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辉 庄洁
健康成长,体育运动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期(6~17岁)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身心发展不仅影响到成年后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认知能力,甚至与成年后所能取得的成就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宜的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有益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还表明,适宜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步行数,反映运动量指标
步行数作为反映日常体育运动量的常用指标,具有简便、操作性强的优点,并被研究者广泛认可。国际上公认的、现行的《体育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6~17岁儿童青少年每日步行数应不少于10000步。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每天运动量足够,但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上海体育学院体力活动研究团队对全国不同区域11座城市的2751名儿童青少年的活动数据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孩每日平均步行数为10847步,女孩每日平均步行数为9938步:57%的男孩和63%的女孩每日步行数未达到现行《指南》的要求,而且活动量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三方因素,影响孩子体育活动量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三个部分。①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性别、年龄和体重。研究数据显示:男孩比女孩更好动;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日常活动量呈下降趋势(与学业压力有关);与超重和肥胖学生相比,体重正常的学生更愿意参加活动。②心理因素方面,自我效能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更容易或会更长时间参加体育运动。③生活习惯方面,与坐私家车的学生相比,步行或骑车上下学的学生有更大的日常活动量。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部分。①家庭因素主要指家人是否支持或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家人的支持是影响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证据已经表明,父母热爱运动或陪同孩子参加运动的,孩子的运动量会显著增加。②学校因素,包括体育课程设置、老师的态度、学校提供的机会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城市规划环境是否让市民安全、舒适和愉悦地从事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
三个办法,增加孩子活动量
发现孩子日常活动量少时,家长应积极想办法增加孩子的体育活动量,从而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该针对那些可控制的因素进行干预。
让孩子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培养兴趣,增强动力,是提高孩子体育运动量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运动技能好的孩子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更乐于在运动场上表现自己,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日常体育活动量。家长应适时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特别是女孩。
把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学业负担加重,孩子的体育活动时间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家长应鼓励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即“体育生活化”。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通勤时间在20分钟左右),鼓励孩子通过步行和骑自行车上下学;到家楼下后,鼓励孩子通过走楼梯而非乘电梯回家。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可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提高运动量。
陪孩子一起進行体育运动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体育活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周末,家长至少应该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如此既能帮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中得到休息,又能增加孩子和家长自身的日常体育活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另外,这么做还增加了与孩子沟通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大众医学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