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
“分组讨论”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科来说,知识难度比较大,如果课堂沉闷的话,学生根本不愿意去听课,更不用说成绩的提高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则成为消极的参与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数学知识,这样会让课堂显得沉闷无趣。而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有利于每个学生数学高考成绩的提高。
对于高中生来讲,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建构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上,在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下,“分组讨论”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应该如此。实施“分组讨论”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以前高多了。那么,分组讨论的课堂有哪些操作策略呢?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主要实施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学习的重要基础是要建立“分组讨论”学习小组。在数学课堂中,我借鉴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就是把班级中的学生按数学成绩水平的高低分为A、B、C三个层次,再考虑到座位、男女搭配、友好程度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4~6人的学习小组,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人数基本一样。在分好小组后,还要各组推选一名组长来组织和实施,并以此来形成“分组讨论”学习小组的核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就有了合作的时间和机会。在课堂中,教师还要清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小组之间敢说、敢问、主动参与,将课堂由传统的“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使每个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在“分组讨论”的课堂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激发、合作讨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必要的话可以对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在数学新概念的教学中,适当的“分组讨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必修2课本学习棱台的结构特征上,笔者并没有告诉学生什么叫棱台,而是先让学生观察棱台的图片,让每组仔细观察,说出棱台有什么特点,有学生说它的两个面
讨论点还可以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也可能不同,若能把典型的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则会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如在佛山市高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第16题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x为始边,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B在第一象限,已知A(-1,3)。若 OA⊥OB,求 tanα 的值。看起来好似是平行的,还有学生会说把它补充完整后它是我们所学过的棱锥,有的学生还会问:如果那两个面不是平行的,还是棱台吗?等等。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发现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概括提炼,并以文字的形式把棱台的概念描述出来。这时的概念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当通过组间交流、教师总结补充后,学生会形成一个真正理解了的、属于自己的数学概念。这种通过“分组讨论”学习,然后自己得到数学概念要比教师“告诉式”下单纯记忆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概括抽象这一重要数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最后教师把棱台的定义、结果特征展现在大屏幕上,对这个概念进一步抽象提升,学生对它的理解已不再困难。
教师把这道题发给学生后,让学生先读题,然后小组讨论,找突破口,有学生由OA⊥OB,想到直线OA与OB垂直,两条直线垂直得到它们的积为-1。还有学生提出:既然知道坐标,何不转化为向量的题目,把OA⊥OB看成向量相乘,得到结果。突破口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已经得到了,剩下的还有设点B的坐标和涉及公式的问题了,所以到这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课堂讨论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分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我们必须去学习,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分组讨论”学习的课堂上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伯富.分组讨论教学在课堂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2]张敬有.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科学,2013(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