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发现了甘肃民族地区双语师资在数量、水平、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下一步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教育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高效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瓶颈,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教育是施教者與受教者双方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必须有足够数量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重心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基本情况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其中,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5个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全省总人口2635.4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0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人口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约92.5万人)、藏族(约28.1万人)、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等16个民族。此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
二、甘肃省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现状
截止目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共有双语学校166所,双语教师4246人。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县一市)136所,双语教职工3935人;天祝藏族自治县有双语学校23所,双语教职工156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双语学校5所,双语教职工103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有双语学校2所,双语教职工53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有136所,其中小学118所、九年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4所、高中11所,专任双语教师3934人。双语类教师中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8人,占双语教师总数的6.3%;中级1120人,占29%;助理级及未评聘教师2566人,占64.7%;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7人,占1.2%;大学本科2195人,占55.8%;专科1499人,占38.1%;高中中专学历189人,占4.8%;高中以下4人,占0.1%。
天祝藏族自治县有双语学校2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22所,在校学生3325名,其中学习藏汉双语的学生1203名。双语教职工156名,其中专任教师116名。双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名,大学本科学历的99名,大学专科学历的15名。副高级职称4名,占3.4%;中级职称67名,占57.8%;初级职称45名,占38.8%。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双语教学的学校5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双语专任教师103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64人,大专19人。双语教师中高级教师30人,中级教师44人,初级教师职称13人。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有完全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在校学生1764名,其中民族学生634名,占学生总数的35.9%;双语教师5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5%。
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甘肃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极大地发展,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有效促进了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但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等因素制约,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幼儿园教师缺编严重
近年来,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在园幼儿猛增,加之受编制制约和就业政策调整,学前教育师资补充严重不畅,且大多数教师为中小学转岗教师,幼教专业教师素养低,严重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双语教师学历层次虽然达到了合格水平,但是与普通教师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高学历人数少,名教师、名校长数量还严重滞后,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数量上也不多。
(三)城乡教师配备不均衡
城镇、公路沿线及部分县城学校教师趋于饱和,偏远乡村尤其是牧村双语学校教师严重不足。
(四)双语教师流动不合理
从乡村流向县城的多,愿意到乡村工作的极少。
(五)缺乏高层次双语师资
民族地区受制于地域环境和编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双语师资。
四、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教师补充渠道,增加双语教师数量
针对甘肃省民族地区部分双语教师学科紧缺实际和师资引进难、师资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
(二)加大双语师资培养,提升双语教师素养
采取一系列的培养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培养、补充和培训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不断为民族地区补充新鲜血液,注入活力。
(三)建立健全双语教师激励机制,稳定双语教师队伍
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双语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双语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双语教师提高工资待遇或者加大补贴力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想方设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待遇,稳定双语教师队伍。
(四)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与教育发达省市建立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加大对口援建帮扶力度,缩小教育事业差距。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实岗锻炼和优秀教师寒暑假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图书实验装备、信息网络、文化体育设施、寄宿制学校和中小学校舍改造等领域的投入,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简介:胡文海(1976—),男,甘肃和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