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凤 刘忠权
理论在《现代汉语词典》被定义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曹伟,2014)。此外,不同学者有不同陈述,Turner(2012)认为理论是对事实建构一系列命题,亦即提供一个事实的模型;Payne(2014)认为理论是一种广义的思想集合,它描述和解释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林毅夫(2005)则认为理论是一个所要解释的现象背后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宋丽玉、曾华源等(2012)认为理论是一系列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的概括抽象。总的来说,理论是对事物及思想的组织陈述,主要发挥预测和解释的功能。社会工作作为直接服务于人的工作,对理论的要求除了能预测及解释人的行为,更要能够指导社会工作者运用于专业服务实践中。
在社会工作理论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者将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以1917年Mary Richmond借助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出版《社会诊断》一书为标志,宣誓社会工作专业正式形成(Haynes,1998)。此后30年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备受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观点的影响,社会工作倾向视求助者为病态的、需要修复治疗;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此阶段被认为是社会观点与人本主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精神分析观点的反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开始注重“环境”层面,“在情境中理解行为”“人与环境”“人在情境中”“人与他的情景”被不断提及,心理暨社会学派、任务中心模式得以发展;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多元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生态系统观、增权视角的出现,以及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冲击,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带来更多的反思与批判(文军,2012)。
结合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不同的分类维度,其中Malcolm Payne的划分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较为相似。Malcolm Payne(2008)在《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一书中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反身性—治疗性、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种观点,并对三种观点不同的侧重点做了归类。反身性—治疗性观点侧重于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社会工作者应努力促进、协助社会中的个体、团体和社区的自我福祉,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和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危机干预归于此类;个人主义—改良主义观点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满足案主的需要,维系案主与社会福利的良性运作,社会发展、系统理论、生态系统观、认知行为理论、任务中心模式归于此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点侧重个人及群体获得权力掌控生活,社会工作者应寻求社会的合作与互助以协助弱势者,批判理论、反压迫、女性主义和增权理论归于此类。
此外,Payne指出社会工作理论应包含模式、视角、解释性理论三部分,而模式、视角与解释性理论是在三种观点之间的话语互动中被社会建构而来,并且社会工作所有的理论和实务都符合这个社会建构而来的范式。其他学者进一步诠释社会工作理论内涵的特色,认为社会工作理论不能仅仅包括视角和解释性理论,还需要兼顾处遇介入的行动模型,为此,模式、视角与解释性理论三部分常常被同时涵盖,亦即理论内涵包括价值规范逻辑(value&normative logical)、推理概念逻辑(reasoning&conceptual logical)、行动工具逻辑(action&instrumental logical)。为了能更好的了解三种观点的异同,本文首先在三种观点中各选取一个理论(表1),通过对比社会工作理论内涵要素,以更好呈现不同观点下理论的异同,并对三个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做综合比较。
表1:三种观点及理论选择
价值规范逻辑决定处遇的方向和焦点的偏好。理论的处遇方向及焦点偏好,需要追溯该理论的发展背景以及当下的价值影响,以及该理论对人的问题的假设。Payne认为心理暨社会学派、生态系统理论及增权理论看待人的问题分别是“个人特质论”、“人在情景中”与“社会结构论”,三个理论代表三种知识范式。具体如下:
心理暨社会学派属于微观的理论观点。心理暨社会学派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以心理动力为主要知识基础,将案主的问题诊断聚焦于早期的生活经验和创伤,并且与个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持久而独特的行为方式,也强调个人防御机制在自我调节过程发挥的作用,为此,早期该学派注重自我功能的修复多于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的不断发展,心理暨社会学派受系统理论和角色理论的影响,强调个人内在心理与社会生活并重,但是相当重视过去经验对人的影响。此派认为人之所以发生适应问题,是来自于社会适应失败和不良的自我功能(曾华源,2006)。因此,心理暨社会学派被归于反身性-治疗性观点,处遇方向与焦点偏好于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注重协助调个人内在的不良适应。作为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视角,该学派的价值基础源于社会工作接纳与自决的传统要素,另一面,心理暨社会学派深受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倾向于“责备受害者(blame the victim)”,在这样的观点下,个人的问题由自身造成,个人应为自身的自由与幸福负责,而忽略了社会制度、环境对人的压迫所造成的问题。这也是该理论备受批判之处。
生态系统理论属于中观层次的理论观点。Pardeck认为生态系统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受到多元视角的影响,社会工作重视医疗模式,责怪个人的传统取向不断受到批判,生态观点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改变了一向重视个人特质或个别差异归因的心理学知识范式,转向重视“人在情景中”的知识范式,也符合社会工作早期发展所强调的社会改革的使命(梅亮,2014)。生态系统强调整合性视角,既重视人的发展,又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的发展层面重视与他人连结及建立关系的能力、掌控环境的胜任能力以及在社会中的表现——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结果;环境层面则侧重个人所在文化语境中的物理及社会情景的位置及栖息地、人与环境主动交流之间调和度。为此,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案主的问题是由于“生活中的问题”所造成,“生活中的问题”涉及个人所处的环境,源于个人与系统之间互动的不协调,亦即调和度不佳,主要分为困难的生活转变与创伤的生活压力事件、环境的压力及人际过程的失功能三部分。Ronfenbrenner将人与环境的互动分为四个层次的系统——微观、中间、外层与宏观系统,并理解不同层次系统下如何影响人与其行动。但总体而言,生态系统强调维持社会现状与社会秩序,谋求社会共识和社会团结,以增进个人满足,为此,生态系统理论被归类为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的观点,社会工作介入的焦点为协调个人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的改善,侧重于改变环境(Payne,2008)。生态观点因其强调个人与所在环境的相互依赖以及双向交流,与当代社会工作发展较为相符,视角更为整合,但因其强调案主适应环境,而忽略结构中不友善环境的压迫及歧视对待,为此,生态观点一直到1980年代才关注到社会压迫和权力关系的议题,这些议题在增权理论中有所发展。
增权理论属于宏观层次的理论观点。增权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较为同步,20世纪70年代引起社会工作实务界的注意,最后发展成为一项主流的实务工作观点。在价值影响方面,增权理论的发展受到激进社会工作的影响,该理论回应当时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冲击,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利益与市场自由竞争,导致缺少对弱势群体需求的同情及理解,将社会问题的成因解释归咎于个人因素(张英阵,2014)。激进社会工作认为过去社会工作将问题私人化,忽略整个社会权力及资源结构的不当性。受此影响,增权理论认同激进的社会变革以解放对弱势者不公平的压迫和剥夺,挑战与改变社会的不当结构以解决社会问题。另外,Foucault通过对知识、语言与权力主宰的反思,认为传统社会工作知识形成权力对服务对象是一种主宰,也就是社会现实建构于语言,语言则反映权力结构与权力分配,即谁掌握权力,谁掌握现实的界定,也影响增权理论对充权概念内涵的发展(赵雨龙,2003)。增权观点的价值基础融入了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的基本价值观,包括社工应与案主共同努力建立符合人类需求的环境,以促进社会正义及资源的公平分配;尊重案主自决及自我实现,以及消除种族、性别、老年等歧视;重视影响案主生活的多重体系(陈树强,2004)。增权观点主要包括两部分内涵,其一,相信人的潜能,提供机会让案主感受到自己本身的能力、自尊、价值,信任与尊重人的自主性,使案主能自决与采取行动;其二,认为案主的问题来自其无力感。无力感的发生包括案主本身、社会环境、案主与环境的互动,以一个全面性的角度来分析案主的问题(赵善如,1999)。特别是在社会环境部分,增权理论认为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社会阶层地位的落差、社会权力不均、社会标签、控制因素等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造成人的无力感。为此,增权理论被归类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观点,社会工作介入的焦点在于协助缺权化的案主恢复或取得权能,并由倡导辩护、教育学习、政治参与、集体活动、意识提升改变缺权的动力来源与语境,然而,激进社会工作因忽略案主的立即性需求、案主情绪的处理等而被受争议。
推理概念逻辑提供处遇目标和策略的抉择。结合三个理论对人的问题的界定,其制定的处遇目标及策略有所不同。
心理暨社会学派强调自我功能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其处遇目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层面考虑一个人成长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此,除了解决当前问题,亦强调个人的健全成长,增进其社会功能。其一般性目标为满足案主的需要,协助案主应付其所面对的困难情景或问题,增加案主的一般社会生活功能,增加实现案主的目的及期望机会与能力。其介入策略则包括直接处遇程序以恢复个人自我功能,间接处遇程序以修正环境。但在该理论对环境的修正上,只有认为案主已无法通过个人的控制能力适应环境,才会考虑环境改善的间接处遇程序,为此回应该理论对人的问题的解释时,更强调个人自我功能的恢复。
生态系统理论的处遇目标包括增进个人胜任能力以及聚焦于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而介入环境的层次,以达到人和环境之间的调和度。在介入策略层面,生态系统并无特定的介入方法,而是采取整合的介入策略,一旦确定其问题发生的环境系统层次,则任何适用于该系统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皆可以采用,并不特别限定于专门的方法,比较强调整合的实务观点(Gitterman,2008)。
Solomon提出增权理论的处遇目标是降低个人在标签化或边缘化的团体中受到的负向价值贬低所导致的无力感。社工的主要介入策略是增加案主的优势,平衡其在正式系统中的权能失利,所使用的技巧包括发掘与建立案主的自我力量、增进应对与适应环境的技巧、学习主导性的问题解决技巧与提升改革社会的集体性技巧,最终转移,由案主担负起上述的协助角色来面对自己的情景。要达到以上目标可使用涉及个人、人际以及环境等三个层面的介入策略,个人层面的增权聚焦于发展个人权力感和自我效能感,人际层面的增权强调培养个人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环境层面的增权强调采取社会行动促进社会公平;也可以使用个人、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的介入策略,个人层面的增权包括参与行为、控制动机、效能感等,组织层面的增权包括共同领导、参与决策、协同管理等,社区层面的增权包括公民参与社区决策的机会、社区自我管理等(卓彩琴,2013)。
行动工具逻辑决定处遇的步骤和方法之执行。理论应为实务提供指导,三个理论的第一步处遇步骤较为一致,即一般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关系初期,需同理案主的需要,在此多采用支持性技巧,如积极倾听、鼓励、反映感受等,向案主表现口语和非口语的专注与同理心来熟悉案主的资料,进入案主的生活世界。接下来三个理论的处遇步骤和方法侧重各有不同:
心理暨社会学派采用直接及间接处遇程序的技巧,直接处遇程序的技巧主要包括提供支持性的技术、直接影响的技术及“探讨—描述—宣泄”的技术然后与案主进行反映性讨论,反映性讨论部分针对情景、形态-动力因素与人格发展进行讨论以促进案主觉知自身问题根源所在;间接处遇程序的技巧以修正环境,通过直接处遇影响案主环境中有关系的重要他人、重要系统及重要环境方面的工作。其目标在于希望籍改变案主的生理、社会及人际关系,而改变或增加案主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
生态系统理论在建立专业关系、问题界定收集资料及订定契约后进入行动阶段,通过减低个人源于压力经验所发展出来的挫折感,可着重于个人自尊心的提升及问题解决技巧的教授,协助案主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及组织支持的重建以达成增进适应的技巧。另外增进个人胜任能力、重组生活空间及重新调整时间步调,达到人与环境的最佳调和度。最后阶段接纳与澄清案主面对结案的失落,评估助人历程的有效性。生态系统理论处遇步骤及方法是螺旋循环的过程,直至个人问题得以解决。
增权理论主要分为四个介入层面,包括建立专业的协同关系,满足案主实时性需求,并开始进入意识觉醒历程;其次通过知识的教育、评估案主所在各个系统的权力动力;再次,集中于改变或调解立即性的环境压力,继续提升案主对情景的意识觉醒,并学习如何与不同系统的有效沟通方式;最后则是进入关于案主问题的政治性行动。
由以上社会工作理论内涵对比来看,三个理论基于其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而发展出截然不同的处遇模式及工作方法,但亦有共通之处,如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心理暨社会学派及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都可追溯至Richmond于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强调“社会环境条件”对个人有重大影响,随着多元视角的影响,虽然增权理论的发展较迟,但其理论发展从宏观层面对人在情境中无力感的着墨,凸显环境中产生人的问题,为此,理论的相同之处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之处,三个理论对“人的问题”的研判是不断扩大的过程,从注重“个人”到“环境”到“结构”的影响,如心理暨社会学派强调了个人及环境对人的问题的影响,但偏重于个人;生态系统理论修正过去社会工作观点发展中对“人在情境中”的“情景”过于失焦,聚焦于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或适应的调和度,生态观点直到1980年代才注意到社会压迫和权力关系的议题,而这一关注与增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增权理论发展后同样关注于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自我效能及胜任能力的培养,但扩展了对“人的问题”社会结构面的影响因素。基于价值逻辑之不同,三个理论在推理概念部分目标设定及策略上游走于不同的风格,但回到行动逻辑部分又有共同之处。殊途同归,不同视角发展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均致力于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
三种理论内涵的对比可知,不同的理论发展有着时代的烙印,与社会价值观念、知识范式息息相关。Payne认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关系之争论聚焦于理论的可操作性、责效性、关联性、合法性等议题,以下针对这四个议题做深入的比较:
可操作性围绕理论是否可以应用于实务之中?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历史中,基于Mary Richmond强调以实证为主、理性科学的专业化的个人处遇模式和以Jane Addams领导下以注重社会公平、促进融合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改革为核心的社区发展模式分道扬镳,而以Richmond所推崇的个人治疗社会工作理论专业化发展路径占据主要位置,最终导致价值和理性的社会工作的割裂(童敏,2009),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百多年中以治疗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影响至今,治疗性—反身性仍是一种知识范式的存在。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人的问题与行为都经过科学及理性的分析,并且被归类为与自身相关,社会工作提供一种修复及增强其适用社会的服务,心理暨社会学派的理论基础为人格结构理论与防御机制,强调人的童年经验对现在应对问题的方式有深刻的影响。为此,心理暨社会学派对人的问题的评估具有理论基础,并提出可操作化的处遇策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的不断完善及发展,社会工作开始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弥补了对人的问题环境层面的缺失,其属于客观学派的解释观点和建构观点,也因其所涉猎面向太广,并无实际可操作化的模型;增权理论属于主观学派的解释观点和建构观点,与生态系统理论同为评量理论,趋向于对案主问题之界定或解释,对案主具体问题如何因应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步骤和技巧,因此这两种观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赖于社工自身经验的再加工,具有很大程度的个人能动性。从理论的发展基础及可操作性来看,心理暨社会学派在三个理论中是最具操作性的理论模型。
责效性围绕外界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成效要求,并对社会工作理论或模式的选择具有成效及证据,简而言之“机构承担责任之效果究竟如何”。要回应这个问题,需要将理论放置于本土脉络下对社会工作本质的回应程度。Payne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构的,只有透过进入该社会文化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该国的社会工作。而社会建构的三要素:创造与控制社会工作成为一种职业的力量;从人群中创造出一种属于案主身份的人,促进其寻求或被送到社会工作者处求助的力量;创造社会实务操作的社会脉络。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人们以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名互动,而社会工作者、案主及其存在的社会脉络共构了社会工作本质。我国社会工作由政府自上而下全面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本质被认为是结构性、制度性的(范燕宁,2006),社会工作职业是否可以承担起在社会建设中的角色,是获得政府认可的重要维度(杨发祥,2016)。因此,社会工作需要向政府-公众-服务对象三方交代其呈现的成效。随着新管理主义对社会福利服务的冲击,政府层面需要快速看到成效,并寄希望社会工作化解社会矛盾,避免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为此,心理暨社会学派强调个人自我修复以及视以人与环境间交流的协调程度为介入的目的、强调案主适应环境的生态系统理论会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但心理暨社会学派其处遇策略需促进案主洞察个人的防御机制,再进行个人自我修复,处遇耗时较长,不符合新管理主义下注重社会福利服务效率的要求;而增权理论假设个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有能力与人连结来抵抗制度性压迫会使得政府有所顾虑。从责效性来看,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整合性理论会更符合社会工作的发展语境。
Payne认为关联性需回应理论与实务是否互为共构关系,相互促进与发展,简而言之,实务能够改变理论吗?Hearn(1982)主张应避免理论和实务的分离,实现理论与实务交互影响、彼此联系。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证明,“脱离实践的理论”及“脱离理论的实践”都带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无法从各自的角度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朝着一个健全、协调发展的学科方向发展(文军、何威,2014)。为此,理论要做到预测、解释、指导实务的发展,反之实务参与建构理论过程。前文提及从时间脉络视角看,每个理论有其应用的时代特征,20世纪30年代,心理暨社会学派经实证科学分析,其知识范式视案主为环境的客体,界定案主的问题为自我归因,社会工作者扮演同理的分析者及修正情感者,主导服务过程并带有专家角色,案主与社工共构理论关系弱。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崛起对实证主义下追求理性科学产生质疑,后现代倡导多样性、推崇多元化,追求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影响巨大,社会工作在理论的发展上亦呈现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生态系统与增权理论在这样的时代脉络下发展,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由传统的社工主导转变为协同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强调案主的参与而非科学理性的处遇过程。增权理论视案主问题为结构性、制度性原因造成,在介入中凸显案主的话语权力,唤醒并提升案主的自我意识,增强其掌控资源的能力,在理论建构参与上,呈现案主的主体性参与。生态系统理论在1980年代也纳入增权视角应对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为此,从关联性来看,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优于心理暨社会学派。
Payne认为合法性需回应理论是否能证实社会工作的独特性及社会价值。回应社会工作的独特性社会价值,需要考究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以及理论对社会工作本质的迭代程度。Greenwood(1957)指出,专业的五个基本特性包括系统的理论、伦理守则、专业文化、专业权威、社区认可(赵芳,2015),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为了回应专业碎片化的质疑,1917年《社会诊断》一书宣誓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至今专业建制一百年。在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D.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及“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其中前者回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联,后者指涉社会工作的本质及目标过程(文军,2013)。“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可以看作借用其他学科理论以发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理论”可以看作社会工作内生理论,即从本身实务的经验与发展进而创设的理论,并回应社会工作本质。在社会工作本质的讨论中,甘炳光(2010)认为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一直有“社会面”的功能,现今社工采用个人治疗与修复成为主流服务手法,社会改革与社会公义的追求日渐式微,社会工作专业应在实践、专业发展及社工教育中推动重新认识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及实践其社会目标。从2014年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IFSW)最新公布的社会工作定义来看,社会工作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责任①2014年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IFSW)与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将社会工作定义为“作为一个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及学术领域,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社会凝聚、和人民的充权及解放。社会公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差异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基于社会工作、社会科学、人文和本土知识的理论,社会工作以联系个人和组织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促进人类的福祉。”。比较心理暨社会学派、生态系统理论、增权视角的理论来源及对社会工作本质的回应程度,心理暨社会学派源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观点下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视角融合了其他学门的理论与本身的实务心得,形成独特的理论或模型,因此,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视角更接近“社会工作的理论”;增权理论从“社会结构论”界定人的问题及需求,视人的问题为结构性所造成,其目标设定及处遇策略对回应社会工作其“社会”的本质,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更为接近。为此,从合法性来看,增权理论优于心理暨社会学派及生态系统理论。
以上理论与实务运用的四个议题对比并非为了选出最优劣的理论,不同维度对比,理论的适切性有所不同,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符合案主特质及需求的理论运用。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趋于多元,学者指出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整合理论已经出现,不同理论之间可以融合运用。应致力于桥接不同流派间差异化的理论视角、发展具有综合呼应能力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实现服务手段的联盟(文军、吴越菲,2016)。
一套社会工作理论视角,可以帮助训练有素的社工运用专业技能在机构中工作,同时帮助社会工作专业渗透影响不同职业环境。本文的核心是通过Payne对社会工作理论三种范式的划分,选取各种范式的一种代表理论进行比较,首先针对三种理论内涵的价值规范逻辑、推理概念逻辑以及行动工具逻辑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人的问题研判及需求界定不一,其处遇目标、策略以及处遇步骤和方法的执行均有所不同。其次,依据Payne所提出理论与实务运用过程中可操作性、责效性、关联性及合法性四大议题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议题下社会工作理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最后提出理论范式逐渐走向多元化,整合性运用理论将成为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