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娜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老年人的冠心病病发率比较高,老年冠心病比较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老年猝死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一个重要疾病[1]。为了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该研究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从该院收治的所有老年冠心病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研究对象,这94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CT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这94例患者均签订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既往精神障碍、合并血液免疫缺陷、合并恶性肿瘤和其他脏器器质病变的患者。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有47例;在对照组的47例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63~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2±5.53)岁;在观察组的 47例患者中,男 25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62~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62±6.4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4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的实际病情评估,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药物指导,进行常规的床边宣教和输液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47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综合护理干预如下所示。
①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进行观察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实施心理干预,及时向患者询问冠心病发作时的症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患者的树立自信心,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
②健康知识宣教。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冠心病健康知识手册、定期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知识宣传和培训,将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生活和饮食干预等相关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护理方法的认识度和了解度,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冠心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
③行为护理干预。从患者的日常行为方面来看,从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来看,冠心病与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为、饮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需要对患者的行为、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纠正患者的错误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督促患者戒烟戒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膳食的习惯;在饮食方面,让患者以低盐、低脂、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让患者养成少吃多餐的饮食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④康复训练。从康复训练方面,护理人员要调整患者的姿势、呼吸频率和方法,改善患者的氧气供应状态,让患者每天作有氧运动,运动的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自己,并进行穴位按摩,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状况,在为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的时候,可以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和情绪。
观察对照组和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当中的监护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命质量普适性测定量表(SF-36)进行评估,一共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心理状况、躯体角色8个维度,计算每个维度的总分即为本次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2]。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同时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监护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临床指标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
组别 监护时间(h) 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 P值36.72±3.19 51.08±5.23 9.276<0.05 41.23±5.34 64.37±6.21 9.254<0.05 9.73±1.36 15.47±2.57 9.634<0.05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 P值52.41±5.73 53.17±5.46 0.013>0.05 74.23±6.02 63.28±5.98 9.345<0.05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监护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23±6.02)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3.28±5.98)分。在同类研究当中,综合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为(74.36±6.27)分,与该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1008-1010.
[2]谢玲芳.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1):106-107.
[3]朱慧,薛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