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04-19 08:38常彦林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常彦林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逻辑能力,因涉及思维与逻辑,就必定会设计到数学计算。一般而言,小学的数学学习相对较为简单,主要在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然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过程中容易感到困难、乏味,进而萌生退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进而不断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能力

如果说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以及阅读能力,数学则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逻辑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固定的公式或者方法进行计算,方能得出问题的结果,如果在运算的过程中算错一个数字,则后面的整个运算过程几乎无用。由此可见,数学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严密性与精确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从而导致整个运算过程出现大片的错误,对其学习效果的提高产生阻碍[1]。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导其进行数学计算,并提高计算的精确度与快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以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现今,大多数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如若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一丁点错误,教师则会布置一大堆相类似的题目供学生课后完成,以期待题海战术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然而,长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导致其日渐对数学失去兴趣,这与教师的初衷完全背离。因此,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多种趣味化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并主动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提高。一般而言,小学生天真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用故事吸引学生兴趣,让其能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主动动手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其计算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先给学生说一个故事:熊大与熊二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水果店,有一天,狐狸来到店里买苹果,“这个苹果多少钱一斤啊?”狐狸问。熊大就说:“小的那堆苹果是6块钱3斤,大的那堆苹果是6块钱2斤。”狐狸说:“那我各买30块钱的吧。”请问狐狸一共买了几斤苹果?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如若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指出其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引起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二、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算方法,如果计算基础不够扎实,容易导致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头脑混乱的情况。众所周知,数学的计算具有严密性、逻辑性以及递进性,如果前面算错一个数字,那后面的整个运算过程基本全部作废。而且随着学生学年的升高,数学学习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计算过程也会越来越复杂,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精确度,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锻炼,夯实学生的基本功[2]。

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快问快答,教师可提前设置好问答的题目,一般而言,最初以两位数的相加相减作为题目,随后可逐渐加深难度,升至三位数与两位数的相加相减等,从而逐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问答的方式可采取抢答,也可以个别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并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训练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布置相关的题目,并限制学生答题的时间,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反应速度会有较大的提升,在做题的过程中,做题的速度及精确度会有所加快。

三、注重计算技巧的引导

众所周知,数学计算的公式是固定的,学生不能脱离基本的公式凭空进行运算,但是具体的计算方式却是不唯一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能力相对有限,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善于发散思维,找不到更简便、更快捷的计算方式,由此耽误了大量的計算时间。因此,数学教师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并注重计算技巧的传授,从而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与计算速度。

如教师在学习到“乘法运算”相关的内容时,可教授学生更多乘法计算的技巧,如在计算30×3时,可让学生先不看后面的0,而是先计算3×3,然后在计算结果后面加上0,从而免去动手进行运算的麻烦,即刻可得出答案,从而节省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整数的运算方式较为快捷,教师可加以利用,如在计算52×3过程中,可将其拆分为(50+2)×3,并分别计算出50×3与2×3,随后再相加,即刻得出最终的结果。长此以往,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数学与计算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计算的问题,由此可见,计算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并通过故事教学、口算训练以及传授计算技巧等方式,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发散思维、主动思考等方式提高其计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琴.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5(15):313-314.

[2]石光,王春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5(47):82-83.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