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慧莉,吴雨桐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儿童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书籍,通过直观的图画、简单的文字、独特的色彩等设计元素实现其认知、教化及美育功能,以其特有的形式顺应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和强烈的好奇心,为儿童的想象力创建了发挥的空间,同时对儿童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促进儿童其个性发展和审美心理的形成。
儿童绘本作为一种儿童的专属读物,因为阅读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绘本中插画的重要性。儿童相比较成人而言,由于识字数量有限,缺乏阅读的意识或独立阅读的能力,因而对他们来说,图画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画面中信息的传达也更加容易被接受[1]。情感是插画所表现内容的关键,是贯穿于插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灵魂,而儿童在插图中所体会到的绘本的故事和情感脉络,构图的形式和节奏占核心的引导作用。在插画作品中,不同情感的表达所运用的构图形式也是不同的。插画情感与插画构图形式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情感是插画所表现内容的关键,是贯穿于插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儿童绘本也不例外。在儿童绘本中,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想象和进行构图的穿插与连接,把握好构图的节奏与情感起伏变化的契合,以此去表现绘本内容和故事情节的演变,增强儿童的代入感,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2~7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比如顺序排列事件发生的前后,以及了解数量、重量、体积等的守恒观念。但是他们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主要受当前情景和感知的支配,缺乏逆运算的能力,不能够跟踪转换。绘本的画面构图方式主要涉及到儿童的空间感与逻辑方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空间方面,处于该时期的儿童对于空间的概念与成人的空间概念大相径庭。儿童与所想要描绘的事物之间是一种感性联系,由于主观认知的世界观,使得画面中的事物并不依照正确的大小、比例和逻辑进行表现,这一点从儿童的绘画中也能够观察并证实这个阶段的自我中心认知。因此在儿童绘本中必须考虑到该阶段儿童的空间认知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儿童空间认知的顺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简单空间或复杂空间带来儿童兴趣的丧失和阅读障碍等问题的出现。
在逻辑方面,儿童的智力由于语言和社会化的影响,从简单的感知运动智力转化为思维本身,语言导致了行为的社会化从而产生思维动作,这也是儿童思维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在儿童身上发现了两种极端的思维形式,一种形式是借助于吸收或同化的思维,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状态排除了一切的客观性;另外一种形式是适应于别人和适应于现实的思维形式,它是逻辑思维的准备阶段,并且逐渐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直观的思维是儿童早期所能发现的最倾向于现实的形式,这种思维形式是由于儿童已经具有了利用表象的能力而能够重新改造和进行预测的一种感知运动的经验[2]。
构图是绘制绘本的第一步,如同文章大纲一样,决定了故事画面的安排和章法,它是一部绘本能否第一时间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关键点。绘本的基本构图有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U形构图、放射式构图、对角更需要线构图、开放式构图、向心式构图、交叉线构图等等,不同的构图形式所能引起的读者情感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3]。例如交叉线构图,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将读者的视觉引向中心点,具有活泼的特点;圆形构图在视觉上的整体感让读者产生圆满的感受;三角型构图让读者产生稳定和安定的情感;S形构图具有延长和延伸的特点,会使读者体会到优美、雅致等等。随着绘本故事情节的推进与演变,角色视角在画面中的不断变化,构图要在应用基本规律的同时,掌握好整部绘本构图的上下链接与节奏变化,让读者沉浸在绘本中,跟随角色的视角体会绘本情绪的变化,阅读绘本的同时像在观看一部电影般丰富而又完整。
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不同构图的选择有利于画面情绪的表现,能够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因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其特殊性,绘本的构图形式和复杂程度应从儿童本身的能力角度和视觉认知上考虑,进行设计和变化。
绘本插画的构图策略的关键不仅需要利用主角、配角、与各种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运线、视角、运镜、比例等构图要素营造出场景的空间感,让角色与整体相互协调,更需要在角色运动时协调镜头和运镜方式,通常以绘本中的儿童角色为第一视角,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绘本《四点半》中,对儿童视角的掌握恰到好处,整部绘本的连接性和节奏感自然丰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视点是以故事中的某一角色的角度出发,以此引领读者对整个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读者的感受和体验会随着角色的移动而变化,将自己带入该角色,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探索。有效的视点运用,不仅可以增加读者对画面的代入感,也增加了画面的韵律更迭。另外通过对角色视点的合理运用,给故事布置了一个贯穿整体的线性引导,让故事的衔接更加自然,在推动了故事发展的同时也易于读者对于故事的理解[4]。在绘本创作中,创作者需要以儿童的视点进行切入,然后根据这个角色视点所处的情景来安排读者的阅读顺向,进入到故事之中。在绘本《四点半》(图1)中,画面的视点为小女孩,读者跟随小女孩的移动进入到商店之中,画面通过正反双向绘图交代了小女孩的空间与位置,之后跟随小女孩走出商店。一系列的动作简单清晰,而读者本身也随着小女孩经历了进入商店——趴在门前——推开门的过程,视觉上的连贯性让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畅而不突兀。
图1 绘本《四点半》插图
绘本创作者不仅会使用视点来进行视觉引导,同时还会通过对结构的合理设计来增加画面的动态感。一般在进行儿童绘本构图时,创作者多会使用连续式构图法对整体场景进行构建,按照故事设计,将单一的场景完整的串联起来,这种有机式结构能够将故事的时间以及空间连续性表达出来,整体故事脉络较为清晰[5]。创作者在预测孩子心理变化的同时对镜头进行变化与拉伸。故事距离拉近的同时增加了故事的韵律转折,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图2中,镜头由远推近,对公鸡的体型进行了夸张放大,不但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前后形成了强烈对比,利用镜头的拉近体现了空间感,还让读者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公鸡身上。小女孩背着手拘谨又胆怯的远远看着,从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角度出发,细腻地描绘出了儿童印象中公鸡体型庞大,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形象。细节到位又不失童趣,是结合儿童心理进行镜头变化的优秀范例。
图2 绘本《四点半》插图
绘本是用一组图画在说故事,画面不只是要处理每一个镜头想传达的内容,还要考虑镜头与镜头间衔接时的韵律。韵律安排得当,就算只用很平凡的镜头,也能把整本书的影像效果拉升到不可言喻的动人境地[6]。读者的眼睛需要画面与画面的连贯进行引导,需要布置某些线索,让读者可以循线进入故事。对于儿童读者来说,阅读的顺序要循序渐进,通过不同线索的更替去缓缓带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在图3中,每幅图之间都有或大或小的线索点进行连接,因而每个角色的出场都显得自然不突兀,引出角色的同时推动了故事的进展。例如图3中小女孩在观察地下的蚂蚁,这时空中有一只蜻蜓飞出,这只蜻蜓成为下一幅图的线索和连接;一群蜻蜓飞出,蚂蚁并没有直接消失,而是所占比例缩小,逐渐推出画面;图4小女孩追逐着蜻蜓走到了农田的花丛旁,而角落里的小青蛙则是下一幅图的连接点,同时蜻蜓由一群减少到一只,停落在花朵之上,引出小女孩的下一步动作,摘取花朵。每一幅图都自然衔接,循序渐进的推动故事的发展和画面的变换,我们随着小女孩一起追逐嬉戏,童年的小小乐趣从书中满溢而出。
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能给画面扩充想象的空间,也增加了一定的诗意,从而更好地表达故事中的空间和“意境”。“意境”源自于东方的佛学和禅学,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给插图的画面赋予灵性和透气感,以无胜有。绘本《四点半》也使用了留白这种构图形式。例如在图3中,上图蚂蚁所在的地面大面积留白,下图右方天空的空间全部留白,不仅将地上的蚂蚁和空中的蜻蜓衬托得越发明显,吸引了读者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也控制了绘本的节奏感,与下一张较为丰满的画面做出对比,收放自如。虽不着笔墨,但让空间感无限延伸,隐喻了大地和天空的广阔无垠,给读者留足了遐想空间,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图3 绘本《四点半》插图
故事的情节要求松弛有度,既有相对平静的叙述,又有让人紧张的渲染。构图形式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一定节奏感的变化来带动情绪,让读者跟着画面进入到故事之中。节奏感的把控主要包括画面的疏密、比例大小等。图5也有留白处理,在下一张图中,画面的物体整体布置较满,紧凑和疏松交相辉映,对读者的阅读心情进行缓冲和催化,在带动读者情绪变化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把握画面的整体节奏感。
图5 绘本《四点半》插图
绘本整体构图形式规律的运用及所带来的情感引导作用,对儿童绘本的创作有了一定的借鉴价值。在儿童绘本的创作过程中,插画师以儿童本身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恰当地采用不同形式的构图,注重绘本插图整体的连接与韵律,掌握绘本的情感节奏变化,创作出真正感染人心的儿童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