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秀
摘 要:科学活动中有意给幼儿创设“陷阱”,是提高幼儿鉴别能力、应变能力的有效手段,合情合理地设置“陷阱”还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方法。设置“陷阱”通常有四种方法,即:巧设“陷阱”,掌握知识;精设“陷阱”,启迪思维;突破“陷阱”,化难为易;适时“设阱”,把握关键。
关键词:巧设;陷阱;课堂;精彩
一、引言
幼儿时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萌芽时期,由于幼儿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满足于一知半解,观察问题片面,逻辑思维薄弱,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往往匮乏严谨细致的斟酌,导致在解题时经常呈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倘若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置“陷阱”,充分暴露幼儿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易犯的错误,一针见血,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全面细致、严谨慎重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科学设置“陷阱”呢?
二、巧设“陷阱”,掌握知识
当幼儿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够全面时,在学习活动中通常只会记住最后的结果,忽略本质内涵,特别容易造成认知错误,造成混淆。为此,教师应依据所教知识的特点,巧妙而隐蔽地设置“陷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坠入预设的“陷阱”和找到冲出“陷阱”的渠道,“吃一堑、长一智”,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如科学活动《植物的家》,教师小结:“萝卜、青菜、生姜、大蒜等都长在泥土里,所以植物都生长在泥土里,是吗?”幼儿都说“是”。接着,我又说:水葫芦、睡莲、水草、荷花等也是植物,它们也生活在泥土里吗?我根据幼儿对新知识容易片面、易混淆等特点,设计了“植物都生长在泥土里”的“陷阱”,使幼儿误入歧途,再通过虽然是植物但不一定都生活在泥土里的事物来引导幼儿质疑先前的结论,从而使幼儿在辨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精设“陷阱”,启迪思维
幼儿特别容易受到自己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习惯的方式、思路去探究、思考、辨析问题,结果造成了诸多不应该发生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特征,精心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陷阱”,通过识破“陷阱”启发幼儿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科学活动《乌鸦喝水》,通过实验,幼儿理解了玻璃球、铁球能使水位升高,且知道大铁球能让水位迅速升高。我问:“小铁球不能比乒乓球上升快嗎?”幼儿毫不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我又问:“为什么呢?”幼儿回答:“铁球比乒乓球小,水位的升高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系”。我随即将若干个铁球和乒乓球分别放入水位一样的两个相同瓶子里,让幼儿亲眼目睹只有铁球能让水位迅速升高。此时,幼儿纷纷发出惊诧声,不解地看着放入铁球的瓶子水位上升而放入乒乓球的水位没什么变化。我及时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此时让幼儿运用这些典型的材料,依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实验,在横向和纵向的观察、比较中去验证假设。通过设置这些“陷阱”,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化腐为奇让幼儿从中受到启迪,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创造性思维的纵深性和超越性得到了有效开发。
四、突破“陷阱”,化难为易
任何一个活动都有其学习的重难点,为了让幼儿更科学有效地突破难点,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陷阱”,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科学活动《会翻跟斗的机灵猴》,引导幼儿观察机灵猴从斜坡上翻滚的状态。设置“里面放电池,机灵猴就会滚动”的陷阱,让幼儿按图示一步步地制作,是否成功应在斜坡上进行验证。幼儿尝试后均以失败告终。教师画龙点睛地点拨:“为什么不能翻滚,对照图示分析制作不成功的原因: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电池摆放位置以及纸张重叠黏贴等寻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幼儿茅塞顿开,马上领悟到原来机灵猴不能翻滚是因为制作中纸张重叠黏贴时将电池也粘住了。让幼儿突破“陷阱”,化难为易,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五、适时“设阱”,把握关键
在关键内容中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制造一些知识“障碍”,切几口“陷阱”,使幼儿稍不留神就中了圈套,如果识别了“陷阱”,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如科学活动《制作不倒翁》,先让幼儿用各种方式摆弄不倒翁;然后观察不倒翁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了解不倒翁上大下小,底部是半球形且有比较大和重的物体。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倒翁不倒的奥秘,我设计了“是不是底面大并且圆滑、底部有重物,不倒翁就不会倒呢?”的“陷阱”,幼儿纷纷受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制作的不倒翁有的是内部物体偏小或偏轻,有的是内部物体没有固定好,还有的是物体不是固定在底部中间位置等……引导幼儿反思出错的原因,通过对比理解不倒翁不倒的条件:要上大下小、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关键是里面的重物要比较大和重,还要固定在底部的中间位置。经受挫折,在失败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知道了不倒翁的倒与不倒与其底部形态及其重物所处位置有关,无疑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很有益处的。
在科学活动中,设置必要的“陷阱”确实可以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且能提高课堂效益,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设置“陷阱”也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所谓“陷阱”不能太露,容易觉察就不是“陷阱”了,所以教师在设置“陷阱”时要精心策划、步步为营、不易发现、引人上钩;二是甘露虽好,适而不滥,“陷阱”使用要恰到好处,切忌滥用;三是目标明确,因材设“阱”。我们设置“陷阱”的目的是依据科学活动的内容,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设的,因此设置“陷阱”时要服务教学,不得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脱离教材。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有心、用心、精心策划、适时适当、因材设“阱”,科学活动必将展示“无穷的魅力”,每个幼儿定将绽放美丽的花瓣,收获丰硕的果实,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干雷.巧设“陷阱”,让科学活动更精彩[J].早期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