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摘 要】 合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美术教学时间短,实践长,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体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美的呈现作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合作学习;团体意识;提高审美
我校近几年大力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美术教学时间短,实践长,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体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美的呈现作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欣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上中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它不是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学会同学间的交往,体会成功。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上好美术课?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我在一次次的实践检验中寻找答案。
一、分析教材,恰当运用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合作,更不能一整堂课都合作到底,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来设计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究领域的课程较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也只是某一环节的内容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二、按照层次,合理分组
1.对于美术学习,每位学生的差距较大,所以要先了解学生的的绘画水平、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优劣进行合理分组。一般可采用两种分组方式:第一,按学生美术素养和学习组织能力分为A(好)、B(中)、C(差)三组,以同一水平的同学在同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有利于作业的分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但对于B、C类学生的心理多少会有消极的影响,因为最后的效果肯定会有差异,所以我一般采用第二种方式分组。第二,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一、二、三,三个层次。一层为优等生,二层为中等生,三层为学困生。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再划分合作小组,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合理分配到同一个学习小组,这样的分组有利于高等生带动中等生,能力强的帮助弱的学生,使他们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当然,分组教学应是动态的,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定期的重新分组。
2.在合理分组后对小组长进行培养。美术教学一般4人一小组,以(a、b、b、c)的方式为一组,a就是小组长,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空有其名,学生还是会盲目行动,或迟迟不动,闹哄哄,看着热闹,根本无合作可言。所以小组长这个时候就是将领,小组长要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和领导组织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对b、b、c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明确责任。b为记录人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现象,协调组员间的合作任务,另一位b同学就是评价员,负责观察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c为报告员,负责向其他小组和班级汇报展示自己小组的见解与作品。(a、b、b、c)的任务角色不是绝对的,要经常互换,这样大家的综合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也更能维持兴趣的持久性。
三、创设情境,激发合作的欲望
上美术课,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画家、设计师,而是让他们能够学会欣赏,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如教学《板报设计——水资源》,重点教学一般都是在节约用水的海报设计。而我觉得感知水的美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第一课时,我就安排了让学生来感知水美,创作美丽的山水画面。水是无色无形的,如何能感受到并创作出这无色无形的美,让我联想到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轻薄透明的水彩画。所以就用这两类材料,通过浸、染的方法表现水,这就大大降低了表达水的难度,使每为同学都能参与到其中,烟雾迷蒙的水墨画,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就出来了。如何让这水墨和水彩的效果更美,更完整,这就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合理分工,在浸、染的亲体下,可畫,可剪贴,还要安排好构图。小组长安排好组员绘画,剪贴,创意构图,最后完整地在底版上呈现完整的作品,最后介绍自己组里的作品。有的是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有的是五彩斑斓的五彩池,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水,美极了,这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无形中提高了对美的追求,审美的品位。
四、恰当运用,驾驭自如
美术课堂材料丰富多样,形式变化,一个掌控不好整堂课就会在“合作”的闹哄哄中度过。所以要精心地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什么时候开始合作交流,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的深浅,讨论的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小组人员,你要做什么,他要做什么,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时机,教师都应该确切把握好,要有的放矢,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沉默,让学生丢失学习积极性,合作时机没把握好,使学生容易随性、放任,没有效果。对分组教学不能放纵,教师要善于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五、得体评价,促进持续合作
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些鼓励,多点赏识,适时地、恰当的使用赞扬。得体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评价要立足于整体。合作学习的成果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对其表扬鼓励要立足于整个小组。在激励一个的同时,而让其他同学和小组体验到了失败感,这是不可取的,纵向评价要多于横向评价。在纵向评价中,某个小组的作品可以和上次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请别的小组来帮忙评价。在横向评价中,多挖掘各自不同的优点(如甲组作品的趣味性强,色彩搭配合理;乙组的构图巧妙,细节处理精确)。这样,激励了甲组的同时也激励了乙组,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提高,也更能维持合作的持久。
其次,要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评价,发觉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疑惑,教师要有效给予帮助;对有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要给予更多地关注、激励。促使学生更积极全面地参与到合作中,感受到合作的好处,学会倾听,学会分享。从而使合作学习的评价更有意义。
美术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要多元化,不能以一种形式一味相同的教学,要在熟练运用“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变化”。要不断创新、追求高效,使其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