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佳梅
【摘要】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基础薄弱,学业成就感不高,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发挥心理课堂的作用值得探讨。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環节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腱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改革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对课程开设和教学做了具体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特殊的群体,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基础薄弱,单纯的说教式知识灌输和理论教学的方式很难适应学生特点,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也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每个老师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环节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亲自体验和实践,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获得方法,生成意义,构建知识并实现情感升华。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等方式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升华,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夸美纽斯、卢梭、杜威等教育家的理论对体验式教学有所体现,但对体验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体验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更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决定了其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而普通课程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体验、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等问题,说教的授课模式完全适应不了课程的性质,实现不了课程目标。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情感投入,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关注这个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表现,包括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实现课程的目标,达到学生知行合一,情感和认知的升华。
(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必要陛
在单招和分类考试的背景下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基础相当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就感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出现逃课,作业完不成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教师采用理论教学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特点,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操作实践能力较好、个性活跃、参与积极性高、思想多元,体验式教学方法更适合高职院校学情。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传统的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参与式体验教学手段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体验式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分析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前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定是否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把教学任务硬塞给学生。在课程开始后,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商讨,进一步理清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习任务进行逐一的评价。如果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不适应,可以和学生共同分析学习目标,再次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在每一堂课结束以前,教师都要把下一次的任务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异议,就通过共同协商澄清教学任务,在共同体表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习目标。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共享学习资源,相互启发,共同达到学习目标而形成的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把建立学习共同体作为体验式教学的第一个步骤,老师和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促进互动来形成学习共同体,如情景表演、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形式。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座位的设置,比如可以围圈而坐,形成0形,或者形成u形,这样也更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三)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接近真实情景,越真实,学生体验越深入,教学效果越满意。以情绪管理内容中的放松训练为例。在放松训练时以自己的示范为导入,通过真实的音乐和老师引导学生的暗示等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可通过阳光、海滩/海浪、白云等要素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想象阳光照在身上,感觉自己漂浮在云端,身体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轻盈。通过参与体验式的放松训练,大部分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并学会了放松训练方法,甚至有失眠多年的学生告诉笔者通过这种方式自己能够很快入睡了。这种体验式的切身感受比知识、方法步骤的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环节,如何把教学环节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纽带和桥梁。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策略相比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变传统教学策略,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构建学习共同体、创设教学情景等策略来实现体验式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