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丽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内科,河南 安阳455000)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介导的、由气道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等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可逆性的喘息和咳嗽发作,及时、有效的诊断对挽救患儿生命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紊乱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2]。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学特征是免疫球蛋白E(IgE)合成增多[3,4]。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T 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观察哮喘患儿的RDW、PDW、免疫球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2岁,平均(7.45±1.12)岁。纳入标准:(1)年龄≤12周岁;(2)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和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临床症状不典型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或咳嗽;(3)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3)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11岁,平均(7.42±1.09)岁,纳入标准:年龄≤12周岁,无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患儿在入院当日,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抽取空腹血5 ml,置于一次性抽血管,分离血清,于当日使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检测血常规项目,包括RDW、PDW。血清于当日做淋巴细胞分离,血清 IgG、IgM检测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血试剂盒购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IL-4、IL-5、IFN-γ水平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蓝宝石Sapphire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哮喘组患儿的RDW、PDW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6、-13.722,P<0.001),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RDW、PDW水平比较
哮喘患儿的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5、-6.879、-11.501,P<0.001),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T细胞总量比较 %
哮喘患儿的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9、-4.465,P<0.001),IgE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09,P<0.001),见表3。
表3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哮喘患儿的IL-4、IL-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69、10.374,P<0.001),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3,P<0.001)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哮喘患儿的RDW、PDW、IgE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IgG、IgM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负相关。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小儿哮喘的诊治水平至关重要。目前普遍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主要是免疫学作用,同时还包括遗传、环境等因素[5]。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据主要地位,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由CD4+、CD8+完成。对哮喘发作时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看法尚未统一。有研究显示,机体受过敏原刺激后,外周血CD8+细胞数量下降表现为速发性哮喘反应,外周血CD4+细胞数量下降表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6]。Machura 等[7]研究显示,哮喘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 CD8+细胞数量增高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患儿的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哮喘发作的不同时期T 细胞亚群会显示不同的变化状态,但具体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Th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分为Th1与Th2两种。其中,Th1细胞参与介导细胞毒和局部炎症反应,主要分泌IL-2、IL-3、IFN-γ等细胞因子[8]。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尤其是IgE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主要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9]。本研究中哮喘患儿的IL-4、IL-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证实IL-4、IL-5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对气道炎症起到关键性的调节作用。IgE是参与哮喘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可诱发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哮喘发作[10]。此外,Th2 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也可诱导IgE 含量增加,促进哮喘病情发展[11]。本研究中哮喘患儿的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进一步证实 IgE 是介导哮喘发作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PDW、RDW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尤其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2]。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胡琼英等[13]研究发现,RDW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COPD的一个潜在标志物。说明RDW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目前对于PDW、RDW在小儿哮喘疾病中的变化的研究尚无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组患儿的RDW、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RDW、PDW、IgE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IgG、IgM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负相关。结果表明, RDW、PDW水平对于小儿哮喘是一个良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炎症反应可以促进RDW的增加。相关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成熟过程促进新生的大红细胞进入外周血,导致RDW水平上升。
综上所述,哮喘患儿的RDW、PDW、IgE水平较高,IgG、IgM水平较低,且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RDW、PDW在小儿哮喘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 雯,刘继贤.儿童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6):441.
[2]幸 鹏,刘志刚,喻海琼,等.表观遗传机制和哮喘的发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5):757.
[3]陈 凌,张建华.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机制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6):1275.
[4]彭 芬,黄 华,钱 炜.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3.
[5]林江涛.轻度哮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3):236.
[6]Okuyama K,Kashimura T,Kawano T,et al.Higher sensitivity of male CD4+ T cells to suppressive effects of CD8+ T cells on IL-5 production compared to female CD4+ T cells[J].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 Immunology,2012,158(Suppl.1):35.
[7]Machura E,Mazur B,Pieniazek W,et al.Expression of naive/memory (CD45RA/CD45RO) markers by peripheral blood CD4+ and CD8+ T cell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J].Arch Immunol Ther Exp,2008,56(1):55.
[8]Huang HR,Zhong YQ,Wu JF.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FN-γ and IL-4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hildhood susceptibility to bronchial asthma[J].Gene,2012,494(1):96.
[9]蒋 芹,张建华.ILC2参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2):148.
[10]杨丽华,张国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1):1675.
[11]Soto-Quiros M,Avila L,Platts-Mills T A,et al.High titers of IgE antibody to dust mite allergen and risk for wheezing among asthmatic children infected with rhinovirus.[J].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2012,129(6):1499.
[12]巢浩界,王 一,张 铭.小儿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6):625.
[13]胡琼英,艾承锦,张 爽,等.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3):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