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4-19 08:29陈芸婷
考试周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探究性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为华蓥市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华蓥市的一次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的潮流——那就是“自学、互帮、导学法”。在新课改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不断地探索着,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教会学生自学、互帮外,更重要的还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做了一下尝试。下面就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来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小学语文;探究能力

一、 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引导学生探究

一篇课文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切入点导入。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运用现实过年的美好情景与文中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进行对比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可用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结局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用小女孩大年夜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的场景来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多角度、多层次的导入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 创设交流情景,变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让知识更完善的学习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互助互帮的环境中个性得到彰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合作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分组学习。具体的步骤如下:老师先用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给学生交代学习任务;再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小组代表做好学习记录;接着抽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全班集中讨论,得到大家认同的结果;最后老师总结。这样给全班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机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补充,智慧的火花在这里得到碰撞。

三、 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1.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也不一样,他们在选择学习目标时就不一样。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选择。成绩好的同学可能选择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成绩差的同学可以选自己能完成的目标。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都有兴趣参与。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先把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的种种疑问整理出来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探究:有的想探究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要打他的原因,有的想探究小女孩为什么会一、二、三、四次地出现幻境,有的更想探究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种种幻境。这样让学生自由选择,主动探究,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2.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一个班集体,由于个体差异,他们的伙伴是不同的,又因他们选择的内容的不同,因此,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再选出学习小组长,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对组内学习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时,如果不满意,可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这样,学生在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伙伴后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四、 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1. 抓矛盾点质疑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内容的方法之一。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结尾时,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死时是痛苦的,为什么小孩死后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 抓角色引导换位思考

很多课文都渗透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会留下思想轨迹,老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角色进行换位思考,碰出思想火花。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想:假如小女孩生在我们这个社会,她的结局又会怎样呢?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学生对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社会就不难理解了。

3. 抓难点进行探究

教学每篇课文,既有重点,也有难点,关键看我们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解决难点。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时,我抓住文章结尾的两个“幸福”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寻找心中最美的答案。

4. 抓疑點进行探究

课文内容并不是完全和现实相符,里面有许多疑点会引起读者思考,老师要鼓励学生抓住疑点去探究,去思索。比如,本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如果没卖掉火柴爸爸就会打她这一行为学生就很难理解,因为天下所有的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老师可抓住这一疑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

五、 设计开放性作业,将探究性学习运用于实践

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老师一般布置作业重点在知识内容,容易忽视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和培养,而我在教学中除了布置知识内容外,还特意设计了一些新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对社会有深层的认识,做到“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师生共同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诗后。让学生拿起笔来,回家也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有足够的空间去自由遐想,主动在实践中寻找知识,锻炼了能力,提高了探究力。

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是我国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是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潮流而提出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易把握的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积极采取措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中华少年,2017(34).

[2]郑海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7(88).

作者简介:

陈芸婷,四川省华蓥市,四川省华蓥市铜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探究性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