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略

2018-04-15 01:30张峰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教学

张峰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现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暴露出的问题逐渐增多。分析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已迫在眉睫。这样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考分,达到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更能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实现素质教育应有的成效。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考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试析。

1.宏观角度:国家导向与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矛盾

高中课程对文言文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高中课标的修订中,文言文的比重持续加大,其中,“诵读篇目的建议”修订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数量从十四篇增至七十二篇;课外阅读方面,新增《老子》《史记》等经典作品。高中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两处嬗变表明了国家对传统文化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重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有功利性与实用性趋势,弱化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观念的相对落后与唯分数论的应试教学模式的产生。这种教学模式放大了语文相比于其他学科难以提分的特性,进一步加剧了语文本身被忽视的程度。而文言文又因适用范围较小、难度较高的特点,其被忽视的程度更甚于语文学科本身。所以当国家导向出现加大文言文教育的倾向时,就与文言文本身被忽视的地位形成一组亟待解决的矛盾。

2.微观角度:文言文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教育具有难度过高与实用性不足的特点。学界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已知晓其实用性并非不足,而是潜在地影响着语言的总体发展。由于这种固有观念的存在,文言文的教学仍会遇到瓶颈,如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深度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兴趣不足,等等。

(1)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逐字逐句翻译与串讲教学。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现今升学压力大的背景之下,很多时候只有传统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拘泥于单一的传统教学,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更加抗拒与反感。

其次,教学深度不足。文言文中的“言”字为写作、表述与记载之意,但在实际教学中多以文言文的工具性为主,强调字词句的释义与篇目的背诵默写。这样就无法达到大纲所要求的D层级鉴赏评价的标准,难以明其形象、明其文本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最后,对于文言文并未形成系统化教学。高中文言文教学过于零散,如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讲授文法词义,又在两者未曾完成、基础并未构建时又接着进行思想探究。此种杂糅的教学方式,无法以系统化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也就无法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2)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困境

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兴趣的缺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文言文本身实用性不足造成的。高考教育背景下的学习兴趣并非单指热爱程度,也指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缺乏系统认知,对文言文的忽视导致文言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减少。即便具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水平,由于时代变化造成文言文所具有的疏离感,同样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另一方面,文言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在于学习方向不明。因教师零散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明就里地进行机械式背诵记忆、翻译刷题,从而无法明白文言文的内在规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学生也很难静下心去品味文言文的美感。“迫于种种压力,学生不得已才去学习文言文,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分数而学,难以体会到文言之美、文言之趣。”[1]

二是学生文言文基础的薄弱。文言文因其晦涩难懂的特点,学生早期又缺乏系统的学习,文言文基础薄弱在所难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化语境的缺失,在未曾进行系统教学而又無法形成语感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二是由于课内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有限,多数学生没有条件也没有兴趣对文言文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无法夯实基础提升语感;三是文言文本身的文学性,古代文学不同于现代文学,其文学性、语言规范、形成语境的变化对学生的知识广度以及文学素养的要求很高,导致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受阻。文言文的写作时代距今近则上百年,远则上千年,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特点、作者生平、创作风格等的了解只是浮光掠影,这就使得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较为肤浅、片面的层面。

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学习古文,大多只通过课堂与作业的认知来明晓古文。此种学习方法易产生偏差,且无法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以及对文言文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只能间接性地提升文言文基础成绩。兴趣、语感以及系统性知识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进一步提升文言文成绩与阅读鉴赏古文的能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提升的路径

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呢?本文认为系统性的教学方式是可行性的。语言学科、文言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文言文的学习需要遵循其规律并以系统框架作为指导进行知识积累、文本鉴赏与评价。

1.统一文言文教学策略

宏观角度下国家导向与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这是因特定环境而造成的矛盾,其原因并不在于文言文学习与国家导向的对立,而在于我们看待文言文教育的观念。多数地区仍以一种割裂的思维看待文言文,而正确对待文言文教育的方式应是将其视为各方协调统一的整体。

文言文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加之其行文简练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更强的提取信息和阅读文字的能力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文言文深奥难懂的特点,也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文言文既是语文学习的高层级要求,也是提升以文综为主的其他学科审题能力的捷径之一。“学习文言除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汉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所在,对学生熟练灵活驾驭语言也大有裨益。”[2]此外,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是经典中的经典,包含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符合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望,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培养对汉语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化解矛盾的大方向是以统一的思维引导文言文教学。

从微观角度下的文言文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统一看待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实现文言文工具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及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统一。在此统一思维的系统结构中,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利于个人发展。

2.分层次开展文言文教学

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下面分别针对中到高分段学生和低分段学生展开不同的分析。

传统语言教学过分重视“语感”。文言文虽同为语言,但具有其特殊性。由于环境的缺失,我们无法培育“文言文语感”,因此,语法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由于语法系统的缺失,学生只能理解简单句型,对长难句的理解则常产生迷惑,对文言文翻译题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对于中到高分段的学生,要注重他们基本知识结构的建立,以语法为建构规则、词义为建筑材料进行系统性的教学。

由于缺乏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一味听从教学安排去死记硬背,此种做法只能使低分段学生陷入文言文枯燥无味而不想学习的恶性循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需要以适合学生状况的方法强调词义的重要性,让学生为知识结构的建立积累砖瓦。只有明白词义,才能初步理解文言文,而非机械记忆。当他们能够理解文言文后,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理解产生动力,进而提高成绩,从而产生对于文言文深入学习的兴趣。

3.挖掘文言文本身的趣味

(1)文化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符合考试标准同时兼备语文素养培养的角度,以古代文化常识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如在山水诗词中加入天文地理常识的拓展,在关于求官仕途的文章中加入教育、科举、典章、制度常识的拓展等。兴趣教学并非孤立的,学科之间也具有统一性,如《鸿门宴》一文中在讲述座次安排尊卑礼乐的文化常识时,可适当加入相关的历史知识。

(2)领悟与诵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父母、教师、学校以及书本不过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助力者,能否在学海中到达彼岸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要看学生自己努力与否。首先便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尤其是学习文言文的意义。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考试需要才强迫自己去学习文言文的,并没有领会到文言文内在的韵律美和语言美,对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中国古典美学价值也是一知半解。文言文背诵固然重要,但真正参透文言文的巨大价值,还需一个“悟”字。大量经典篇目的背诵或许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的。然而“悟”并非是一种长时间的“随缘式”的顿悟体验,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3]。所以,在生活中感受与自己当下心境相同的文章作者的体会,以此来进行主动的“感悟”,其本质就是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如此一来,文言文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其次,要注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上文所提到的背诵经典篇目以及通过“感悟”来理解文言文蕴含的中国古典美学价值就是方法之一。另外,加强诵读也是体会文言文语句韵律美的有效方法。它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唤起文章美感有特殊的意义。在诵读中学生可以慢慢提高理解文言句子的能力,因此學生应在读准字音、句读的基础上多加诵读,加强背诵,逐步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3)引入小学知识。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又称“小学”,分文字、音韵、训诂三科。文字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构造。音韵主要研究汉字的读音。训诂指的是从文本出发并围绕文本展开具有实际意义的梳理,其对象主要是典籍文本。将小学知识运用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目的不在于学术培养,而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也在于让学生对词义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涵泳和感悟……那些生动感人的语言文字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抓了语言,精神跑不了。”[4]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小学知识明辨字形、明晰字音、解释字义、追寻字源,探求每一个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此种做法既对文化常识的积累有着积极作用,也利于对学生更为高尚的价值导向以及素质培育。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对高考背景下文言文的教与学有系统性认知,再以明确的认知为前提探索应对策略,从而走出高中文言文教学多个恶性循环的误区,化解文言文教学中的矛盾,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书娟.提升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2]王丽霞.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的低效现状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7.

[4]程翔.程翔与语文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3.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项目(项目编号:2016JD0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文教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