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阅读设计原则和方法

2018-04-15 05:12王中心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夏洛克莎士比亚戏剧

王中心

传统课堂教学范式一般遵循以下过程:首先是情境导入,课文朗读;其次教师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对语句含义进行赏析;最后是小结、作业。这一过程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而非启发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弱化或忽视,创新性得不到激发,课堂气氛也不活跃。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知识的巩固放在课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明确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是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也明确所学课程的目标并且带着问题去思考。作为引入课本的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在学完后,要能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晓作品的情节,感受作品的美学和精神价值,并从中获得启发。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被认为是“莎氏喜剧中社会意义最为深刻的一部”,“在中国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1]该剧评价如此之高,源于其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并且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而作者娴熟的艺术手法使得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都浑然天成。人教版九年级课文《威尼斯商人》节选的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全剧最精彩的一场戏。该戏描写了威尼斯商人和高利贷者因一磅肉的契约而在法庭上展开扣人心弦的生死交锋,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冲突强烈、对白引人入胜,并且结局出人意料、令人回味无穷。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学经典人物、感悟戏剧艺术的独特之美,可以将课文《威尼斯商人》的教学目标设为三个: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和莎士比亚作品的文学特色,以及《威尼斯商人》故事的时代背景。2.分析戏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语言特色。3.梳理戏剧情节,讨论并归纳戏剧的矛盾冲突。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课前准备方向,在课中教学、课后总结及迁移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翻转课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因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改变,教师要以学生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指导。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传统的“教”要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发展。

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果放在课堂上导入,势必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制作课前微课视频,将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介绍在课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初步阅读,去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主要作品和作品风格,以及《威尼斯商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提前走入作品,为理解作品提供初步支撑。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清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去感受作品。比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本场戏主要描写了一个什么事件?矛盾焦点是什么?2.鲍西娅和夏洛克斗争过程中的两个回合是什么?鲍西娅是如何战胜夏洛克的,所用的方法是什么?3.如果让你设计一则本课的导语,你会怎么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是在教学之前布置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清单,由于学习清单主要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学习清单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设置的题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上述问题1能讓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总体把握;问题2是要求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来获得信息;问题3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解决,旨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对问题有所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前的自主学习清单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设计出自己的课堂导语,教师此时应把握的原则是,课堂导语是否围绕学习清单,是否和课堂内容细节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出指导意见。课文节选的是《威尼斯商人》全剧的高潮,该场戏语言精彩纷呈,对语言的精妙使用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这位语言大师独有的语言艺术,通过人物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品质。厚颜无耻、龌龊不堪的个性化语言尽显夏洛克残忍贪婪、冷酷无情的德行,真诚、坦率、倔强、朴实、本色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了安东尼奥正直善良、秉性坚强、敢于担当的性格,机智敏锐、文雅哲理的个性化语言则彰显了鲍西娅聪明、充满正义感的品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清单,学生已经对情节和信息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特色及鲍西亚和夏洛克斗争的两个回合情节,研究如何在表演中呈现人物的性格及人物每一回合的心理变化。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表演呈现的效果,点评每个角色扮演小组对人物的理解分析。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教师也能够在指导的过程中充分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相长。

三、通过课堂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已经对剧本内容及人物特点有了基本掌握。此刻,就可以将学习引向深处,来探究戏剧的艺术冲突设计及艺术特色,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并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没有冲突就不是戏剧。“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2]教师首先可对戏剧及其艺术特点的概况知识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节选戏剧冲突的情节展开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课文节选部分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所有的戏剧冲突都集中在这场戏里,凸显了作者艺术匠心独具、情节安排精心合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恩怨由来已久,且事出有因,导致了双方最终对簿公堂。第一轮交锋中,在复仇心理的驱使下,从夏洛克一上场,双方便展开了争辩,而且情势愈发激烈。剧本通过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并且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的反驳也越来越厉害,并且显然占了上风,致使事情基本无回旋余地,把安东尼奥逼上了绝路,情节的展开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渐次推进直到高潮,冲突无法避免。“戏剧性的效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3]然而,在夏洛克就要达到目的之时,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会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就在这时,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竟使夏洛克陷入绝境。

通过讨论和分析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学生体会到作品极高的艺术水平,并充分认识到戏剧冲突是喜剧赖以存在的根基。在讨论后,教师也可以继续进行探究性提问,比如:安东尼奥、夏洛克分别代表什么阶级?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仅限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吗?节选部分主要突出了夏洛克贪婪、残忍、缺乏宽容,反过来,智慧沉着的鲍西娅是否以宽容之心对待夏洛克呢?这些问题能够讓学生自己一步步去思考,而不是由老师越俎代庖给出解释。通过这三个问题,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并梳理出节选部分呈现的看似单一矛盾后面隐藏的其他矛盾,据以讨论作品所反映的英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时代背景。

四、开放式迁移训练和拓展性延伸阅读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课后训练仍要以学生为中心,继续以开放性为原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性阅读和拓展性延伸阅读,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独立阅读习惯,养成批判性思维。在本课课堂教学环节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威尼斯商人》的完整剧本,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更准确地把握各个人物的多重性格特点。可布置一篇课后写作,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以及延伸阅读的基础上,任选一角色写一个人物评论,真正让学生通过阅读慢慢培养优秀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疑或指导方式继续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拓展性地去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比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文学作品特色和时代背景,了解西方历史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

翻转课堂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同时,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各种教学软件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讲解放在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借助视频、微课等方式对知识点提前进行深入讲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的自觉性和批判性,真正做到从知识的传递到学习方法的传递,对优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谭立.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生态主义文学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夏洛克莎士比亚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