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峰,王 亮,卫建民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病二科(宝鸡 7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创伤大,易发生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等多种手术并发症,如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发生率为2.00%,会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1-2]。手术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过程中,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还是要剥离或切开椎旁肌肉才可进入椎管手术,会对保持脊柱平衡的椎旁肌肉造成伤害[3-4]。自从第三代脊柱内镜技术被报道后,腰椎间孔镜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取得较大进展[5-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显微内窥镜和腰椎间孔镜治疗LDH的临床疗效,说明腰椎间孔镜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8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7.46±4.26)岁,病程4~25个月,平均(12.54±3.41)个月;中央型突出11例,旁中央型突出27例,椎间孔型突出16例;手术节段:L3-44例,L4-524例,L5-S126例。对照组(n=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7.14±4.67)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2.21±3.24)个月;中央型突出10例,旁中央型突出26例,椎间孔型突出18例;L3~43例,L4~526例,L5~S1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10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查体,CT,X线片或MRI成像检查确诊均符合LDH的诊断标准[7-8];②患者均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麻木,且与影像资料相符;③术前至少经过2周以上的保守治疗,且效果不佳;④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以1%利多卡因局麻联合静脉镇痛,或低浓度硬膜外麻醉,腹部垫空,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定位穿刺路径和靶点,术前标出穿刺点与棘突中线的距离,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穿刺,待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顺沿导丝逐级置入扩张器套管;使用偏心环锯处理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端和腹侧骨质,扩大椎间孔;将工作套管沿导杆置入,透视条件下确认套管位置,满意后,置入椎间孔镜器材,行镜下操作。具体操作:采用射频刀头切除视野中的软组织,止血,辨认硬囊膜、后纵韧带、穿行神经根及出口神经根等空间结构,确认组织中的突出髓核,并对其予以摘除;最后确保神经根得到充分减压。进一步处理椎间隙中松散、退变的髓核。退出操作器械,因伤口小(7 mm),无需缝合,直接进行无菌包扎即可。观察患者下肢运动情况,询问其症状改善情况,通过直腿抬高实验进行检查。
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内窥镜治疗。患者接受全麻或局麻。X线定位,在病变节段正中做3.0 cm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剥离椎旁肌,在显微内窥镜下清除椎板外组织,切除部分椎板骨质及黄韧带,暴露硬膜囊和神经根,摘除病变髓核组织。电凝止血,明胶海绵止静脉丛出血,待神经根完全松解后,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3 疗效评价 采用改良MacNab评价临床疗效:优:症状消失,可正常工作;良: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会出现腰腿疼;可:症状有改善,腰腿有轻度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差: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不能进行正常工作。总有效率=(总病例数-可-差)/总病例数。利用视觉疼痛评分(VAS)评价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61.11%,两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2。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两组手术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术前两组患者在臀部麻木、下肢感觉、下肢肌力、直腿抬高4个方面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4方面积分均出现逐渐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趋势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4。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LDH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主要是由于患者腰椎间盘劳损,特别是髓核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腰部受到外力时,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裂口突出至椎管内,压迫相邻脊神经根,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甚至排便失禁[9-10]。
我国临床多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控制病情,创伤大,易引起脊柱失稳等并发症。近年来对于该病的治疗方式不断增多。显微镜的放大功能使其在分离LDH患者粘连神经根,椎间隙探查和扩大侧隐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11-12],可减少对周围椎旁肌肉的损伤,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因此在LDH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显微镜手术过程中仍然会影响脊柱后方结构的稳定性[13]。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后外侧入路的腰椎间孔镜手术[14]。患者选择1%利多卡因局麻联合静脉镇痛或低浓度硬膜外麻醉,这两种麻醉状态下患者均保持清醒,下肢均保留有正常运动功能,因此可更好的配合医生手术,及时发现并避免神经根损伤,减少了麻醉风险和神经根的损伤。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定位穿刺路径和靶点。术前标出棘突中线、拟穿刺椎间盘水平线、髂嵴线及安全线,在此基础上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路径,进一步降低手术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无需剥离椎旁肌,切除椎板间黄韧带等重要结构,术后椎管内不会形成瘢痕组织,减轻术后疼痛,对远期影响小。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腰椎间孔镜手术可解除神经根受到的压迫,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恢复,且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高。
[1] 吴 军, 谢帅华,唐庆梅.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感染的疗效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26(19):4494-4496.
[2] 曾月东,何慕舜,杨湘江,等.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J].颈腰痛杂志,2012,33(4):281-284.
[3] Wang K, Hong X, Zhou B Y,etal. Evaluation of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2015, 39(8):1599-1604.
[4] 刘昊楠,林 欣,潘海涛,等.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827-832.
[5] Ruetten S,Komp M,Merk H,etal.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fter conventional discectomy: 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full-endoscopic interlaminar and transforaminal versus microsurgical revision[J]. J Spinal Disord Tech,2009,22(2):122-129.
[6] 沙 宇,周红刚,马海军,等.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5):437-439.
[7] 徐少克,童瑞年,童瑞龙.经皮穿刺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疾患的疗效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30-334.
[8] 吴闻文,李振宙,侯树勋,等.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6):403-407.
[9] Birkenmaier C,Komp M,Leu HF,etal.The current state of endoscopic disc surgery: Review of controlled studies comparing full-endoscopic procedures for disc herniations to standard procedures[J]. Pain Physician,2013,16: 335-344.
[10] 赵 伟,李长青,周 跃,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191-1195.
[11] Han C, Chang D, Kang W,etal. The use of posterior discectomy nucleus pulposus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research [J]. Shaanxi Medical Journal, 2015,44(8):963-965.
[12] 徐少克.经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7):541-543.
[13] 吴光辉, 幸程涛. 中药熏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干预和ADL评分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6, 37(7):775-776.
[14] 黄仕荣.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J].当代医学,2009,15(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