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莉
(滁州市琅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滁州 239200)
滁菊花蕊金黄,花瓣如雪,花蒂翠绿,雅丽清芬,故有“金蕊玉度,翠蒂天香”之美誉,不但可以观赏,而且是重要的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清初以名贵特产进贡朝廷,而得“贡菊”之称。滁菊原生长在琅琊山中,栽培史已有六百多年,采摩陀之灵气,汲让泉之精华,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药物和饮品。滁菊喜暖耐寒耐干,喜短日照、湿润、富含腐殖质且排涝方便的土壤,适合山区种植。201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86 种药食同用中草药,滁菊位列其中;2013 年,滁州市政府授予滁菊为“滁州市花”称号;2019 年,滁菊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滁菊已成为滁州的城市名片,见证滁州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但近年来,滁菊种植呈现下滑的趋势。据农业部门了解,琅琊、南谯两区滁菊核心种植区不足400 hm2,经过2020 年连续两个月的低温连阴雨,死伤有40 余公顷。排除百年不遇的大旱、大涝等客观天气因素,挽救滁菊,加快滁菊深加工研发,做大做强滁菊产业,刻不容缓。
滁菊的名贵,史书多有记载。乾隨年间,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滁菊性温和,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效用,可治头眩晕、心胸烦热、疗疮肿毒、风火赤眼[1]。20 世纪50 年代,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中药学家叶桔泉先生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一书对药用菊花的评价为“安徽滁州产者味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之中以此最良,浙江杭州产次之。滁菊属甘菊、白菊类,普通用以代茶。”[2]中国药学院主编的《中药志》记载,滁菊瓣软细浓密,味情芬幽郁,故视为珍品,并以为入药最合适[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龙脑、菊油环酮、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其挥发油中的桉叶油素、龙脑、桉叶二烯酮明显高于其他菊花,总黄酮量比其他菊花高32%~61%;其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10 种微量元素,硒含量比其他菊花高8~40 倍,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滁菊煎剂或浸剂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和防癌等功效。
滁菊2002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 年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5 年获国家“星火计划”金奖产品、中国绿色食品;2006 年获安徽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徽省优秀旅游产品;2006 年11 月9 日作为特供产品进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2008 年7 月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 认证;2009 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并获得四项国家设计专利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0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2014年获得“安徽老字号”;2015—2016 年获安徽省百佳旅游必购商品;2017 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安徽省名牌产品[4]。
从3 月育苗、4 月扦插到11—12 月采摘,滁菊生长期高达8 个月。如果从当年采摘后砍掉老根留苗算起,滁菊生长时期更长。普通农户自种自管,每667 m2种植费用为3 500~4 500 元,如果需要雇人管理,每667 m2额外增加2 000 元成本。以琅琊区当地滁菊种植水平,每667 m2平均500 kg鲜花计算收成,正常1.5元/kg才有收益。
正常滁菊花期10~20 d,采摘下来的鲜花要及时处理。滁菊花型相对比较大,由管状花和舌状花两种结构的花组成,其含水量和干燥需要的时间也不一致,无形中增加了烘干的成本。一般采用低温干燥的方法对滁菊进行处理,以免破坏滁菊的有效成分。
采摘鲜花人工费用高,一般每人每天80~120 元。由于是纯手工操作,采摘效率较低。滁菊栽培地相对集中,用工也相对集中,因而鲜花采摘时常出现用工荒问题。此外,菊农为追求产量,栽插密度高,打头次数频繁,导致菊花之间错综交错,无形中增加了采摘的难度和成本。
一家一户分散地头销售,无经纪人,无集中统一领导,保底价不明确,菊农的利益达不到保障。以琅琊区城西村滁菊种植为例,该村为琅琊区滁菊核心示范区,有20 多年种植滁菊的历史,许多村民因为种植滁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如今,滁菊被贴上农残超标的标签,价格上不去,销路打不开,不能及时销售出去,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截至目前,城西村菊农被拖欠菊花费用高达100 余万元,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菊农的种植热情。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了一批滁菊产品,如滁菊明目丸、菊花提神胶囊、滁菊茶饮、滁菊面包、滁菊糕点、滁菊果酱、滁菊果冻、滁菊啤酒、滁菊酒饮、滁菊洗液、滁菊防晒霜及滁菊枸杞粉等,但未能大规模生产、投入市场。滁菊作为茶饮、食品,产品质量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加大管控力度。滁菊干燥时间长,需要24~48 h,温度一般控制在70 ℃以下,否则会破坏滁菊的活性成分,影响滁菊品质。干花与鲜花相比,花型和颜色前后反差大,破坏了滁菊原本娇艳的外表,加上有些包装粗糙,失去“物以稀为贵”的美感。
近年来,政府、企业加大滁菊宣传力度,投入广告费高达300 多万元,在京东平台中国特色·滁州馆、CCTV-13、北京西客站、凤凰安徽、滁州日报等都有宣传。2015 年9 月,滁州花博园正式开园,菊花种植面积达 20 hm2,菊花品种达2 000 种。但是在滁城城市建设方面,在滁州市民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方面,在结合3 年滁州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方面,滁菊文化、滁菊元素融合得还不够紧密。建议建设“滁菊大厦”“滁菊博物馆”,命名滁州一条主干道为“滁州贡菊大道”或“滁菊大道”,路灯定制“滁菊”造型,在人民广场、中国农民歌会广场等市民广场建设“滁州市花”的标志性塑像,滁州高铁站、滁州西站等也应开设滁州形象的展示窗口,加大对滁菊的广告宣传。利用中国长城梦世界影城的资源,拍摄关于“滁菊”的电影,加大对滁菊的宣传。滁菊除做大外部的宣传推介,对内也要让滁州的市民家喻户晓,让滁菊作为一个区域神话源远流长。文旅、妇联、卫建、农业等部门可以结合滁菊做足文章,成立滁菊茶艺坊、滁菊旗袍协会、滁菊百味缘、滁菊甜点屋、滁菊宴等,也可承办全国性滁菊终端产品品鉴会等。
5.2.1 建设滁菊集中示范区
在琅琊区城西、山林、关山,南谯区施集、珠龙、大柳、章广,定远藕塘、拂晓等地,结合文旅项目、乡村振兴,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联手滁州清流关开发,强强碰撞,建设连片面积133.33 hm2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区,增加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滁菊产业发展。
5.2.2 建设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基地
许多菊农还是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苗株退化,带有病菌,无形中增加了滁菊种植中病害的风险,提高了防控成本。建设13.33 hm2左右的两个滁菊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全市提供优质苗株。种业是作物的“芯片”,应加快种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持续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更好地满足作物育种、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科研需求。
依托现有的滁菊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实习基地2~3 家,全面提升滁菊的生产和产品研发能力。在城南建设滁菊中草药质量检验分析中心,健全滁菊在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测、监控,实现全程追溯,确保产品质量。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可专设“滁菊研修班”,广纳致力于滁菊研究的学子、专家,为滁菊的深度、广度发展会商良策,增光添彩,做强滁菊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品牌强农,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滁城乡村振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