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自读能力培养四重唱

2018-04-19 08:38蔡燕妮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范读课外课文

蔡燕妮

摘 要:自读是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只要做到自读有兴趣,自读有方法,自读有评价,自读有延伸,学生的自读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立足于自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關键词:低年级;自读;能力培养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自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自读有兴趣,保持热情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人文因素。只有对这门学科怀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自发学习,学而有效。我们要多方位地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读的魅力,感受到自读课堂的轻松和快乐,体验自读带给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绪

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我通过创设小朋友迷路的情境,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到帮助小朋友的办法。为了帮助迷路的小朋友,学生表现出自读课文的极大热情。

(二)展示范读,征服心灵

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范读的声音真切,具有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即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自读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自读课文的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精彩的范读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领会、联想、想象、体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二、自读有方法,授之以渔

(一)形式多样,提高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领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方法地自读。

课文中有些句子较长,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透彻,这时就要运用领读的手法,让学生更为直接地跟读。学生可以在跟读中学会停连、重音、语调、节奏等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加上各种动作,进行表演读。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提高朗读效果。

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的感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对人物充分理解,才能很好地读出这个人物的语言。

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要注意多留些时间让学生自读,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自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圈圈画画,动手动脑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圈画边读书,边读书边圈画。圈圈画画中体现学生独具个性的理解与思考。注音读字、划词读词,学生在圈画中读准字音、掌握字词。朗读课文,大胆勾画不明白的地方,为质疑解疑留下印记,读就变得有所侧重。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如“○、△、□”标出关键词及标点符号,自读变得有技巧。停顿、轻重的处理及情感的把握恰恰是落在关键词的朗读上。标点符号的关注更是学生把握句子语气的关键。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天天”“一抬头”的停顿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青蛙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两个“笑”的重读,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圈画标点符号“?”“!”,在对比中反映出青蛙骄傲自大的形象。

学生在有兴趣、有技巧的自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收获成长的快乐!

三、自读有延伸,提升能力

课外自读是课堂自读的延伸,它要求学生运用已经获得的自读方法,自觉地、主动地独立阅读课外读物,运用学习到的自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一)营造氛围,享受乐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自读的欲望更容易被激起。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建立班级图书角;组建阅读合作会;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进行“亲子共读”。通过学校、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相信更多的孩子会加入到自读的行列,享受自读的乐趣。

(二)开展活动,展示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诵读比赛、故事会等活动,为自读添加新鲜的营养和血液,让自读充满生命和活力。

课外自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读书的内容、方式不同,对阅读对象的感悟也不同,因而交流成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课外自读的自主性。在自读实践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周评出“阅读之星”,使学生体会到课外自读的乐趣,从中获得成就感。

自读是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自读的兴趣,然后适当加以指导,使得自读有方法,自读有评价,自读有延伸,学生的自读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立足于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苏秀丽.浅谈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2]戴光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策略浅探[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猜你喜欢
范读课外课文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