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18-04-23 01:08李传举蒋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训练强度训练量田径

李传举 蒋聪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田径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普及的一项体育运动,虽然掌握田径运动不需要过多的基础技能,但由于其训练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对田径教学不感兴趣。随着体育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前田径运动的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科学设计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有效对策,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田径 训练强度 训练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影响因素

1.1忽视田径运动教学

田径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较为普及的运动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接受田径训练是专业运动员的需求,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忽视田径运动教学,更是极少参与田径运动训练。还有一些学生自认为身体素质较好,田径运动过于简单,参加田径教学毫无作用,没有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而田径运动也存在一些细微的技巧,如果不通过正规、系统的专业训练,则很难掌握其中精髓,并且由于不合理运动或训练,对学生的身体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训练不当而造成关节损伤等。

1.2缺少专业训练方法

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与教师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给予合理的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田径训练质量,可以说,学生对教师存在很高的依赖性。但在高校体育实际教学中,田径训练方法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師只是起到陪练的作用,不能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大多数时间学生都是自主训练,学生对自身的身体机能与素质不能进行正确的判定,使训练过程缺少针对性,学生难以掌握田径运动技巧,学生虽然付出了训练时间,但却看不到训练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提升。

1.3训练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对田径训练只重视比赛结果,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是实现田径教学目标,缺少对学生训练过程的关注,使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体系不够完善,不利于学生田径运动的发展。由于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合理性、规划性,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没有科学、系统、专业的田径训练标准,导致田径训练效果较低。另外,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只是重视学生专业学科成绩,对田径训练关注度较低,很多学生没有家长的支持,因而缺少参与训练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有效对策

2.1重视训练保持学生运动惯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学也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因此,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处理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避免在比赛前进行高强度训练,让学生的身体机能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并且由于训练强度过于集中,学生没有时间掌握基本技能,不利于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细微技巧。教师要处理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关系,指导学生合理训练,让他们保持运动惯性,通过日常反复训练提高田径水平。

2.2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日常的田径训练除了要注意学生们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外,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强化训练和专项练习。强化训练能够保证学生的身体体质,保证学生们的身体机能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比赛。而专项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运动潜力,但是专项训练需要注意不能太专,否则会引起学生身体肌肉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全方位的开发学生的身体机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应将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将二者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障训练的有效性。

2.3完善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体系

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能力,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体系。首先要结合学生日常的专业课来设置;其次,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发展。教师需要在制度下观察每一个学生或运动员的身心状态以及训练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调整和指导。并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统一讲解田径运动要领,再根据学生的体能,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好的促进学生田径训练效果的实现。

3结论

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取决于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高校学生的身心都已经趋于成熟,并且面临着毕业后即将就业的问题,高校加大田径运动的宣传,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积极性,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调整教学方法与技巧,科学设计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建立合理的田径教学体系,以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多方面的训练影响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强的田径运动选手,从而促进田径事业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李传举(1976-),男,本科,商丘市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研究;蒋聪(1980-),男,河南夏邑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唐新江.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分析[J].才智,2017(30).

[2] 李淑红.浅析我国竞技体育田径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5(14).

猜你喜欢
训练强度训练量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探析
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及训练量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