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
摘 要: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起着育人的作用,这个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中学语文也是其他科学理解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为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本身和教学课堂的兴趣,甚至是对语文老师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的教导者是语文老师,这是教学的关键,老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贯彻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对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做出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推行少教多学,并不是教师不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高效的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巨大兴趣,那么一切学习都将会是非常主动的,老师也可以全面展开对学生的教导,那么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将会是水到渠成。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使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的引导对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能否具备合格的素养是中学语文课堂能否高效展开的关键点。语文教师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点,语文教师革新教学观念才能将新课改的内容贯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老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并没有意识到把学生放到主要的位置。学生学习会听取老师的教学安排,这样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很大影响,很多学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没有感到趣味性,而是单纯一股脑地被动接受。这种死板的教学内容最终只能让学生在感到无趣的同时,对语文课堂再无期待感[1]。
传统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老师按照教学要求备课,上课的时候就只是按部就班地一股脑塞给学生,并不重视传输过程中与学生的积极互动,缺乏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和营造课堂活跃氛围的能力。而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也并不是成绩差的学生就不想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环节,有的老师冷落了这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对课堂丧失期待感,这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造成巨大的损害[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教学革新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学观念的转变,只要教师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要求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就能够以实际行动将革新措施贯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方式革新的基础[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主要指少教多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学阶段,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提升探究能力。少教多学要的就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锻炼自身的观察力和探究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独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关键是课堂导入
过去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开始讲课,严重忽视了讲课之前的课堂导入。中学语文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教师如果就这样枯燥地讲课,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缺乏,就会严重降低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正式讲课前,先分析学生的兴趣,找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切入点,用丰富有趣的方式进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亲密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老师们应该更加亲密地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想法,以幽默的方式温暖学生的心扉。对于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教师不可忽视怠慢,相反,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极大的好处。相信学生如果喜欢老师的话,上课肯定会更加主动积极,对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好处。
4.改善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的知识也是敷衍了事。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中[4]。不管是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还是被课堂氛围感染,亦或者本身对语文的兴趣,这都能使课堂形成良性的循环。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为课堂教学增加乐趣,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悬念为诱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猜测,让他们自主思考,对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充满期待,也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育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用单一枯燥的方式管理所有学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对于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以及调动課堂的趣味性、互动性有很高的要求,老师与学生融洽的互动关系是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轻松的环境总是能让学生更加充满热情和开放思维。老师除了要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外,还需要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加以利用,给学生的作业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对语文产生学习的兴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导者是语文老师,这是教学的关键。老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贯彻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邢嫣.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文学教育(下),2016(11):133.
[2]渠晓微.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吉林教育,2016(33):74.
[3]姬小文.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5(17):63.
[4]吕建强.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