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形式

2018-04-19 08:13陈达鑫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兴趣引导因材施教信息技术

陈达鑫

摘要:信息技术是思维构思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信息基础不平衡、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开展情况不一致、农村初中的基础设施和教师水平、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等等诸多因素,导致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效果。笔者结合在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切身体会,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搞好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以下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引导;自学创造;因材施教;正确的网络观

前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部分应用软件的学习与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培养、教育好学生,构建优质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知道,计算机已普及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而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有更广的知识接触面,了解更多的国内、国际知识,接受大数据时代下的现代化教育。我们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大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搭建更高效更优质的教学课堂。

一、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增长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成功的潜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某个问题或事情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农村小学升七年级新生,因为对于我们这边的小学能配备电脑的小学分校基本上很少,即使配备有电脑的小学都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第一堂课教给学生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许多新生在农村小学时几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高科技的事物,因此,当自己面对一台计算机时的心情往往是激动另加一些畏惧的,我在第一堂课时,教给他们一些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操作方法,让学生尝试着练习并掌握,这样不仅保护了计算机设备,同时还克服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让学生旁观或者参与教师处理故障的过程,顺便介绍电脑的组成部件以及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维护产生兴趣,也学到了一定的计算机维修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打下一定基础。

二、精讲多练,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将老师讲的课本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动脑、联想、发挥,从而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精讲多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精讲重点和操作难点,让学生学会掌握概念及操作方法,其它的学习内容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例如:在教学中学习制作表格时,教师只需演示已做出几种效果的课程表来,并讲解制作表格的几个要点,依据给出的课程表效果图,添加事先准备好的几组数据,余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学生的期末成绩统计表格。通过学生对课堂要点的掌握,加之计算机基础功能的熟练掌握,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统计学生成绩的表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教师主要是起指导启发作用。

三、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农村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度不高,对微机知识所了解的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剩余学生也多数是在电脑上打游戏,对电脑入门的基础知识也是略知一二。从这一同龄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专业知识是一窍不通,但是对于接触过的学生,他们至少知道开机和关机等操作,从他们的起点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是同龄阶段的学生,但他们依然存在基础入门级的差距。由此可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分化很快,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困扰。例如:新生入学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所在的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同,这样也会造成同班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出现差异的局面。又如,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的在家中配备有计算机的和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也是存在有一定差别的,学生复杂的自身基础条件的差异,这就会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难题。基于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即时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分析学生间存在的差别,以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要做到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使其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可能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能实现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学得快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辅助,以优进生的优势进行学生点的辐射,逐层扩大辅导面积,犹如我国的一带一路的形式一样,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分组教学法等措施,巧妙设计教学任务,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带、相互学习。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少讲,多引导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使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大的,特别是这些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如一部分学生沉迷与网络游戏中,放弃学业走上迷途,很多家长为此事而大伤脑筋。可以说,网络利用好时就是一个宝库,利用不好时就是一个毒瘤,会让你沉迷。对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设施方面会有许多的欠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培养好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向学生讲解因特网的优秀之处的同时,还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从身边一些小的事例让学生体会网络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分清利害关系,从而使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远离不健康因素带来的威害,使学生能在网络世界里畅游,高效的学习。

结束语

总之,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我们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更重要是如何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派上用场,能正确的运用无限的网络知识来充实自己的未來。

参考文献:

[1]李欣.《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

[2]刘向永.深思逐渐弱化的信息技术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3期

[3]孙杰飞.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03期

猜你喜欢
兴趣引导因材施教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基于兴趣引导的“合作研究式”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