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意义在《庄子·北冥有鱼》中的新解

2018-04-15 05:13徐豆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鲲鹏庄子

徐豆

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因其继承并创新了老子的思想,故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齐物论》《逍遥游》等,大多被收录在《庄子》中,目前存世33篇,其作品气势波澜壮阔、想象变幻莫测、文笔汪洋恣肆,擅长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世广为流传。本文以《庄子·北冥有鱼》中的象征意义作为研究对象,力求从更新的视角进行阐述,从而感受庄子“轻舞飞扬”的内心世界。

一、扶摇——摆脱束缚,追求身心自由

《北冥有鱼》有着极强的“张目”功能,直接界定了内容的本质,即追求没有束缚的自由。对于如何做到“扶摇直上九万里”,庄子更倾向于“修心”,即通过“坐忘”“心斋”的方式修炼到“无己”的境界,试想如果一个人将自己融入天地,那么他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从《北冥有鱼》来看,虽然通篇都体现了自由、灵动和无缚,但庄子在文中又以“培風”“海运”“羊角”等作为外在条件,说明鲲鹏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仍需要借助上述条件才能够到达南冥,因此世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自由,这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

就中国文化体系而言,庄子一直都是追求自由的代表,他一生都在寻找大自由、大自在、大幸福,但身处乱世,很难与时局相抗,因此他在文中“御风而行”。但无论是“风”还是“飞行”,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方式。显然,庄子想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人类精神上的“无待”境界。虽然庄子通过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但他并非幻想家,而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思想家,他明白要达到真正的自由是极不现实的,因而只能在无限的想象中找到其符合规律的策略,他提出“取法乎上”,即使人类无法达到最理性、最纯粹、最终极的境界,也要给予众生引导,让他们能够从低级的精神境界走向高级,从而实现由内而外的解脱。庄子从未将自己的描述脱离于实践,他承认现实的卑微、猥琐、庸俗,因而选择对比、象征、比喻等手法,将很多象征意义科学化、合理化。例如,他提出的“杯水芥舟”,以对比的手法说明“水浅而舟大”,意思是事物都相对存在的,只有小才能够衬托出大,因而他用“野马尘埃”来衬托鲲鹏的壮举与宏伟,从而将众生思维由小视界带到大空间,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只有精神境界达到相应的高度,才能够逐渐摆脱狭隘的视界,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求美——审视图腾,找到美的真谛

上古时期的审美观是“羊大为美”,而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庄子的加工、引导与传播下,抽象审美产生深刻的变革。庄子的审美相比孔子的“仁里之美”、孟子的“充实而有光辉之美”有了更大的进步。他认为美不仅仅要有表现的形式,更要有内容,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形成真正的美。

孔子、孟子的审美观将人类从感观、口腹、功利之欲中解脱出来,而庄子则赋予审美更为深刻的内涵,并对“美”进行了定义。《北冥有鱼》通篇没有“美”字,但我们却能通过庄子对鲲鹏的描述,发现其中蕴含的审美意境,抛却“羊大为美”的图腾之说,看到鲲鹏灵魂中存在的拼搏之美。首先,惊心动魄的“大”之美。鲲鹏生存之地为无边无际的南冥与北冥,生存运动空间可以“水击三千里”,羽翼挥动可“扶摇九万里”,身躯“不知几千里也”,这些用以展示事物大的描述,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不可抗拒之伟力,即使想象都会感到威压。这是对远古图腾的传承,事物越大越说明其所具有的社会地位。在庄子的想象当中,他以“野马”“尘埃”象征芸芸众生,两者相比立刻给人以不可抗拒之感,即使在心理上也是难以承受的。这种描述方式体现了“不破不立”的思想,将众生从“你、我、他”视角中解放出来,展示出一片壮阔的空间,而那里不仅有鲲鹏扶摇直上,更是人们释放灵魂的居所,他将人们的思想由柴米油盐带到宇宙、星空,从而将人们从狭隘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能够以更加完美的思维方式找到存世之美。庄子将鲲鹏所具有的“大之美”与“魂之美”融合起来,从而赋予其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告诫世人不仅要有外在的形式,更要有拼搏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真实存在的意义。

三、思变——瞬间万里,探索生命本质

庄子描述的鲲鹏给人压迫感,令读者即便只是想象也会瞬间感到无力,因为其体型之大已经是芸芸众生无法抗衡的存在,但其却“怒而飞”,动辄“扶摇九万里”“水击三千里”,说明即使是鲲鹏如此顶端的存在,也有一颗“思变”之心,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强大。而这种思变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折腾”上,还体现在鲲鹏的成长历程中,海中巨鲲转化为空中大鹏,由海中霸主变成空中王者,这种在任何空间都是绝对王者的存在,才是鲲鹏想要的生活,无论是生存的海域,还是后来翱翔的九天,都有着其无可匹敌的身影。

后世有言:“鱼跃龙门,过而为龙。”鲲鹏实际上也是古代龙凤图腾的化身。龙为海中之物是为蛟,而蛟龙与海鲲向来都是同等的存在;凤凰存于九天,而大鹏亦是如此,所以鲲鹏实际上也是龙凤的象征,鲲鹏腾飞体现的是生命之舞,不仅绮丽壮阔而且逍遥自在。庄子通过这样的描述赋予鲲鹏更多的象征意义,小鱼可以成长为大鱼,即为鲲;鲲可以翱翔,即为鹏。这是一种事物演化的过程,意味着只要不停地拼搏与成长,芸芸众生即使再渺小也有成长的一天,连小鱼都可以化身为鲲,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证明精神力量的强大,即使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会得到证明,只要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待化身为鹏时,庄子以“怒而飞”作为其飞翔的全部意义,很多人认为这是庄子“无为”心境的消极体现,但实际上很多人曲解了“无为”的真正内涵。“无为”的本质绝对不是消极的,更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具备极强的释放之意,其最终是为了实现“无不为”,进而成就“无待”之“逍遥”,而这一些都是“思变”的结果。

庄子在描述鲲鹏时,体现出灵魂之意境。他认为鲲鹏之强大在于其与世无争、在于其无功利之期、在于其无为之举,当一个人真正放空自我,全心追逐梦想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实现。在鲲鹏抗争之时,庄子没有将其神化,而是认为其应当遵从规律顺势而为,如乘“海运”。虽然庄子以象征意义在描述,但没有违反自然规律,而是将所有追求自由的意境建立在客观规律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大自在。

四、通感——身化鲲鹏,发现象征永恒

庄子通篇都使用了通感的手法,赋予鲲鹏真实的象征意义。有人说庄子写鲲是因为爱鱼,可能真是出于对鱼的偏爱最终才会有“北冥有鱼”诞生,这恰恰是偶然中的必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以物喻人”。后世之人很少将鱼与人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无法找到其中的象征意义,而庄子却找到了其中的可比之处。首先,鱼与人都是自然之物,生存在同一片天地之间,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彼此之间没有选择,因而如果以自然世界为背景,那么两者就存在极大的趋同性,可以视为天威之下的“蝼蚁”。其次,两者都为生存苦苦挣扎。无论鱼还是人,都有着各自的身不由己:鱼不能脱离水而生,人不能够脱离大地高空飞翔,说明两者要找到绝对的自由都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最后,鱼与人的情感无法相通,恰恰是无法将两者的本质进行对比,才会让假设变得极为合理,但庄子赋予鱼以人类的情感,却让两者变得一致起来。众生在阅读文章时,很自然地会把自己想象成鲲鹏,如果仍然站在极低的视角,那么势必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压抑,但如果认为自己是鲲鹏,则可以享受“扶摇九万里”的快意,而这个恰恰是所有人内心的期待。

在解读《北冥有鱼》时,往往会产生两种思维:一是摆脱情感和外物的束缚遨游九天;二是困于死地被常识所累无法自拔。庄子通过不同的描述表现鱼不同的心理状态,也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选择鱼作为直抒胸臆的对象,庄子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因为鱼的思维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在自然世界却是自由的,有水的地方便是鱼的整个世界。如果我们以身化鱼,那么“水”除了是自由生存的基础,也成了束缚飞翔的羁绊。因此,庄子在《北冥有鱼》中使用的象征意义,往往具有极强的多角色分配功能,我们可以视自己为鱼、为水、为人、为尘,为世间万物,但无论是什么,只要赋予人类的情感,那么就与人无异,就能够找到世间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态。也只有真正地放空自我,勇于与生活、与生命、与自然抗争,才能够获得真正的逍遥,这样的象征具有永恒的意义。

猜你喜欢
鲲鹏庄子
奇瑞瑞虎8鲲鹏版
华为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鲲鹏产业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培育发展鲲鹏产业
首批鲲鹏生态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The Do’s and Don’ts of a Job Interview
华为首个鲲鹏生态基地及超算中心落户厦门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