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王亦菁 ,董婷婷
(1.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灼口综合征(BMS)俗称舌痛症(glossodynia),是一种以舌部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变,在过多说话、进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加重,呈现出晨轻晚重的节律性,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女性[1]。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及诊疗指南[2]。患者在口腔专科检查时,除疼痛发作外无明显异常,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3],而疼痛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针对该病好发人群的特点,目前临床会酌情采用低剂量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但由于治疗针对性不强,收效甚微。根据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为“虚火上炎”范畴,针对性的中药干预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4]。本研究中选取了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灼口综合征患者,观察中成药制剂芦笋胶囊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现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以患者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依据,舌部烧灼样疼痛,烧灼感通常位于舌尖和舌侧、舌背、上腭、唇内侧黏膜;部分患者还会感到口干,可能出现口酸、苦或金属味觉等异常感觉;进食通常不受影响,多数患者进食可以缓解灼热不适症状;疼痛症状呈晨轻晚重的节律性,过多说话、进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加重,而在工作、吃饭等注意力分散或熟睡时,痛感有所减轻甚至消失。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病程大于6个月;近1年内无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史;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神经功能损伤;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引发的舌痛;严重精神障碍伴感知功能异常;治疗依从性差。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灼口综合征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女 37 例;年龄 32~61 岁,平均(51.62±7.3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 17例,女 32例;年龄 35~64岁,平均(53.5 ± 8.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可根据经济状况及自身接受度选择维生素补充剂、营养神经含漱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芦笋胶囊(商品名海润,四川汇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5846,规格为每粒 0.3 g)口服,每次 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
观察指标:舌灼痛症状评分,每日饮水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用药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依据患者舌灼痛症状、每日饮水量及睡眠时间评价。患者主观疼痛评分:4分为消失,3分为减轻,2分为无变化,1分为加重;每日饮水量:4分为减少500 mL以上,3分为减少200~500 mL;2分为无变化,1分为增加200 mL以上;每日睡眠时间:4分为增加3 h以上,3分为增加1~2 h,2分为无变化,1分为减少1 h以上。舌灼痛分值+每日饮水量分值+每日睡眠时间分值10~12分为显效,6~9分为有效,<6分为无效,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结果见表1至表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49]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情况(,分,n=49)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情况(,分,n=49)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改善3.40 ± 0.87*1.89 ± 0.75饮水减少3.01 ± 0.88*1.69 ± 0.73睡眠增加3.49 ± 0.69*1.61 ± 0.67
表3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n=49)
表3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n=4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SAS SDS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71.81 ± 7.23 71.86 ± 7.06治疗后35.16 ± 4.51*#57.48 ± 5.01*治疗前67.53 ± 6.16 67.76 ± 6.50治疗后34.21 ± 4.63*#48.01 ± 4.49*
灼口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随着临床对其症状认知的加深,目前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5]。对疾病人群特征的调查显示,该病好发于40~60岁妇女,即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的女性[6];此外,味觉超敏者(supertaster)可能由于舌背乳头密集而更加易感[7]。灼口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患者来医院就诊时主诉为舌部疼痛,迁延日久,紧张时加重,进食或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减轻,通过系列检查后排除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贫血、口腔黏膜疾病、甲状腺疾病、神经内科疾病、胃食管反流等引起舌部感知异常的疾病后,通过疼痛发作性质可明确诊断。询问病史,多数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期,部分患者近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疼痛发作时口腔内有灼热感或火辣辣感,或被热的食物烫过的疼痛感觉,烧灼感通常位于舌尖和舌侧、舌背、上腭、唇内侧黏膜,并伴有口干欲饮、口酸口苦等。由于该病并不表现出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患者常会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而陷入过度恐慌、反复怀疑导致疼痛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中。由于该病病因学认知的模糊,临床尚无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确诊后,可根据病情予低剂量苯二氮 类或三环类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及患者教育,通过压力管理、瑜珈、运动、认知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情绪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8]。
中医学并无此病对应的病名,但根据疾病的症状分类不难看出,其系列症状与中医学虚火或实火上炎口腔有关。季利民[9]认为,灼口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可分为阴虚火旺及肝胆湿热,经络辨证可考虑“心经之脉连舌本,系舌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辨证论治通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芦笋胶囊为百合科天门冬属芦笋提取物,作为单味中药芦笋主入肾经与脾经,能滋阴止渴、通淋解毒[10]。现代医学发现,芦笋中有效成分芦笋多糖可通过改善人体巨噬细胞免疫活性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加服芦笋胶囊后,患者舌痛、口干及睡眠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发现,芦笋能对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提高疼痛小鼠对疼痛的耐受度,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12-13]。有学者指出,灼口综合征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疼痛感知力出现异常,痛阈降低,而芦笋对疼痛的干预途径与其发病原因有一定契合及相关性[14]。灼口综合征患者出现口干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与中医学中阴虚火旺证导致虚火上炎灼伤阴液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表现类似,加服芦笋胶囊能在一定程度缓解上述症状。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多数灼口综合征患者由于负性情绪影响或病痛折磨而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疾病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加用芦笋胶囊后,患者疾病症状缓解,不良情绪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芦笋胶囊能改善灼口综合征患者舌痛、睡眠障碍、口干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 菲.雌激素下降与口腔黏膜血管ET、CGRP变化关系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2]李晓丽,孟 幻,王 贺,等.芦笋精胶囊治疗灼口症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166 -167.
(2)要根据运行方式来调整好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保护范围以及相关的定制等等,对电网中所有有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再实时修正好保护定值。
[3]梁 菲,杨 路.雌激素下降与口腔黏膜血管ET、CGRP变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9):45 - 47.
[4]杨 敏.血府逐瘀汤治愈灼口综合征1例报告[J].光明中医,2005,20(6):61.
[5]倪 莹,梁 燕.灼口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6):601 - 603.
[6]吴玉琴,金磊磊,卢姝姝,等.硝酸银棒点灼治疗造口周围肉芽增生一例报道[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33 -1034.
[7]董鹏挥.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灼口综合症的疗效对比观察[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8]庄广慧,王 锋.龙血竭和神经营养联合治疗灼口综合症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0):622 - 623.
[10]赵继鹏,李凤和.从肝肾阴虚论治灼口综合症的初步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1114.
[11]周红梅,李秉琦,周 敏,等.芦笋精胶囊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小结[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174 -175.
[12]李连科,王 涛.芦笋胶囊治疗灼口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9):967 - 968.
[13]田颖刚,张 盼,黄宇玫,等.芦笋下脚料乙醇提取物免疫功能及活性成分研究[J].食品科学,2013,34(1):277 -280.
[14]谢燕霞.芦笋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