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视域下的研究型设计教学探索①

2018-04-20 07:10詹和平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设计研究研究型设计

詹和平(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一、背景

从一个宽泛的学科背景来看,“研究型设计”的提出,与英美设计研究学派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兴起于1960年代,其标志性事件是1962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第一次设计方法会议;随后,又召开了一系列相关会议,如1965年,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的设计方法会议,1967年,在英国朴次茅斯召开的建筑设计方法会议等。自此以后,设计研究便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英国于1966年成立了“设计研究学会”(Design Research Society),美国于1967年成立了“设计方法小组”(Design Methods Group),英国设计研究学会于1979年创办了《设计研究》(Design Studies)刊物,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于1984年合作创办了《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刊物。这些研究机构的成立和学术刊物的出版,为设计研究提供了持久的阵地。进入1990年代以后,设计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建筑学为例,在建筑研究等方面发生了较大转变,如英国剑桥大学于1995年创办了《建筑研究季刊》(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创刊的目的是为了当时英国建筑教育在大学研究评估中处于整体落后的状态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琳达•格鲁特(Linda Groat)、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大卫•王(David Wang)于2002年出版了指导建筑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建筑学研究方法》(Architectural Research Methods),2013年又以同名著作出版第2版(图1);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讲师伊丽莎白•A•席尔瓦(Elisabete A.Silva)、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帕齐•希利等人于2014年出版了有关规划研究方法的第一部专著《规划研究方法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lanning Research Methods,图2)。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建筑院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将“工作室”“工作坊”或“实验室”教学模式引入课程设计中,并在核心课程中设置一定的研究实践,如英国AA建筑学院的“设计研究实验室”(Design Research Lab),现已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学硕士课程之一,该课程以设计课、工作室、讨论课和课堂教学四种方式进行,以参数化设计技术、方法和工具对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图3)。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对设计研究进行探索,如香港中文大学顾大庆教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建筑教育研究的论文,不但如此,他还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主要教学基地,展开了设计研究实践,其成果《空间、建构与设计》已于2011年正式出版(图4),对当今建筑教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1 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建筑学研究方法》英文第2版封面

图2 莎白·A·席尔瓦、帕齐·希利等著《规划研究方法手册》英文版封面

图3 英国AA建筑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成立十周年学生获奖作品[C]空间

图4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建构工作室空间和建构练习作业

“设计研究”发展至1990年代以后,引起设计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相关术语,如“研究型设计”“研究性设计”“研究式设计”等,但它们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学术界对它们的定义也未完全达成共识。那么,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研究型设计呢?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型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探索。

二、研究型设计的概念界定

“研究型设计”是基于“设计研究”而提出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设计、研究、设计研究的相关概念说起,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研究型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

有许多学者、设计理论家、设计师对“设计”(Design)的概念作了界定。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其名著《人工科学》(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认为设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过程,它是“将专业与科学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1]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 A.Schon)在《反映的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一书中,认为西蒙的见解只能用于已从实践情境中构建好的问题上,进而提出专业工作者的实践是“将不确定的情境转变为确定的情境”的过程,而设计是“与情境进行反思性的对话”。[2]舍恩的观点得到了专业教育界尤其是工程教育界的认同。从专业实践来说,还有一种设计概念经常被用到,就是把设计看成是形式方案的生成过程。对于“研究”(Research)的概念也有多种界定。琳达•格鲁特、大卫•王在《建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将“研究”定义为“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系统性探究”。[3]7伊丽莎白•A•席尔瓦、帕齐•希利等人在《规划研究方法手册》一书中将“研究”定义为“为了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储备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工作,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储备进行新的应用的各种活动”。[4]在这两个定义中有几个重要内涵:首先,它们都重点强调了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应该是全新的;其次,这种知识应当通过调查研究来获得,而调查研究的特征之一就是系统性;再次,由第二个定义强调了研究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由设计、研究的概念,可见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然而,设计与研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特别是随着当代科学、设计的发展,科学研究活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和知识范畴,设计实践活动亦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设计实践与科学研究的联系变得愈来愈紧密。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是“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布鲁斯•阿彻(Leonard Bruce Archer)较早提出了这一概念,认为“设计研究是系统性调查,其目标是关于人造物和系统的配置、组成、结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知识。”[5]在这个定义中,阿彻明确指出研究是系统性调查,并以知识为目的。至于设计研究如何构建设计知识,英国开放大学教授奈杰尔•克罗斯(Nigel Cross)认为“设计研究应关注设计知识的发展、明确化及其传播。”那么,从何处得到这些设计知识呢?他认为“有三个来源:人、过程和产品。首先,设计知识来源于人,尤其是设计师,但也不同程度地来源于每个人;其次,设计知识来源于过程,即设计策略和战术的过程;再次,我们不能忽略来源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知识,主要存在于构成产品属性的造型、材料和表面工艺之中。”[6]设计研究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关于设计的研究”(Research About Design),这是一种以设计本体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涉及设计认识论、设计行为学和设计现象学3个范畴;另一种是“为了设计的研究”(Research For Design),是一种以服务设计为目的的研究,它是从其他学科中提取相关知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为设计过程提供服务;第三种是“通过设计的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目前正处于发展之中,它强调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经过综合、交叉、实验、比较等,来发展设计学科的新知识。[7]

综合以上设计、研究、设计研究的概念界定,本文所谓的“研究型设计”(Research-based Design),也即“作为研究的设计”。从词语的修饰关系来说,“研究型”是用来限定设计类型的,核心词汇“设计”具有更多的动词意义,因而研究型设计的属性更多的是一个将学术研究付诸于设计实践的过程;研究型设计是相对于“项目型设计”(Item-based Design),也即“作为项目的设计”而提出的,是以设计研究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为方法,旨在提出新的知识并对实践产生影响的设计活动过程。由这个定义又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区分“作为研究的设计”与“作为项目的设计”?在这里,我们援引一些学者的研究,对此问题予以回答。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大卫•尤曼斯(David Yeomans)提出:“不是所有的设计实践活动都可以被视为学术研究,只有那些提出新问题、创新新形式、发展新方法的设计实践才可以被视为具有学术价值。”[8]中国科学院教授张路峰认为:“如果说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设计是项目设计,那么解决‘一类’问题的设计就是研究型设计,即设计研究。”[9]

三、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改革

由“项目型设计”转向“研究型设计”,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研究型设计教学模式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兼备的“研究型设计师”。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采取的是分类培养方式,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则是“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10]这就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因为研究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实践能力则是职业能力的前提。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应该加强学术研究、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设计研究来说,当代设计活动包含了许多未知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已经超越了既有的学科和知识,我们很难用“设计”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要用“研究”对诸多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设计与研究的充分结合,将分析性的研究融入到生成性的设计之中,使设计本身成为研究。从设计过程来看,一项设计通常是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下深入分析和研究各要素本身与相互间的平衡关系,需要经过系统的设计过程,其模型包括3个步骤:“分析—合成—评价”,[3]28而设计研究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教学中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训练才有可能得到。从研究类型来看,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基础研究”是以理论目标为主导,受到前沿知识和学术环境的影响;“应用研究”则是以实用目的为主导,为具体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两类研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设计研究领域很少有纯粹的基础性研究或者应用性研究。

在以往设计教学中,由于只注重设计形式、功能,使设计材料、结构、构造、建造法等诸多因素不在教学的考虑范围内,造成教学内容的缺失,而研究方法、设计方法的学习更是被忽视。古人云:“予人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强化研究方法、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是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从设计研究来说,这就决定了要将学术研究融入设计实践之中,使之以理性分析贯穿于形式生成,要求以“研究方法”来应对设计中的问题,通过目标确定、调查分析、实验操作、结论归纳等的途径,得出与科学规律相符合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求以“设计方法”来应对设计中的问题,经过任务分析、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实体建造等的过程,提出与艺术规律相适应的设计成果,二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使设计与研究有机结合。从研究方式来看,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探讨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说明性研究、成因性研究、评估性研究等。[11]针对不同的设计问题,应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如“探讨性研究”主要关注不甚了解或较少涉及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解释性研究”主要用于解释某些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成因性研究”是以制定决策为目的的设计干预,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等。从研究方法来看,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历史性研究法、实验性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田野考察法、逻辑论证法、个案与综合研究法等。其中,“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较为常用,在具体的设计研究中,可以用定性研究阐述某种理论假说,用定量研究来论证这种理论假说,使设计研究既有探究性也有实证性。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变,势必带来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由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决定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相对简单,而在现代的教学中,则是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从教学效果来说,这些新的教学法对于设计教学确实行之有效,如“互动式”教学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充分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途径,自行发现和探究设计规律和机制。从设计思维来看,设计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法,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既要建立一种基于理性与逻辑过程的“聚敛思维”,也要建立一种基于直觉与想象过程的“发散思维”。事实证明,聚敛思维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发散思维也不是艺术家的特长,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对于研究型设计师培养这两种思维同等重要。从创造性思维来看,教学中强化设计思维的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学者把创造性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洞察—准备—培育—灵感—验证”,[12]117-119教学中可以将五阶段模式与设计过程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为“设计教育的确需要掌握一个微妙的平衡,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设计知识和积累设计经验,还要避免他们的思维发生僵化,以免妨碍创造性想法的出现”。[12]125

四、研究型设计的教学实践

为了进一步阐明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改革,下面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研究生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为例,分析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型设计上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通过梳理教学思路,阐释教学主张和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列举教学案例,介绍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设计学研究生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的要求,以及设计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三种教学思路:(1)实践与研究结合。为了改变以往实践与研究互为分离的状态,建立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关系,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不同于纯粹学术研究,它更加强调在实践中做研究。实践与研究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实践为研究提供问题的来源;实践为开展研究提供场所或地点;研究作为实践的一部分或全部;研究的目的在于影响实践做什么。(2)绘图与写作结合。一个设计方案的完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使用特有的绘图语言,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然而,写作在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正如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原研哉所说:“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设计。”[13]设计教学中应该加强文字写作的训练,做到“作”与“述”互为结合。(3)实体与文本结合。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制作实体模型,研究设计方案的材料、结构、构造、建造法等,并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以论文文本的形式,通过探讨性、描述性、解释性、说明性、成因性、评估性研究方式的选择和使用,深入论述设计研究的全过程,使实体与文本互为印证。

下面以时间为线索,以环境设计为领域,选择4个教学案例加以介绍。第一个案例是于2013年完成的《基于秸秆材料的现代建筑空间建构研究》。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时代,利用农业废弃物制成的秸秆材料作为一种生态建材,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推动“秸秆建筑”(Building with straw)的形成与发展。面对这种现状,作者以材料实验为基点,以建筑空间为依托,以建构理论为指导,从材料、空间和建构三个方面对秸秆建筑进行研究,考察秸秆材料在现有建筑空间建构中的应用概况,分析秸秆材料在现有建筑空间建构中的优势与局限,进而针对局限引出材料实验,以四个课题的实验:“坐具——材料真实性”、“墙体——空间透明性”、“秸秆屋——空间建造性”和“青年公寓——空间设计与建造”,分别从实践与研究两个层面对秸秆建筑进行了探索(图5~图9)。

第二个案例是2014年,褚佳妮完成的《多孔性:对一种新型建筑形态的探索与实验》。在当代建筑领域,“多孔性”(Porosity)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形态的出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者将“多孔性”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探索和设计实验两个层面对当代多孔性建筑形态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部分,作者从哲学观、审美观、科学观和数字技术等分析多孔性建筑形态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城市、建筑、室内和装置等阐释多孔性建筑形态出现的设计领域,并以呈现形式、生成策略、图解策略和建造策略等对多孔性建筑形态呈现的设计策略作了总结。在设计实验部分,作者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图书馆中庭”为课题,通过图书馆场地分析、使用情况调查以及现存问题的提出,从设计定位、生成操作、图解分析和建造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实验,营造了一个具有多孔性建筑形态的中庭空间(图10~图13)。

图6 课题二:墙体—空间透明性实验;课题三:秸秆屋—空间建造性实验

图7 课题四:青年公寓—空间设计与建造(4种居住单元体空间设计)

图8 课题四:青年公寓—空间设计与建造(4种居住单元体建造模块)

图9 课题四:青年公寓—空间设计与建造(整体模型)

图10 多孔性中庭形态概念确立

图11 多孔性中庭形态空间生成

图12 多孔性中庭形态虚拟模型

图14 基于Rhinoceros工具下的泰森多边形算法

图15 太湖石装置形态生成

第三个案例是2015年,武雪缘完成的《从自然科学到设计艺术——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随着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中的“泰森多边形”(Thiessen polygon)方法,以其自然、多变、复杂的形态受到设计界的青睐和关注,并被一些设计师利用参数化平台和数字建造技术引入设计艺术中。作者以“泰森多边形”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它的产生背景、生成原理和衍生算法进行阐释;然后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它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装置设计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呈现形式、生成策略、图解策略和建造策略作了总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进而以“‘太湖石’装置设计”为课题,从场地分析、概念确定、形态生成、图解分析和实体建造等几个方面展开设计实践,创造了一个基于泰森多边形算法、3D打印制作的太湖石装置(图14~图17)。

第四个案例是由吴珊莉于2017年完成的《观念•实验•体验——当代建筑中的空间装置类型研究》。在当代生活中,“装置”常以一种跨界的身份介入诸多艺术与设计领域,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其作品层出不穷,类型丰富多样,然而相对应的设计研究却显得比较匮乏。鉴于此,作者以“空间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当代建筑中的空间装置类型进行研究与实践。首先对空间装置的概念内涵、发展概况及类型分类进行初步阐释;然后以观念性、实验性、体验式三种类型的空间装置为内容,从概念界定、介入方式和具体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大学日常生活:三点一线”为课题,从观念确立、设计过程和建造逻辑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生成了一个基于日常观念、源于大学生活的系列空间装置(图18~图21)。

图13 多孔性中庭形态3D打印实体模型(局部)

图16 太湖石装置数控加工

图17 太湖石装置:左图为虚拟模型;右图为3D打印实体模型

图18 三点一线空间装置生成过程

图19 三点一线空间装置路径分析

五、结语

以在简要介绍当前设计研究发展趋势的背景下,通过界定研究型设计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近几年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实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设计研究认识、丰富设计研究方法、加强设计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不仅如此,教学成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所列举的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获得当年度学校优秀毕业设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的设计作品、研究论文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优秀作品、优秀论文,还有的研究论文应邀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ADA)主办的“数字工厂——DADA2015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作为演讲嘉宾宣读论文。

然而,从研究型设计来看,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设计研究的研究、研究型设计的理论构建等。相较于这些问题,设计研究中更大的问题则是研究的匮乏,目前国内设计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而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作为设计学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体系之一,设计研究对当前设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对设计研究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设计研究的研究,只有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推动研究型设计的理论构建,才能促进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探索。我们将设计研究视域下的研究型设计教学探索呈现出来,它们既可以作为阶段性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今后研究型设计的起点。

图20 三点一线空间装置虚拟模型

图21 三点一线空间装置实体模型(三点:教室、食堂和宿舍;一线:路径)

参考文献:

[1][美]司马贺.人工科学[M].武夷山,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03.

[2][美]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3-87.

[3][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建筑学研究方法[M].王晓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英]伊丽莎白·A·席尔瓦,帕齐·希利等.规划研究方法手册[J].顾朝林,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导言.

[5]L.B.Archer.A View of the Nature of the Design Research.Selected by R.Jacques and J.A.Powell.Guilford,Surrey:IPC Business Press Ltd,1981,30.

[6][英]Nigel Cross.设计师式认知[M].任文永,陈实,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79-181.

[7]詹和平.作为研究的设计——关于设计学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J].美术与设计,2015(06):130-131.

[8]转引自顾大庆.作为研究的设计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J].时代建筑,2007(03):15.

[9]张路峰.设计作为研究[J].新建筑,2017(03):24.

[10]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03-29.

[11][英]伊丽莎白·A·席尔瓦,帕齐·希利等.规划研究方法手册[M].顾朝林,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58-59.

[12][英]布莱恩·劳森.设计思维——建筑设计过程解析[M].范文兵,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17-119.

[13][日]武藏野.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研究型设计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