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2018-04-23 01:35吴振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冠脉心电图

吴振丽

【中图分类号】R489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前言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属于临床急诊科的重症疾病之一,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两大方面疾病,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破裂、血栓形成所导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极严重的威胁[1]-[3]。临床上对NSTE—ACS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对低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排除,通过诊断对高危患进行治疗,可有效对医院的卫生资源进行节约,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5]。临床上对NSTE—ACS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既操作简单,同时又安全无创,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对NSTE—ACS高危分层的治疗中[6]。

一、心电图对NSTE—ACS患者高危分層中的重要性

对于NSTE—ACS患者,临床上初始的治疗方案为早期保守治疗、早期介入治疗两种,但早期介入治疗对NSTE—ACS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患者会收益更多,这一点在临床上也得到普遍认可,所以临床上可对NSTE—ACS患者实施恰当的高危分层治疗[7]-[9]。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同传统危险标志物等独立因素相比较,使用入院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可对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0]。所以临床上应对心电图的使用加以重视,能够在对NSTE—ACS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方面起到十分重要、有效的作用[11-13]。

二、avR导联ST抬高在NSTE—ACS中的意义

在对NSTE—ACS患者进行入院心电图检查时,avR导联的ST段抬高能够对患者的冠脉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进行有效的预测。冠脉三支病变的判断标准: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均大于或等于50%。通常情况下临床上会对除avR导联以外的其余导联ST段改变进行注意,很容易对anR导联加以忽略[14]-[15]。但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证明,临床上进行avR导联分析,能够帮助NSTE—ACS疾病进行更好的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6]。研究显示,avR导联的ST段抬高能够对首次患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的院内死亡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在研究中,约有1/2以上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病后的6个月内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发现会对NSTE—ACS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三支血管病变[17],所以,临床上应对患者血管病变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NSTE—ACS患者提供最为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18]。另外,冠心病的特殊心电图表现比如“6+2”现象揭示左主干严重病变,其表现为:12个导联中至少有6个导联的ST段压低和2个导联的ST段抬高,其典型表现:(1)广泛导联的ST段压低大于0.1mv,并伴有T波倒置(I、II、III、avF及v2-v6导联,以I、II及v4-v6导联最明显);(2)avR及v1导联的ST段抬高大于或等于0.1mv,avR导联的ST段抬高幅度大于v1导联。“6+2”易被误诊为可逆性前壁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再灌注时间延迟、贻误病情。临床医生通过识别这些心电图特征,对胸痛的患者进行分诊,尽早诊断。在临床治疗上,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NSTE—ACS患者实施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良好的改善,所以目前临床上更建议对NSTE—ACS患者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会加大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19]。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心电图avR导联的ST段抬高更具对NSTE—ACS患者的临床上的预测价值[20]。

三、心电图、生化标记物行共同预测对NSTE—ACS预后的应用价值

医学界将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公认为对NSTE—ACS患者预后十分强大的预测因子。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除入院时进行心电图avR导联外,实施其他的导联ST段压低同肌钙蛋白水平相结合,能够有效对NSTE—ACS疾病进行评估[21]。肌钙蛋白、ST段压低均是NSTE—ACS疾病的相关预测因子,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机制,所以同任何一个单独变量相比,将两个变量加以组合使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NSTE—ACS疾病预测的精准程度[22]。所以,临床上使用生化标志物、心电图对NSTE—ACS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具有十分明显的互补作用,临床使用意义显著。

四、讨论

综上所述,NSTE—ACS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若没有进行及时的诊断判定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增加其死亡的风险。临床上应首先对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加以判断,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后,使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心电图诊断可在短时间内为主治医生提供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同时可对患者动脉缺血、缺血面积严重程度进行快速判定,能够帮助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快速实施、为医院对NSTE—ACS患者的治疗提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吴慧慧,周建华.心电图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85-88.

何金辉.高敏肌钙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2):241-243.

张晓晖,曾伟.aVR导联ST段抬高结合肌钙蛋白I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11-14.

喻红波,刘阳,罗俊卿,等.髓过氧化物酶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77-79.

董颜颜,陈瑜.心电网络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9):1013-1014.

賴永坤,吕伟标,李锦荣,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6):586-590.

章艳萍,明丹,肖美娟,等.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0):1199-1201.

叶甜,王安才.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现状[J].疑难病杂志,2015(1):90-93.

薛国华,张守彦,马惠芳,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2):1248-1252.

王青,宋杰.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40-42.

林染郁.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17-19.

徐荣丰.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16,37(5):536-539.

温静.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31-34.

王丽,张莉莉.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一致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285-1287.

张昆,于倩,石伟,等.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6):148-151.

廖德荣,郝应禄,李燕萍.纤溶酶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7):107-107.

刘志红,王晓燕,籍振国,等.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1733-1737.

逄锦,张静萍.关于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角色胜任度的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3):335-336.

徐昶,贺行巍,李柱锡,等.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样心电图表现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6(6):457-461.

刘先文,许静,唐学良,等.地尔硫卓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难治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4):456-459.

赵博,彭建军.从新指南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5):9-12.

朱颖炜,袁高辉.QRS波群宽度与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关系[J].心电与循环,2017,36(1):17-20.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冠脉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血检可预测心脏病风险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无创性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