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探索

2018-04-25 09:58王飞
山东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王飞

摘 要:精品资源共享课提出后在高等教育界收到追捧,高职院校从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入手在这一领域中不断探索。本文从高职院校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出发,具体分析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案例,按照课程申报、课程建设、中期检查、课程验收、相关政策支持、后续课程运行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最后总结建设实践中的反思。

关键词: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申报;课程建设;课程验收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继精品课程后教育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2012年正式提出来。百度百科给出的概念是:“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高校建设资源共享课的目的是共享各所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浪潮中也在不断探索,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走在改革前列的高职院校率先开始了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以下内容中出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均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

深化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初衷。秉承改革创新的理念,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凸显了对原有课程的革新与突破,将行业企业调研、企业顶岗实践、毕业生跟踪调查、各类研修培训的收获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课程建设中,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还与企业共同开发。

1.改革了课程内容

从行业企业调研入手,把握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分解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各课程须培养的专业核心技能,并将行业企业新标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课程中,使课程改革与岗位需求吻合、与社会发展同步。

2.创新了课程设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突出“任务中心”或“情境中心”,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和工作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实践与理论一体化。

3.革新了課程资源

去除过时、乏味的课程资源,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案例、学校研发项目、专业竞赛项目、设计前沿案例等,使课程资源与时俱进,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较强的实用功能。

4.改进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做中教”“做中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

2016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始着手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由教务处具体负责本工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立项2批次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1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过程为:

1.课程申报

各二级教学单位有任务。各二级教学单位根据各专业建设需要、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实际,确定本部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规划,重点支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门专业核心精品资源共享课。

所有教师均可申报。校内专任教师与兼课教师均可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以个人或团队名义申报;如果是以团队名义申报,团队所有成员均须承担实质性建设任务,其中主持人须承担60%以上的建设任务。

课程主持人有要求。主持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按项目(任务、教学单元、章节等)列出该课程建设主要内容,突出课程改革与创新之处,认真填写项目申请表,在改革创新的项目(任务、教学单元、章节等)后标注改革类型(如新设内容、内容改革、资源更新等),如果涉及课程整体设计改革,请在课程内容之后做出说明。

各二级教学单位要把关。各二级教学单位对上交的申请表进行初审,各专业的课程不重复立项,如果多人或多个团队申报同一专业的同一门课程,需择优推荐。

教务处组织评审。教务处将组织专家组进行立项评议,并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满,学校发布立项文件,正式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课程建设

课程主持人或课程团队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扎实开展建设,将建成的全套课程资源按时上传到网络平台,并将建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运用于教学中。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必备项目有:课程导航、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施方案、微课、训练题库及试题库、教学资源、运用推广。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非必备项目有:校本教材、特色创新。

3.中期检查

学校将在立项通知书下达后半年对立项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中期检查;如果提前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的60%以上,可提前申请中期检查。

4.课程验收

验收方式。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工作采取课程建设团队申请、二级教学单位验收、学校验收的方式进行。

验收流程。建设期满后,先由主持人进行自查,认为达到建设标准后向所在二级教学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各二级教学单位组织初查,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组织复查。复查通过后由二级教学单位统一向学校提交验收申请。教务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提交验收申请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验收评审,并公布验收结果。首次验收不合格的课程项目,一个月内可申请再次验收一次;第二次验收仍不合格,视作未通过验收。

验收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合格”等级以上的视为通过验收。

5.相关支持政策

为改变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学校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支持政策只针对验收合格的课程。

经费支持。每门验收合格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给予25000元/门的建设经费;对验收获得“优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再行奖励5000元/门。

其他支持。经验收合格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其项目主持人及主要成员(在整个团队中排名前三)可以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与评优等方面享受相应的项目加分。

6.后续课程运行要求

各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项目立项申报书中的建设目标、预期成果扎实建設,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将建设成果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完毕后,各课程建设团队要继续做好网络课程的运用工作,每年将网络课程运用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维护课程网站,做好教学资料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资料上传工作,每年资源更新率达10%以上。

三、建设反思

经过两年的建设和运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已经初具规模,目前至少有3门比较成熟的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争立项为2018年湖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从无到有,从几门课程到系列课程,有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动性。有些高职院校教师比较抵触教学改革,喜欢按照传统课程按部就班,游离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之外,但学校从经费、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让很多教师能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

验收过程中的淘汰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积极性。以往的精品课程建设,学校立项之后就下达建设经费,评审基本上走过场,就没有验收不通过的课程,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申报书上,建设方案写得花团锦簇,实际课程建设相当单薄。学校改革评审机制,除开立项评审,把重点放在了验收之上,淘汰将近一半的课程,让教师把精力重点放在课程建设上,打造真正的“精品”课程。

信息技术不会成为课程建设的障碍。信息化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新的技术、新的手段都是服务于教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核心在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我们可以自学,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它永远都不会是课程建设的障碍,很可能只是我们的借口。

[参考文献]

[1]王海梅.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16 (4).

[2]冯丽丹.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 (6).

[3]姚玉静.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体会和发展建议[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2016 (4).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