适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作物。例如,皖北地区冬季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夏季种植黄豆、玉米;皖南江淮地区主要以水稻为主。因为安徽省的农业经营水平和社会服务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使土地资源利用合理化,农产品产出高质量,农民收入最大化,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应控制在50~200亩,这是当前安徽省家庭农场种植的最优取值。
目前,安徽省的基础保险是由党和政府共同推行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它是政府通过保费进行补贴的一项政策,同时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惠农政策。当粮农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这项补助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强粮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灾害对粮农生活的影响,使粮农生产风险降低[16]。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商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同时在理赔过程中,希望相关政府和企业可以制定出更加简洁的方案和手续,并做到业务办理不拖拉。在农资的供给上,政府将农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继续增加农民对农具购置的综合补贴,多方面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合理平衡种粮成本收益,让粮农及粮食相关的经营主体切实得到从事粮食工作的好处。同时借助网络载体扩大销售渠道,确保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粮农种粮积极性。
安徽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应从两代农民的代际差异出发。第一代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以保障制度为主,辅之以充分的经济补偿,新生代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应加强农民职业培训,辅之以必要的就业保障制度。当下正处于第一代农民与第二代农民的交替期。第一代农民处于事业的衰退期,最迫切的需求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17]。各村干部要加强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养老保险的讲座,邀请他们来参加,多了解了解;政府要保证新农保的资金充足,让安徽省的养老保险努力跟上粮食主产区需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地区[18]。要积极引导年龄较小、农业种植时间较短、农业技术薄弱的农民参加农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种植能力,使他们有能力也更愿意留在农村,成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农村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