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支点

2018-04-15 01:30石修银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知性感性作文题

石修银

王宁教授道:“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質;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又是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主要途径。目前,作文训练大多以材料作文为训练载体,而对材料思想的领悟,仍存在浅薄化、雷同化等诸多问题,无法实现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究其因,就是思维陷入浅表化、平面化、奴从化,无法实现新的突破。因此,寻绎思维突破的支点,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于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其迫切的现实意义。

支点一:感性思维

感性思维,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意识片段为形式的世界描述。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写作学上,这首诗就是对秋思主题的感性演绎,因而诗句生动感人。

感性思维在写作记叙文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因为写记叙文,必须在审思材料后,用自己经历或想象的具体生活诠释对材料的思考。在议论文写作的审题中,感性思维有三种表现。

一是从材料中联想到自己的体验与思考。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陈日亮先生对我说:“如果我写作文,我会写面对空谷,想做一个攀援悬崖的蜘蛛侠。”陈老师看到“空谷”,有着独特的感性联想,彰显感性思维,折射出自己的丰富情感与思辨特质。

二是从材料中联想同质的一类人。请看下题: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生大多立意为站着而不靠着。稍好一点的立意,则为避免中规中矩的思维:站着也不忘择时地靠着。而有的同学联想当代青年只是靠着而无自己思想或能力的现状,提出当代青年当抬起高贵的头颅,这感性思维直指具体可感的对象,彰显了对时代的独特思考。

三是从材料中联想到同质的一类事,提出对此类社会现象的批评或肯定。如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一考生写《心声——新声》:“最喧嚣的是,人人都可说,能说,无话不说。波涛汹涌的网络时代裹挟着人潮,推搡着海量的声音向你而来。打开微博,每分每秒都有热烈的讨论上演,对于魏则西事件,习大大出访,巴黎的暴恐,以及数不清的娱乐圈秘事,每个人都似乎振振有词,有话要说。最标新的是,人人都为自己代言,尽所能地标榜不同,大谈创新,语出惊人,只为博人眼球。这是一个没有新声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心声的时代。”考生从材料中联想当前“没有心声的时代”,并提出批评。也有考生从绘画艺术的留白中思考艺术的智慧与其潜隐的素养。这样的感性体验思考,不仅有思考的具体角度,还彰显着对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2018年高考,福建一考生亦是如此,在《对黄金时代国民的忧虑》中,写今天国民在“一带一路”中走出国门、在美丽乡村建设从我做起的大潮中,还存在诸多不文明的现象,表达出忧患意识,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炽热的家国情怀,让阅卷老师获得思想与审美的冲击。

但感性思维有其前提:思考的中心词内涵与材料的中心词内涵必须同一。2015年4月福建省质检作文题:“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一考生写《过好我的生活》:“因为日子,了无意趣,安于享受,而生活充实快乐,追求意义。”这显然是将“日子”与“生活”的定义超出材料。“日子”与“生活”定义分别为“单一呆板,了无意趣”“创新多变,丰富多彩”,是审思材料而形成的感性联想。需要强调的是,今天,高考命题提出具体明确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对话材料、拒绝套作。

支点二:知性思维

知性思维,是指运用普通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所进行的思维。“知性作为一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是从概念规定表象对象开始进入纯概念思维,从而摆脱表象直接性的过程。”[2]知性思维作为一种理解力,是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它具有分析、规定、划界、定义等性能。

一是分类思维,能从材料中筛选出不同的类别。黑格尔指出:“分解活动就是知性‘理解的力量和工作。”[3]如2018年3月福建厦门双十中学作文题:

学校提倡每月读一本书,一个月后,开展读书报告会,大家展示各自的阅读书目,并交流学习心得。

小李:我喜欢《明朝那些事儿》,原来历史可以写得这么有趣。

小王:《全球军事兵器秘史》,我对军事知识兴趣特浓。

小刘:我一口气看完《射雕英雄传》,武侠小说的吸引力太大了。

小杨:《心理学与生活》提升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小张:我读的是《论语》,我觉得经典的价值最大。

如果你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讨论,请就上述同学发言表达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

思维素质差的学生可能会写《全球军事兵器秘史》《论语》促自己成长。思维素质稍好点的学生或许以《全球军事兵器秘史》为出发点,写中学生读史书关注军事发展等。思维素质最好的同学会将材料中的书籍分为三类:《明朝那些事儿》《全球军事兵器秘史》为兴趣阅读类,《射雕英雄传》为放松心情类,《心理学与生活》《论语》为提升思想类。据此拟题为:阅读当追寻自己的兴趣,勿忘思想之提升等。这样知性思考,文章就有了广阔的视野与思想的深度。

二是概括思维,从众多材料的分析中提出共同点。《六国论》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苏洵从六国灭亡的原因中提炼出一个根本原因:赂秦。这是知性思维的体现,彰显思维纵横性与思想深刻性。又如下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经济被GDP(国内生产总值)框定,节目被收视率绑架,教育被高考指挥,成功被金钱标识,人们不禁要问:“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吗?”

一考生开头道:“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代社会在如此地不断变化。一把尺子岂能衡量一切呢?”这就是未读懂材料事件共同点导致的浅层思考,没有对材料作更进一层的知性思考。而另一考生则不一样:“当经济被GDP框定,城市道路被拆了挖、挖了拆;当节目被收视率绑架,重金购买收视率的丑闻频发;当教育被高考指挥,迟到考生的家长竟下跪求情;当成功被金钱标识,那些弃却前程、为国甘食糟粕的科学家们成为历史,令人喟叹。这些何尝不是用一把叫作功利的尺子、一個标准衡量出来的恶果?”考生运用知性思维从材料中找到共同点,提出社会现象的共性之弊:社会用功利的尺子衡量“成绩”,彰显了思维的张力与思考的深度。

三是联系思维,于观点或现象中分析逻辑联系。“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有人读到豆与豆萁的悲惨,有了知性思维的联系思考,就会有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017年高考作文题,从关注的“一带一路”、大熊猫、美丽乡村等十二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出两三个,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出文章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这就是培养审辨关系、形成思想的知性思维。就如前面厦门双十中学“读书报告会”的题目,有学生思考不同阅读目的的联系:阅读提升思想的文章之余,有了兴趣之书的阅读或心情放松的阅读,不也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如此文章视域开阔,思想深刻。

支点三: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质疑批评的一种思维。理性思维第一表现为透析表象、洞察本质的思维品质。居里夫人让孩子把玩奖杯,有人读出她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有人读出她执着探索的情怀。一日我与郑桂华老师讨论此事,她说:“我读出她对科学探索使命的坚守。”郑老师就是高人一筹,她读出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或执着探索背后的使命坚守。此思维深度的彰显,源自理性思维的演绎。

事实上,同一话语不同思维的呈现,思想的质感也就不同。周国平《人与永恒》:“孤独与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就选择孤独。”白杏珏点评道:“我也选择孤独,至少不会丢了自己。”而史金霞老师则这样点评:“孤独与喧嚣是不可比的。喧嚣诉诸外在,孤独诉诸内心。所以喧嚣中也会有孤独。”史金霞的点评属理性思维的阅读,而白杏珏同学则为感性思维的阅读。其思想的质感差异鲜明可见。再如下一作文题:

美国堪萨斯城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了完成生物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女教师将这些学生的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

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女教师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

会上,老师、家长和其他与会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你如何看待以上事件?请选取一个角度,以“媒体评论员”的身份,对事件作出评述。

诸多学生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品质乃生命之基》等,这都是缺乏深度的立意,因为没有理性思维的介入,未能读懂女教师行为背后隐含的品质与情怀、学校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失守。有学生这样拟题:《教育的情怀》《守护生命的尊严》《失守的教育》,文章则透析表象的背后,演绎思考之理性。

理性思维第二表现为对材料冷静审思后的质疑批评。作文背景材料意在让学生提炼观点,而不是证明材料的准确。孙绍振先生道:“美国SAT评分标准中,就有批评性思维的原则。既是对学生素质(从感性抒情上升到理性批判)的要求,也是议论文的根本准则的表现。”[4]

对材料的质疑批评,一是指出材料观点的错误。如201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这道作文题,孙绍振先生说:“如果能指出这些观点的片面性,就可能高人一筹。天真的孩子直线眼光可能自发地自私,如不肯将食物分给任何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任性地哭闹,这并不是理想的人格,是非理性的任性,成人要对之进行教育和规范,结果并不一定是‘硬化。如果要说失去什么王国,也并不是理性的王国,而是孩子的本能的不可持续的无序的王国。”[5]

批评观点的片面性,同时也要分析观点成立的条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任何观点甚或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再如2018年厦门双十中学“读书生活会”作文题。一学生拟题为《自主阅读勿失审辨思考》,提出开卷并非均有益,只有在自主阅读中介入审辨思考,其兴趣阅读、思想提升阅读或休闲阅读,才有阅读价值。该生作文冷静理性,迸发的思想给人以冲击。

二是指出现象或行为的错误。如2016年全国高考题: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大多考生赞扬小羽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情怀,呼唤企业家要有如此广阔的胸襟。这并非错误,但难以彰显独到的思想。没有理性的思考,文章就难以体现思考的深度,思维的品质也就无法提升。如果思考:这样是小羽愿意做的吗?这样的“规范”,是我们今天社会期待的吗?如果大家都这样,看到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都采取以德报怨的方式,侵犯知识产权的人就减少了吗?社会就进步了吗?据此思考,有同学这样拟题:《“领头羊”的眼泪》《“拿来”时代下的无奈突围》《“宽广胸襟”的理性透视》。这样的文章就有了思想的独到与深度。

值得提醒的是,今天,理性思维中批判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台湾地区七年级《国文》第二册《空城计》文后讨论:“孔明为什么敢对司马懿做这样的冒险?如果你是司马懿,会不会退兵?”“文末孔明自述了采用空城计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采用什么计策?”如此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反思自己,表达对文本的深思或质疑。今天,教学关注对“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就应当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要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径,如文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文章观点在哪些条件下是不成立的,更好的观点又是什么,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渐渐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黑格尔在《论自然法的科学研究方法》中指出:“没有知性的理性是虚无(nichts),而没有理性的知性是某物(etwas)。”[6]事实上,感性思维、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都不能截然分开。一方面,没有感性的思考就无法形成知性的体认,而没有知性的体认就无法实现理性的审辨。另一方面,作为思维品质最高级的理性思维,在感性思维与知性思维中也不可或缺。故而,审辨材料,当思考不同思维的相通联系、思维理性的介入,实现思维的真正发展与提升,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涵育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2]王天成.黑格尔知性理论概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3]黑格爾.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0~21.

[4][5]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135,150.

[6]黑格尔.黑格尔全集(第2卷)[M].法兰克福1970年德文版:405~406.

猜你喜欢
知性感性作文题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枫叶知秋
知性优雅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知”情知性
感性理性不拔河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