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19 08:29宫玉杰
考试周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应用途径思维导图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展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思维导图这一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介绍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内涵,然后分析当下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最后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应用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进而培养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思维导图逐渐应用在了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有效的改变当下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升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当下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1.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举措不够得当

在当下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开展得依然相对保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难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相对保守,难以掌握学习方法,也不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有效提升。

2. 对于实践类课程教学并不重视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重理论、轻实践”,这样就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的现象,在实践类课程开展方面,缺乏实践场地,各种实验资源不够完善,导致实践类课程设置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在实践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学生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当中收到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课堂时间利用率较低,仅仅进行简单的重复实验,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课堂教学中,为了取得更加良好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开展初中物理实践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顺畅

在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设置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更加理清思路,在进行实践操作前能够明确操作的思想,将各种操作流程烂熟于心,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操作,避免学生在实践类课程中的恐惧心理,能够使得学生的思路更加明晰。

2. 帮助学生进行操作

通过采取思维导图,学生们通过对图片上基本知识的了解,能够让学生们认为操作更加简单,只要按着思维导图的指导,就可以进行实验操作,所以说通过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操作。

3. 查漏补缺

通过在初中物理实践类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们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也能够让学生回顾操作的流程,发现自身遗忘的知识点,从而使得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操作,提高实践操作的准确性。

三、 在初中物理时间课程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途径

1. 实践操作

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让学生们了解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实践操作的技巧和知识点。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热情,对于物理实践操作更加有兴趣。例如,在讲授声现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入日常生活仔细聆听声音与噪声的差别,并分析噪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控制。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同时基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绘制出相关的概念及内容,进而便可促使学生增强对有关声现象概念的理解。在讲述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实验室实际动手操作,分别找到缩小、放大的实像,进一步观察到虚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完善成像规律,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2. 归纳总结

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通过归纳总结及时的发现学生操作的不足进行指导,在以后的操作中进行改进。单纯凭借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各类千变万化的题型以及实际的日常生活现象的,学生在遭遇到与所记忆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时常常会茫然失措。基于此类状况,学生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探寻物理现象,发现相关的物理规律,并进而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记忆。比如,在讲授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单纯凭借死记硬背,很难掌握相关概念、规律。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入手,如对雨、雾、冰、雪的成因分析,自制“霜”、“雾凇”等,调动学生兴趣,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形成物态变化框架图。这样学生针对不同的变化题型才会得心应手。

3. 理清思路

物理知识本来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开展实验,能够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際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反复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而且可以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进而总结出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物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运动的描述”讲解时,将关于运动的描述写于思维导图主干上,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思考,而且能够串联已经学习的物理知识,从而推导出相应的公式,这样比死记硬背更利于学生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四、 结语

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改变当下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发展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也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主观动手能力。教师应该寻求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通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给以引导,再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解除疑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芳艾.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祖国,2016(13):181.

[2]陈向东.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7(2):51.

作者简介:

宫玉杰,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应用途径思维导图
汽车类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应用途径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