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4-19 10:44范兆燕
考试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素养都处在学习阶段,小学生还未产生扎实的基础。而语文教师的课堂任务不仅仅是完成小学书本上给出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对学生内在的品性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网络的发展愈发成熟,小学生既可以从中受益也可能受到蛊惑与感染,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纠正的内容也变得更加繁杂。对此,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指导,提供帮助则是语文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本篇文章中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都是语文教师需要加强规范的内容,但是课堂的教学任务依然是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由多项内容组成,诗歌,写作、阅读、字词积累等都是语文教师重点教学内容。如何协调好各项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语文教师仔细捉摸,认真规划。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都是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不仅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讨论,还要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 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氛围

1. 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虽然繁多,但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合理规划与安排,也可以呈现出有趣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展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解放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好感度。例如,在进行成语积累的环节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期末之前的检测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抽查,将成语按照四季进行划分,以此让学生进行默写。具体的如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写出书本上描写春天的成语,学生可以书写“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花秋月、春晖寸草、春回大地”等,然后以此为例再要求学生写出书本上提到的关于夏季、秋季、冬季的成语。这种检测方式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却可以从学生的默写情况中掌握学生的积累程度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这种带有游戏色彩的默写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便于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

2. 语言和肢体相互配合增加课堂互动

课堂上,语文教师务必要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动,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则是有效掌握学生心理变动的途径之一。无论是语言的互动还是肢体的互动都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任何动作,这样才能及时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稳固课堂秩序。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化知识点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但是书本教材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语文教师的讲解才是课堂的中心。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就要注重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含义,了解作者的思想。例如在学习关于春景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除了要加上自己的特殊语气以外,也要适当加上一些肢体动作和神态变化。教师可以用手掌向上扬起的动作向学生展示朝气蓬勃,用握紧拳头向下沉的动作表达力量和恢宏。总而言之,在朗读的过程中,面部神态的变化再加上肢体的动作可以更好地传播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情境的感悟。

3. 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完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教学法考虑在内。掌握多媒体的基础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多样化功能是实现多媒体教学法的前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投影和音频效果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学习。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的学习时,学生会学到许多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如宋代邵康节所作古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过后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一些水墨画,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图画,并且配上古诗诵读的背景音频,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了解古诗的趣味,掌握数字的大写。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主性

1.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习自主性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为薄弱,所以语文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的发言也受到了限制。事实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正确思路,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如何控制学生自由言论的程度。语文教师应该以亲切的口气向学生发问,并且主要以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抛出难题,接着是沉默着等待学生举手发言。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自己指定学生回答问题。语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推断学生是否会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指定自信满满的学生进行回答。无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回答错的可以先表扬学生勇敢,然后纠正错误点,回答对的学生号召班级学生进行鼓掌,竖拇指。

2. 小组合作探讨,激发思维能力

虽然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每位学生身上仍然会存在各种优势。学生需要自由发挥的空间,自己思考。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机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讨论的话题,例如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给出一个漫画的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归纳出漫画中所启示的要点。经过五分钟的探讨后,语文教师再逐步揭示正确答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 结束语

由上述内容可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较为薄弱,语文教师应该将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去感受语文的魅力。首先,語文教师需要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重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语文教师也需要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锻炼自己的胆量,并且组织小组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外在的帮助与内在的升华相互搭配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冕.建构有效课堂,体味语文魅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J].新教育,2015(08):62-63.

[2]沙水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范兆燕,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