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全超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激励下,高职院校担负着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急需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转变,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双师”指导,打造“政、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伴随全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一直处于深化改革中的中国经济在结构上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发展,经济层面的重大转型升级,服务性产业的比重显著提高,都促使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紧贴时代的发展脉搏,及时做好内涵提升。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掀起新时期高等教育创业浪潮
由最初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引领到近期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热潮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涌现。创新创业教育给在校的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传统课堂的突破,更是一种对传统人才培养的革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国家战略的调整,时代的历久弥新,推动着高职院校急需在深化改革中迈开脚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指明了更加务实和贴近社会生产的方向和广阔天空。
在这急需和社会生产、行业发展建立联系的创新驱动中,人才的定义得到更加完满的诠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展。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品质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热议词汇。如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使其具备创业家应有的创业意识、洞察力、团队精神、创设企业的基础、维持企业发展的能力,逐步走进象牙塔,走进专业学习的实践课堂。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新常态,给予传统教育层面更多的反思,再次推动着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源自教育初衷的使命,服务社会的功能必须得以彰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滞后于“双创”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地的教育应用实践中异军突起。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精彩演绎强烈助推着高等教育在产学研领域异常坚定的步伐,分享经济的深刻体验也让人切实体会到产业思路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相较于迅速崛起的产业经济发展和日益紧张的竞争形式,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状态,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需要进一步彰显。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专业结合度不高,行业引领作用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教学层面,还是实践应用层面,均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学生所学专业、社会市场的生产发展紧密结合度不高,课程往往侧重于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创业模式、创业技巧、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教授,弱视了专业与对应行业和市场之间的关联。这种尚未架构于专业和市场层面上的双创课程,缺乏了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拉远了与社会的距离,影响了专业创新的深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实乏力,校内实践服务能力有待捷升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政策和校内服务支撑,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中的服务能力呈现出乏力态势: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政策,但因部分高职院校在政策的传达和落实方面力度不强,并未取得明显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是需求校内多方教育主体协同指引的教育,而高职院校各部门的协同机制协调不力,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效果。我国现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学生工作部、二级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和矛盾冲突,会直接影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质量。虽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业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实训实践平台,但在实践教育的服务功能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协同创新缺口。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不完备,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乏力
在创新战略机制的激励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相较于专业学习,双创教育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突显。多数高职院校业已设立专项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或孵化园区,但创新创业教育的边缘化、表面化、形式化现象屡见不鲜。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得强烈响应,高职院校本身相较于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意念更为强烈。但由于高职院校制度体系难以给予双创教育深层次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组建难度和复杂性提升,相关教育资源难以达到有效聚合。
(四)创新创业教育多主体异质性偏差,校外协同机制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综合洼强,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创业者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的异质性网络中,不同主体在价值观、利益诉求抑或行为方式容易存在异质性偏差,这种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高职院校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时普遍欠缺与外界社会主体的协同合作。这种欠缺将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专业领域上的合作乏力。创新创业教育一旦缺乏企业产业的现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难以实现和市场产业的有效衔接,难以达到双创教育的实质性效果。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之路
在强力推进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在日益强烈的社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中,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亟待进一步探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亟待深化调整。
(一)创新创业教育由形式教育向创业素质培育突破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塑造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审时度势、敢于决断的创业素质。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色,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衔接,不能单纯停留在理论教学或者形式层面,深刻地将创新创业的精神植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土壤中,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品格内化为学生真正的双创素养。密切围绕专业方向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之中凝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品质,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由形式教育过渡到素质培育。
(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导向,催促创业教育在专业领域落地生根
目前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理论化、模块化教授难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特质。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创设需立足市场和社会需求,同时需要贯穿专业学习的始终。专业研究学習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打破与本科院校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征制订专门的职业指导,同时给予学生真实创新创业的实践空间,在真实的创业创新情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创业人格特质,从而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双师”指导,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受制于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的断层,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避免“纸上谈兵”,单纯依靠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的分享和传授将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表面。“双师”指导带来的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融合,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将更加具备情境冲击感。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双师”指导,积极鼓励专业教师队伍投身创新创业的实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老师不应仅仅停留在校内专业专职教师的层面,更应充分挖掘具备创业就业实践经验的社会师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导向是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融入经济产业链,而目前身居变革之中的社会英才,能够更直接地洞察产业和市场的变化,给予学生更为直接的指导。
(四)打造“校、政、企”多主体协同平台,有效聚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要求很高的教育范畴,需要学校和政府企业建立起支撑依托的大环境,才有机会取得更具实质性的进展。国家创新驱动的导向性,企业对创新专业人才的高需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实训平台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具备协同发展的空间。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经济生产加速融合,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受到广泛重视。“校、政、企”多主体协同平台的创设,可实现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创造的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伴随经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场对具备创新创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只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指引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才能在新时代的变革中绽放出高等教育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