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对策

2018-04-19 08:29赵海芳
考试周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平淡、简单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最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一课一得。文章试图从高效课堂概念入手,着重从精心备课、创设情境、有效提问三个方面提出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希望能借此给其他教师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来高质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尽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实现了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是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在一节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还获得了知识与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是看着热热闹闹,实际空虚无聊,那么这节课就是高效的。

一、 精心备课,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备课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教学地位,并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教学作用,所以有效的课程备课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而教师备课水平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课程备课是否有效,进而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材,全面深入地对语文教材进行研读与整合,在备课和教案内容中要能够使教材内容得到充分的反映与表达,避免出现知识系统性的残缺和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其次,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把握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能力及水平,进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来对备课内容予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备课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所以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还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习惯和需求,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层次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有效的备课措施,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就将因材施教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 创设情境,又快又准走进文章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了其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运用一定的手法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模拟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同感,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时候,語文教师就可以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及配合相应的图片来导入课文并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寒风冷飕飕的,但是,我们最盼望的下雪天到了。看到这漫天飞舞的大雪,你会怎么办呢?说说看!(出示冬天来了下雪的图片)看,雪后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树上,房子上,草地上,到处一片雪白。这时候,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就这样通过语言及图片的配合(甚至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雪地情境,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更好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又如,在教学《鲁班造伞》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班是一个通过努力观察、思考、实践发明了好用的伞,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了方便,我创设一个鲁班再游西湖的情境。师:造出了雨伞后,鲁班和妹妹又去游西湖了,为了弥补上次的缺憾,他们特意选择了一个下着雨的日子。撑着伞走在西湖边上,雨水()从伞盖上流下来,妹妹()对鲁班说什么呢?补白设计引导孩子们想到用书上的词语“不停地”“兴奋地”,这是他们通过朗读对课文的理解,“妹妹对鲁斑说什么”这一问更触动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同时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即体会鲁班勤思考,多观察,爱动手的优良品质。如此,借助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 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多思多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问的随意性无疑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有些提问忽略了小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特点、兴趣点以及学习能力与水平,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提问没有回答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畏惧情绪,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所以在提问的时候,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并考虑到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特点、兴趣点以及学习能力与水平,设置具有相应深度及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多用,来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教师想要教授的知识。如在学习《麻雀》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与感受小麻雀的弱小,除了在第3自然段让他们找出描写小麻雀外形,神态,动作的句子外,我还引导他们把2、3自然段合起来读,让他们感受在作者对比式的描写中小麻雀显得更加弱小了。师:从小麻雀的动作神态外形描写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幼小与无助,如果把2、3自然段放在一起读,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让我们来试一试。你感受到了吗?从哪里感受到的?是呀,猎狗的强大更加映衬出小麻雀的弱小,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猎狗比,小麻雀是弱小的,在世界上有没有比凶猛的猎狗更强大的呢?快速浏览这一部分,找一找。是的,在大自然面前小麻雀更显得弱小可怜。两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了再读课文的动力,同时伴随着的还有他们的思考。此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作用。当学生的回答得不到教师有效的反馈与评价,这就无形中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如《鲁班造伞》一课,当学生感受到鲁班有了造伞的美好愿望时,用交谈的方式问学生,师:孩子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愿望吗,说出来听听。小孩子是天真,向上的,他们说的不一定现实,但一定会很美,所以当他们带着向往与激动说出自己的愿望时,我毫不吝惜地夸赞他们:同学们的愿望都很美好。有时及时的鼓励性评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动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

作者简介:

赵海芳,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于洪区于洪新城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