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谢荔梅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福建省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350003)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是目前该项目的亚洲纪录保持者,获得2届全运会和亚运会冠军。李延熙的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表现在3跳比例中。对其不同技术训练阶段的负荷特征及非技术训练中的技术因素进行剖析,可揭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涵,为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的技术特点与技术训练。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10年至今关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研究的文献20余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三级跳远技术研究现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2.2 对比分析法
将李延熙的相关运动数据与国内外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李延熙的技术特点。
1.2.3 访谈法
对李延熙本人及一线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访谈,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观点。
运动员在跳跃中创造更多垂直速度的条件是在起跳缓冲阶段通过改变主动肌附着关节的弯曲角度,增加关节运动轴的运动幅度。以上2个因素的增加,会直接导致肌肉从离心收缩开始(缓冲开始)至向心收缩结束(蹬伸结束)的时间延长。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体现在李延熙的具体技术环节中,这是李延熙技术特点的核心部分。正是因为李延熙具备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创造足够垂直速度且能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的能力,使其利用单足跳式技术(被认为已经被淘汰的)屡创佳绩。对比分析李延熙与中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各跳支撑时间可以发现,李延熙3跳支撑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李延熙的3跳支撑总时间优于邹四新和爱德华兹。对支撑时间进行分解分析发现,李延熙支撑时间相对较短是其支撑缓冲时间短所致。缓冲时间主要受2个方面的影响:其一,足部触及踏板时身体尤其是下肢各关节的角度;其二,主动肌离心收缩的能力。李延熙在单足跳创造充分垂直速度的基础上减少支撑时间,重要原因就是合理的支撑角度和极强的主动肌离心收缩能力(李延熙的另一个技术特点)。詹姆斯·海博士在其研究中用测力台对三级跳远过程中落地瞬间地面给予运动员的反作用力进行测量,发现运动员单足跳后产生的垂直力随单足跳远度的增加而加大。单足跳远度为3.5 m左右的女运动员,产生的最大垂直力为体重的8~9倍。而5名单足跳远度为5~5.3 m的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1跳落地时产生的最大垂直力为其体重的14~22倍[1]。杨峻和齐伟在研究中指出,采用高跳型技术的运动员跳跃着地瞬间,地面会对运动员足底部产生一种垂直力和较小的横向力,这种垂直力的作用路线会通过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右侧。这种力会使运动员身体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力的大小及其作用路线与身体重心的间距决定转动的力度,也就是该路线通过的身体重心左侧至身体重心的距离。这种垂直力较大,尤其在技术不合理的情况下,着地阶段所产生的垂直力更大。这种垂直力的作用方向即使只偏离理想的路线几毫米,也可能导致无法处理的平衡问题。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单足跳落地阶段,此时落地冲击力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大[2]。以上2种不利因素都会导致运动员第1跳距离相对较远时,第2跳的起跳更加困难。这些困难直接表现在完成起跳过程的速度上。但是,李延熙第2跳的缓冲时间仍然优于邹四新和爱德华兹,再次反映其支撑缓冲阶段较强的主动肌离心收缩能力。第2跳的支撑蹬伸时间慢于邹四新和爱德华兹,可能是因为李延熙第1跳技术特点导致地面垂直反作用力增大和其肌肉向心收缩能力限制所致。李延熙第3跳的支撑缓冲时间同样优于邹四新和爱德华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延熙支撑阶段缓冲时间短是其技术特点与技术优势之所在。
表1 李延熙与中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3跳支撑时间对比
三级跳远运动员跳跃中摆动腿的角速度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学参考依据。角速度反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摆动能力,从蹬伸与摆动两者相互影响及关系可知,如果运动员的摆动速度慢,除了摆动需要的肌群力量能力弱外,蹬伸能力的限制也会对摆动速度和幅度造成影响。在跳跃过程中,协调的蹬伸与摆动技术要求两者同步开始且同步结束,运动实践中不可能出现先摆动结束再蹬伸结束,或先蹬伸结束再摆动结束的情形。所以,在分析三级跳远运动员角速度时,必须考虑跳跃时的蹬伸能力因素。运动员的蹬伸能力受到支撑时各关节角度的影响。李延熙的另一个技术特点表现在极高的角速度上,在3次跳跃的摆动过程中,都表现出优于国内其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角速度。
统计显示,李延熙每跳的摆动角速度均高于国内其他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只有第2跳,朱书靖与李延熙的摆动角速度接近。李延熙第1跳的摆动角速度达到791°/s,充分说明其在身体重心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具备比其他运动员更快的摆动能力,同时说明其快速完成蹬伸的能力较强。从以上分析可知,跳跃时李延熙在支撑阶段的身体重心位置与关节角度更为合理。在三级跳远运动员三大核心竞技能力子因素中,在速度与力量因素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差较大的前提下,李延熙能够创造17.59 m的亚洲纪录,主要是在速度与专项力量能力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凭借巨大的技术优势所创造。17.59 m的成绩在当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可以获得银牌。
2.3.1 不同阶段的技术训练手段与负荷特征
陈小平博士认为:训练理念是长期积累和逐步形成的,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每一位教练都会形成自己的训练理念,这些训练理念来源于对训练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反映了教练员对运动训练的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练员的执教水平[3]。李延熙在省队和国家队的训练工作均由我国著名三级跳远教练员何幼棣负责。技术训练主要由训练手段、训练负荷组成,训练理念主要通过这2个载体发生作用。
由表2可知,李延熙冬训期间的技术课主要采用分解技术练习。访谈其教练员得知,李延熙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技术结构与细节都较为合理,冬训期间进行分解技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其正确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改进细微技术环节。由于无法得到李延熙在不同时期训练负荷的具体数据,不同训练类型的负荷特征只能通过其本人或教练员的描述获取。李延熙在冬训前半阶段的主要技术训练均为分解技术练习,为了在冬训期加强跳跃基础能力,安排了长距离的专门跳跃练习,包括单足跳、跨步跳和交换腿跳。在增强基础跳跃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乳酸能供能水平,从而提高其准备期和赛期的平均训练强度。有些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中负荷强度极不稳定,这与机能状态、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保持能力有关,而长距离专门跳跃能力是以上能力提高的基础。
表2 不同训练阶段李延熙技术训练的主要手段
准备期的技术训练由分解技术训练为主转变为以行进间4步助跑完整技术训练为主。此阶段的技术训练依托的是冬训期分解技术训练的技术感觉和长距离专门跳跃练习所积累的跳跃能力。准备期是由冬训向室外比赛过渡的阶段,训练负荷量有所降低,但更加强调以训练强度为代表的训练质量,专门跳跃练习的负荷量与强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80 m或40 m代替冬训期间100 m的练习距离。虽然冬训后半期也会安排一定比例的行进间4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但负荷强度相对较低。
赛期的技术训练仍然不安排全程助跑的完整技术练习,技术练习以站立式12步或行进间4步助跑为主。不进行全程助跑的技术练习主要是因为这种练习方式对运动员肌肉、关节造成的刺激过大,这种刺激虽然可能通过生物适应得到良性回馈,但也可能造成运动损伤或影响后续的训练质量。这是教练员训练理念相对保守的体现,但从李延熙多场比赛的实践发现,这种训练方式降低了训练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运动员并不会因为不适应全程助跑而影响比赛中的正常发挥。技术模仿练习在不同训练阶段都会出现,并且负荷量较为平均,技术模仿练习属于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表象训练,通过这种练习的积累可以使运动员在实践跳跃中,更逼真地还原模仿练习中的技术感觉。
2.3.2 其他训练手段中的技术因素分析
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中的技术因素对提高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4]。三跳技术的练习过程依托的并不仅仅是技术课这一平台。在李延熙的力量训练,尤其是相关动力性力量训练手段中融入一定的技术因素,在提高小肌肉力量的同时,可以帮助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跑或跳跃的动力定型。
现代三级跳远训练已很少进行单因素练习,多因素训练可以在一个训练手段中达到多种训练目的,对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仰卧/俯卧躯干悬空摆动腿练习为例,此练习手段模拟了跳跃实践中摆动过程躯干相关肌群的收缩特点,可以提高运动员跳跃时腿部摆动过程中的躯干稳定性。除了技术训练,李延熙在身体训练时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手段中融入了技术训练因素(表3),其技术上的优势与这种技术训练理念密不可分。
表3 李延熙的力量训练
李延熙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多年单足跳式技术为基础,由助跑水平速度提高带动技术类型发生变化。李延熙3跳中的速度损失率较低,在单足跳阶段创造充分垂直速度的同时,仍可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是其技术特点之一。李延熙第1跳支撑的缓冲阶段优于其他优秀运动员,究其原因:李延熙第1跳支撑时身体各关节角度合理,同时具备较强的主动肌离心收缩能力。李延熙的技术训练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手段与负荷特征,冬训期以分解技术训练为主,3个训练阶段都会安排不同负荷量的行进间4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专门跳跃练习的负荷量从冬训期到比赛期呈递减趋势,负荷强度呈递增趋势。3个训练阶段都会安排技术模仿练习。除了技术训练,李延熙在身体训练中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手段中也加强了技术训练因素,其技术优势与这种技术训练理念密不可分。
[1] Hay J G.Effort distribution and performance of olympic triple jumpers[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1999,15(1):36-51
[2] 杨峻,齐伟.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跳比例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2):14-17
[3] 陈小平.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帆.三级跳远技术与力量训练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