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就是对于教育上的培养,而在整个的教育体系当中,小学数学具备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基础能力,小学数学本身就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如何有效率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然成为了各个小学数学教师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研究探讨
一、 数学教學的实践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部在三年前提出的一个关于充分落实课程改革的文件中提到的,要求我们要研究制定一些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文件指出我们所培养的小学生不只要在他小学阶段有所收获,更要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用到这些知识,甚至是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内都保持这种习惯和素养的存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解数学课本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分析题目,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然后讲解答题过程。这样的讲课方式看重的是课程进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多的是用于应试,而不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方式仅仅是将课堂讲学强行分成几个板块,然而和文章本身的联系并不大。这种将模式化、僵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真正的能力。对于一些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和排斥。
二、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设计
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为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为着手点展开教学:
1. 创设教学情境,提问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情境中引入问题。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例如:甲、乙两人外出骑行,乙用每分钟200米的速度先出发5分钟,之后甲再带一条狗追赶乙,速度是每分钟250米,但是狗用每分钟300米的速度追上了乙,之后便返回,在到达甲的位置以后又立刻向乙追去,请计算狗跑的路程。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立,为我们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后,引导我们的学生去主动地分析问题,运用我们的数学思想,然后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老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索心理,已达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解决分析问题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2. 教师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在我们人教版的教学情况下,除了教学改革之外,我们还需要转换我们的老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数学教学讲究的是一种逻辑思维的培养,我们将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养为目的,进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分数除法》这一章节时,要重点告诉学生两个数在相乘结果为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两个分数在相除时,先约分在相除。告诉学生重点复习的知识公式,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避免错误。在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一旁为学生进行指导,为他们认知搭建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复习过程中,巩固知识强度,来保持学生们认知的提高。我们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上充分地调动学生求索的积极性,将数学问题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带我们的学生走进问题,答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探究。
3. 构建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课堂
针对我们在课堂上的问题,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仔细探讨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性和重视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交流,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方法。交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师生间的交流,意图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意图是从多角度看问题,说不定谁的奇思妙想就会成功引发大家的思考。而教学并不等同于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领悟,有时候学生奇妙的想象力绝对会让人大吃一惊。例如,在讲解小学知识“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现有铅笔、橡皮等工具,数数计算,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将我们学生的态度和老师的讲授方式相结合起来发挥数学教学真正用处。学生在课堂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对新的问题提出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广度。形成新的数学思维模式,推动学生的素养。数学是最提倡交流的一门学科,发散性很强,万万不能拘泥于书本。
4. 以生为本,注重其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老师,若是想要培养出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一定要激发他对于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呢?例如:第一,设定鼓励机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验收和测验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在检测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小红花”之类的鼓励,对于成绩有所进步的学生也要一样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对荣誉的渴望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道理,这样的鼓励机制也可以应用到平时的课堂中,谁回答问题回答得特别棒,谁的想法比较独特等等,这样的就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看问题的兴趣。第二,从出题者角度出发,讲解知识的时候可以讲几件轶事,例如在讲“圆”图形时,可以讲讲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的故事,学生抱着听故事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使得数学知识深入人心,从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了。
三、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更加应该注重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学学习能力、文化底蕴、兴趣爱好、个人修养等等方面,是对人格和修为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育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61-64.
[2]仲广群.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以小学数学“助学课堂”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9):4-7.
作者简介:
侯真真,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