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摘要: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学习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小学语文的学习亦是如此。只有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素质,还应该不断革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从而增加语文教学趣味,最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
(一)教师要在教学中用爱去感染学生
第一,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温暖,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喜爱程度;第二,教师要端正自己态度,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主动关心和爱护他们,积极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最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生活及学习上沟通,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之情[1]。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上的教学形象
第一,教师要时时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因为良好的形象能够带给学生喜悦感,给学生留下了良好印象,使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增加。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即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良好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第三,教师要严格控制自己在课堂中的情绪,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时时保持良好的心情上课,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2]。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良好的文化素质对语文重难点知识的了解更为通透,更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不断学习关于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第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活动;第三,不断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新的文化知识。
二、优化课堂导入
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为直观导入法,即直接在课堂开始阶段就导入教学重要内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导入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导入方法,引进各种先进的课堂导入方法,具体如下:
(一)悬念导入法
第一,教师要抓住小学生人好奇心强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及要求,设置教学悬念,可以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来实现。第二,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不同教学阶段的课堂问题,如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设置问题;因为问题设置原则是“先易后难”,所以在课堂最开始的问题往往是最简单,最容易解答,越往后问题难度越大,这样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三,使学生在充满好奇的意境中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设置的与语文知识相关的问题上,进而激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知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二)故事导入法
众所周知,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所以教师如果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导入教学知识,肯定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搜集小相关小故事,并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故事导入方案,增加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故事会,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收集与学习知识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联系旧知导入法
教师应注重在教小学生新知识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引入新知识学习,在温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亲切感,使学生在新旧语文知识中感觉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手段
第一,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必须有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保证小组学习的民主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第二,合理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小学生比較喜闻乐见的问题,使小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保持求知欲
(一)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是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合作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 “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 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而现在的教育观念是: “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 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 “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 “我”与 “你”的关系,变成了 “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和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学习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别,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抱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而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
五、结语
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小学教学科目,不仅在小学教学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还在以后的初中及高中教学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积累的,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小学教学重要目标和任务。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某一类新知识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语文也同样如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所以上文分别从教师个人素质、课堂导入及教学手段三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5(4):70.
[2]刘秀池.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