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的定植模式

2018-04-18 03:24于云霞管志勇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
关键词:盛花期单株次数

于云霞, 管志勇, 龚 露,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张 飞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滁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 Tzvel Chuju]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1],是茶用、药用两用佳品,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2].滁菊虽然已有两百多年的种植历史,但许多菊农都是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户,在闲置田块及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规模小,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多还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的阶段,不能按滁菊生长的需要来规范化种植和管理,致使滁菊的产量和品质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影响产业的发展.

在自然界,植物开花具有季节性,同一品种的植物在同一地点种植,即使种植时间不同,花期却差异不大.菊花的花期受光照、温度、水分、自身品种特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日均温度对菊花花期的影响最大[3-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花期延迟[5-6],不同定植模式处理,是否会造成滁菊花期延迟还不明确.

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开花是相互协调的,定植时间越早,营养生长的时间越长,植物长势好,但营养生长过旺也会制约其生殖开花[7-9].滁菊的初花期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定植时期的安排上存在各不相同的做法,随意性大[10-12],而适时栽植,是保证滁菊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但产业上尚无定论.

栽植密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生长[13],合理的行株距配置有助于提高群体光合性能并发挥品种增产潜力,获得高产[14].栽植过密引起植株间地上部分对光、热、空间的竞争,影响光合作用,植株易徒长,单株花数少;栽植过稀,可以增大单株产量, 但群体产量会受到影响[15].株形调整是园艺作物的重要栽培措施,利用摘心可以控制菊花的开花量[16],因此找准合适的栽植密度及株形调整方案是获得群体高产的保证.

在观赏菊上对于菊花定植模式的探讨一直都有研究,如翟丽丽等[17]研究了不同定植期对菊花开花期的影响,莫丹等[18]研究了摘心次数对盆栽菊的影响,但对药用、茶用菊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定植期、定植密度、摘心次数等调控茶用菊的产量与品质也缺乏研究.本试验以滁菊为材料,以定植期、定植密度、摘心次数为因素制定定植模式,探究这3种因素对滁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滁菊生产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滁菊由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位于南京农业大学江宁锁石花卉基地.本试验采取扦插育苗,定植前20 d选取生长一致、健壮、无病虫害的插穗扦插.插穗长8~10 cm,用多菌灵与萘乙酸的混合液浸泡20~30 min后扦插.扦插基质为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1∶1),扦插温度22~30 ℃,空气湿度80%.定植地定植滁菊前为水稻田,定植前翻耕土壤,深度25 cm左右.整平耙细后作畦,畦宽2 m,畦高30 cm,两畦间距30 cm,四周设有排水沟.

试验设A1、A2、A33个定植期,分别为2015年5月22日、6月9日、7月15日;每个定植期下设B1、B2、B33个定植密度,分别为35 cm×35 cm、40 cm×40 cm、45 cm×45 cm;每个定植密度下设C1、C2、C33个摘心方案,分别为摘心1次、摘心2次、摘心3次.第1次摘心在植株定植缓苗成活后进行,待新梢20 cm长时依次进行摘心2次、摘心3次.A3处理的植株在摘心2次前已进入现蕾期,只摘心1次.试验共设21个处理,每个处理9株,3次重复,每畦间设有保护行.

1.3 指标测定

每个处理选取6株滁菊,记录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衰败期的时间.分别于现蕾期、盛花期测量株高、冠幅、分枝数、茎粗;于盛花期测量地上部鲜重、枯叶数、单株花数、花直径、单花重、单株产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绿原酸含量.形态指标参照菊花植物DUS测试指南进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采用文献[19]的方法提取、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文献[20]的方法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测定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定植模式对滁菊花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A2B1C3、A2B2C3、A2B3C3、A3B1C1、A3B2C1、A3B3C1处理的现蕾期、显色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比其他处理延迟4、3、2、3 d,衰败期一致,其他处理各花期都相同.A2处理经过3次摘心的花期比摘心1、2次有所推迟;A3处理的花期与A1、A2处理相比也有所推迟.

2.2 定植模式对滁菊株高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A1、A2处理在盛花期的株高显著高于A3处理,A1与A2处理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在现蕾期,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A1处理的株高显著增加,A2处理与之相反;在盛花期,3个栽植密度间A1与A2处理的株高差异显著,但变化没有规律;A3处理在3个栽植密度间的株高差异不显著.摘心处理对株高影响非常明显,各个时期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株高都显著降低,表明摘心能够有效控制株高.

表1 定植模式对滁菊花期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florescence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3 定植模式对滁菊冠幅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A1、A2处理在现蕾期、盛花期的冠幅显著高于A3处理.A1、A2处理下,B2处理的冠幅最大;定植密度对A3处理冠幅的影响不显著,可以适当提高定植密度.摘心次数对冠幅的影响明显,各处理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冠幅都显著减小(A2处理在现蕾期除外),表明摘心能有效调控植株的冠幅.

2.4 定植模式对滁菊地上部茎叶鲜重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A1、A2处理在盛花期的茎叶鲜重显著高于A3处理,A1与A2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盛花期时,在A1、A2及C1、C2处理下,B2处理的茎叶鲜重显著高于B1、B3处理;在C3处理下,B2处理的茎叶鲜重显著低于B1、B3处理.在现蕾期,不同摘心次数处理间有所差异,但没有规律;在盛花期,除个别处理外,C1处理的茎叶鲜重显著高于C2、C3处理.

2.5 定植模式对滁菊茎粗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现蕾期,A1、A2处理的茎粗都显著高于A3处理,A2处理个别植株的茎粗显著高于A1处理;在盛花期,A2处理的茎粗最大.摘心次数对茎粗的影响显著,各个时期C1、C2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C3处理.

从图1可以看出,A1、A2处理的植株大小明显大于A3处理,A1与A2处理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从图2可以看出,摘心次数对株型的影响很大,摘心次数越多,植株越矮,株型更为紧凑,在生产过程可以通过摘心来控制株型.

基于集中损耗的光伏发电单元年发电量RT-LAB仿真分析//奚霁仲,李飞,张兴,马铭遥,吴凡,陈武//(8):156

A:5月22日定植;B:6月9日定植;C:7月15日定植.图1 不同定植期下滁菊株型的变化Fig.1 Changes of plant type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date

2.6 定植模式对滁菊分枝数、单株花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A1、A2处理的分枝数显著高于A3处理;定植密度对分枝数没有影响;摘心次数对分枝数的影响很大,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分枝数显著增多.A1、A2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A3处理,A2C2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A1C2处理;在A1、A2处理下,B2、B3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B1处理;除个别处理外,C2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C1、C3处理.

表3 定植模式对滁菊分枝数、单株花数的影响1)Table 3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 on branch number and flowers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A:摘心1次;B:摘心2次;C:摘心3次.图3 不同摘心次数下滁菊分枝的变化Fig.3 Changes of habits of the branch with different topping numbers

从图2、3可以看出,在A2B2处理下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分枝数明显增多,C1处理多为一次分枝,C2处理2次分枝多,C3处理3次分枝多.从图3还可以看出,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花数明显增多,但C3处理的开花节位较高,只有顶端花朵开放,第1次采摘之后花朵数会明显减少,而C1处理1~8节位上的花序都能开放.

2.7 定植模式对滁菊枯叶数、倒伏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A3处理的枯叶数最少且基本没有出现倒伏;A2处理的枯叶数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多;A3处理下,3个定植密度间的枯叶数差异不显著.定植密度对植株倒伏率的影响显著,随着定植密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摘心次数对枯叶数、倒伏率也有显著影响,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枯叶数显著增多,倒伏率显著降低.C3处理的倒伏率最低,但摘心次数不宜过多,过多会增加枯叶数.

表4 定植模式对滁菊枯叶数、倒伏率的影响1)Table 4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 on dead leaves and lodging rate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8 定植模式对滁菊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A2B3C2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A1、A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A3处理,A2C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A1C2处理.定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都显著提高.C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C1、C3处理.A2B1C2处理的产量最高.

表5 定植模式对滁菊产量的影响1)Table 5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yield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9 定植模式对滁菊品质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A3处理的花直径、单花重显著大于A1、A2处理;摘心次数对花直径的影响不大,但C3处理的单花重显著低于C1、C2处理.

表6 定植模式对滁菊外观品质的影响1)Table 6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appearance quality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滁菊是茶药兼用品种,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起主要的药用价值,饮用对人体有好处.从表7可以看出,定植模式对滁菊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各处理间两种内含物的含量虽有所差异,但并未发现明显规律,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条件下适当调整定植模式不会影响滁菊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的含量.

表7 定植模式对滁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绿原酸含量的影响1)Table 7 Effect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inherent quality of C.morifolium

1)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附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21],同一品种的植株在同一地点种植,种植时间不同,花期差异不大.本试验中不同定植模式处理,滁菊花期基本一致,少数个别处理花期有所延迟,延迟2~4 d,在生产中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生产过程中农户可以根据用地需要适当调整定植期,从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定植都不会影响滁菊的开花,从而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菊花定植较晚会造成营养生长时间缩短,植株长势弱,影响开花数量[18].翟丽丽等[17]研究表明,观赏小菊定植过早,容易出现植株过高、松散、易倒伏的问题,影响观赏品质.本试验中,滁菊在现蕾期的株高、冠幅、茎叶鲜重、茎粗随着定植期的推迟都显著降低,与翟丽丽等[1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A1、A2处理的植株在现蕾期、盛花期,植株株高、冠幅、茎叶鲜重、茎粗、分枝数、单株花数都显著高于A3处理,表明定植期不能太晚,太晚会影响滁菊生长,最终影响产量;而A1、A2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A1、A2处理间隔时间较短,只有18 d有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延迟定植期对植株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间隔时间不能太长.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可以尽量推迟定植日期,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劳务投入的目的.

高密度栽培是作物获取高产的关键,作物是依靠群体获得高产[22].但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大势必造成“根系拥挤效应”[23],植株生长空间压力增大会导致单株生长受到抑制[24].李向茂等[25]研究表明,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定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26].本试验中,定植密度为40 cm×40 cm的植株在盛花期时的冠幅、生物量最大;A1、A2处理下,B2、B3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B1处理.

莫丹等[18]研究了摘心次数对盆栽夏菊的影响,得出摘心次数多的植株矮小,株型紧凑,观赏性高.但摘心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单株着花数,定植期较晚的情况下影响更严重,此结果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中,各个时期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株高都显著降低;冠幅也显著减小(A2处理的植株在现蕾期除外);摘心次数太多会降低植株生物量;各个时期摘心次数为C1、C2对应的处理,其茎粗显著高于摘心次数为C3的处理;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分枝数显著增加;但C2处理的单株花数显著高于C1、C3处理.因此,摘心次数为2次最为合适,既能增加产量,也能减少劳动力投入.

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定植过早,滁菊容易出现早衰的现象,影响产量.不同定植模式对滁菊的枯叶数、倒伏率影响显著.定植期推迟,定植密度减小,摘心次数增加,倒伏率都显著降低;但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枯叶数明显增多,可能是摘心次数越多,对植株的伤害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定植期适当调整滁菊的定植密度、摘心次数,降低枯叶数、倒伏率,从而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不同定植模式对滁菊产量的影响明显.总体趋势是,A2B3C2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A2B1C2处理的产量最高,即滁菊在生产过程中将定植期由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中旬,适当增加定植密度(35 cm×35 cm),摘心2次,增产效果显著.

定植模式对滁菊的饮用品质没有影响,A3处理的单花重高于A1、A2处理,这可能与A3处理的花朵都是顶花有关;摘心次数增加会显著降低花朵的重量;定植期、定植密度、摘心次数对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含量没有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适当改变滁菊的定植模式,除个别外在品质会受到影响外,内含物含量基本不受影响.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移,滁菊的花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A3处理的植株显著小于A1、A2处理,A1、A2处理间的株型差异不显著;6月9日定植,定植密度为45 cm×45 cm,摘心2次的单株产量最高;6月9日定植,定植密度为35 cm×35 cm,摘心2次的产量最高;随着定植期的推移、摘心次数的增加,枯叶数、倒伏率显著降低;定植模式对滁菊饮用品质基本没有影响.6月9日定植、定植密度为35 cm×35 cm、摘心2次的产量最高,可作为滁菊的定植模式进行推广.

[1] 晋秀龙,郑朝贵.滁州菊花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对策[J].生物学杂志,2002,18(1):30-31.

[2] 张蓓蓓,陈岩.滁菊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7(2):2 497-2 499.

[3] ADAMS S R, PEARSON S, HADLEY P.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inflorescence initiation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inChrysanthemumcv. Snowdon (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 [J]. Scientia Horticulture, 1998,77:59-72.

[4] KHATTAK A M, PEARSON S. The effects of light quality and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Chrysanthemumcv. Bright Golden Anne and Snowden [J]. Acta Horticulture, 1997,435:113-121.

[5] KARSSON M G, HEINS R 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of flowering inChrysanthemum‘Bright Golden Ann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86,111:253-259.

[6] HIDEN C, LARSEN R U. Predicting flower development in greenhouse grownChrysanthemum[J]. Scientia Horticulture, 1994,58:123-138.

[7] 张树林,戴思兰.中国菊花全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48.

[8] 郭志刚,张伟.菊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16.

[9] 李和生.现代植物生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4-265.

[10] 陈少工,黄元宁,郑冬梅.无公害滁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 172.

[11] 赵树仿,林冬学,袁宝良.两熟制滁菊密度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201.

[12] 刘利.滁菊的栽培技术与管理[J].安徽医药,2004,8(6):473-474.

[13] 王瑞芳.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生长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 117-1 120.

[14]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等.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J].作物学报,2012,38(10):1 864-1 874.

[15] 李慧,裴艳婷,石玉华,等.行株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 869-2 878.

[16] 姚悦梅,潘永飞,戴忠良,等.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5):169-170.

[17] 翟丽丽,房伟民,陈发棣,等.定植期对国庆小菊生育期和观赏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53-56.

[18] 莫丹,陈发棣,徐迎春,等.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小花型盆栽夏菊开花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51-54.

[19] 颜仁梁,刘志刚.中草药、中药制剂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综述[J].广州医药,2005,23(6):43-47.

[20] 刘晓芳,马新玉,周钢.中国药典菊花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新疆中医药,2006,24(5):78-79.

[21] 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3-311.

[22] 朱凌丽,李苹芳,姚协丰,等.定植时间、密度对厚皮甜瓜‘苏甜4号’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瓜菜,2017,13(6):27-30,34.

[23] 黄海.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24] 李宗新,陈源泉,王庆成,等.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根系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7):1 286-1 294.

[25] 李向茂,戴剑锋,罗卫红,等.定植期和定制密度对温室单头切花菊外观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5):1 058-1 062.

[26] 江虹.栽培措施对雪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盛花期单株次数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花海泛波春意浓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依据“次数”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