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惠
摘 要 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将实验班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态度、语文素养水平和职业素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证实了思维导图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思维导图;语文教学;技工院校;课程改革;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9-0080-04
1 研究背景
技工院校語文教学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引入,技工院校课程改革加快,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语文一直是技工院校课改的难题,面临教学方法仍旧是传统的“一言堂”,学生文化基础底子薄,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发展。仅从技能学习的角度分析,语文看似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语文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品行。因此,用什么方法于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技校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mind-map/mind-
mapping)又被称为“思维脑图”“思维地图”等,是由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v Buzan)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或思考方式。托尼·巴赞提出:“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1]由此看出,思维导图是从中心图形开始,将颜色、图像、代码、符号和关键字以分层的方式有机地进行发散,是为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自20世纪80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经过非常多团队的研究及实践,慢慢摸索出适用于学科教学的途径。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中确实有其优越性:通过关键词语和框架能快速建立整体认知,重点突出、结构鲜明;内化知识与外在工具的充分融合,使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探求知识;塑造学生发射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孙芳在《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词汇量[2]。
2 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 为了证明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对象为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男17人,女15人;实验班男18人,女16人。
研究目的
1)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否能改变技工学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2)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否能帮助技工学校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3)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否能改变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通过问卷星进行实验前测、实验中测、实验后测,主要通过调查、试卷测试、现场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或评出等级,最后分析具体的数据情况。同时提出如下假设:
1)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在获得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得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在获得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预试成绩平均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3)对照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与实验班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4)对照班学生在获得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前测和后测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5)实验班学生在获得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前测和后测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教学方法 教材选用为由吴满珍、周治南、徐江涛编写的《大学语文(高职高专公共课教材)》。整个实验过程除教学方法不同外,两个班都按照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时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授课,即课前复习、新课讲解和课后巩固。实验班采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实验班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教学,在课堂组织上会有一些差别。分类教学的方式如下。
1)新课学习。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前会简单地对思维导图做个介绍,用一个简单的例子画一个思维导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新课时主要由分组的学生自主阅读,根据要求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要求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意义。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并绘制出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展示,并派出代表进行解释说明。教师在点评前亦展示自己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思维导图,以形成对比,让学生修改并形成二次构图[3]。
在理解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讨论,完善导图,进行提炼,目的是理清所学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掌握的技能。这样让学生习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思路,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形成。在进行演示解释时,学生能将所学习的内容重新提炼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锻炼了演说的表达能力[4]。
如在讲解文学鉴赏篇中的《郑伯克段于鄢》时,主要采用“整理归纳型”的思维导图方式。这篇课文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争夺国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文章是文言文,描述的内容是宫廷斗争,从语言和内容上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如果按照以往分段解释含义,学生很难对文章形成一个自己的整体认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