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培智学校低年级劳动技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2018-04-20 06:30王华杰
教师·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虎山培智校本

王华杰

一、实践的对象及目的

湖南省宁乡市虎山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虎山特校”)成立于2011年,以培智学生为主,其中在校学生90%是农村户口,学校以寄宿制为主,其中农村低年级培智学生占38.8%,学生年龄在7~13岁之间,大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劳动意识弱、生活不能自理等。为了满足虎山特校农村培智低年级学生的特殊需要,使其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生存技能,提高劳动意识,养成较好的劳动习惯,该校特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发劳动技能的校本课程教育。

二、实践过程

1.建立档案,科学评估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围绕农村低年段智力障碍型儿童劳动技能的校本课程开发,收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为劳动技能校本课程的探究与实施提供参考。在实施劳动技能课之前,学校收集学生的成长背景,评估学生目前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等,建立系统的资源库,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工具。

2.确立主题教学的模式

在开展劳动技能校本课程之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家长了解对学生的发展期望及縣城工厂对人才的需求,给学生制订适合的教学内容,并创建单元主题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行两节连上和室内外结合的模式),以一月一主题为中心,重点加强自我服务、公益劳动等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统合课内外活动,让劳动技能在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等学科中相互融合、相互强化,由易到难、循环上升,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克服困难的意志。

3.依据评估结果,编写劳动教材

学校根据课前对学生的评估结果,结合对任教教师的访谈,咨询专家,以学生在校和在家等生活中的最需要,成立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重点支持的“农村低、中年段智障儿童劳动技能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从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等出发,选取适合的内容编写与实施教材,确立基地板块,分班负责,在培智低年级(八班)试行,通过访问学生表现,及时反馈总结并调整计划,再根据学生的劳技反馈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继而推广到其他平行班级中,注重操作性,彰显生活化,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

4.建立劳动基地,搭建教学平台

培智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知识的再现能力也较差,为了使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动手操作,虎山特校于2015年至2017年特意修建家政服务室,让学生学会使用、清理床上用品,如学折毛巾、被子,学穿衣、更换摆放鞋子等;开辟2000平方米蔬菜种植基地,使学生能简单地认识蔬菜,学会采摘、分类、清理等;扩建花卉基地,组织学生学会给花草浇水,了解水培植物的简易栽培等技术;拓展养殖基地,学校通过喂养宁乡花猪、鸡、鸭、鹅等家禽,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5.实时反馈,再度评估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学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利用月假让学生在家开展相应教学内容的劳动实践,通过学生的反馈,再次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摸清学生劳动技能发展现状,为后期劳动技能课的开展奠定基础。

按照评估、实践、再评估的模式,虎山特校一学年至少进行三次的评估、一次的劳动技能报告,及时了解课程实践对学生的影响,继而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坚持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极力促进学生的劳技发展,实现育残成才。

三、 结论与反思

农村培智学校低年级学生劳动技能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团结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养好良好劳动的习惯。比如,在“我会洗袜子”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袜子的种类,学会了怎样更快地洗袜子,还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养成了节约用水、清理个人卫生的习惯,提高了学生不怕挫折、克服艰难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洪丽萍.培智义务教育劳动技能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15):72-74.

[2]张志莉.浅谈培智学校劳动技能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旬刊),2012(9):96-97.

猜你喜欢
虎山培智校本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Immunohis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dynorphin A and Kappa opioid receptor-1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