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大一统政治理念看《论语·学而》篇首章

2018-04-14 16:52赵志浩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修己好学论语

赵志浩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人们能够从不同维度或角度对《论语》进行诠释,与这部经典暗含的多重信息有关。无论是从个体修身养性还是从国家政治管理,也无论是从道德信仰还是从社会礼制等层面研究《论语》,皆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文本本身的深刻内涵。在《论语·学而》篇首章,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同样存在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试着从孔子的政治理念角度解读之。

一、“学而时习之”:提升道德境界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澄清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基本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学习呢?无论任何社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领会既有的社会法则,进而立足于这个社会。不然的话,便会由于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被时代抛弃。基于社会现实,人们不得不学习,而那些宣扬否定社会法则的人,也是通过学习前人的某些道理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即是说,任何观点都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而非凭空而来。因此,妄图不经过学习而直接顿悟的想法,实际上只是一种空想。孔子所谓的“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便是基于社会现实所做的合乎事实的基本判断。学习不仅对社会个体成长关系重大,对社会发展进步同样关系重大,这是因为每一代人都是在上一代人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学习什么呢?孔子所强调的“学”的内容,并非是一般的知识技能,而是道德境界方面的学问,从《论语》中的诸多论述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点。比方说,在《论语·雍也》篇,当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时,孔子这样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认为颜回最为好学,他不迁怒于人,也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不幸的是,颜回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颜回的“好学”并不表现在拥有多少知识,而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上面。很显然,颜回所学侧重于古圣先贤道德境界方面的学问。孔子之所以对颜回比较满意,也是因为这个弟子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因此称赞他在别人不堪其忧的境遇下,依然不改其乐。

事实上,在《论语·学而》篇,孔子还直接给“好学”下了定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求吃得饱、住得安稳,敏于做事、言语谨慎,并且求教于有道德的人以校正自己的过失,这样才被称为“好学”。从中可以发现,孔子所谓的“好学”,绝不是学习一般的知识或技能,而是与为人处世及提升道德境界等有关的学问。

孔子所强调的“学”的内涵,无疑是集中在道德境界层面的。那么,孔子为何强调提升社会个体的道德境界呢?

一方面,孔子强调提升社会个体的道德境界,是让社会个体确立一种道德上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过一种道德性的生活。也就是当事者的道德行为从自身而不是从外在强制发出,这样便把看似是外在的约束变作自己的主动行为,“为仁由己”,这样做的目的和效果就是达到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也就是达到一种能够自我控制的自由境界。

另一方面,孔子强调提升社会个体的道德境界,是出于维护天下大一统政治秩序,从而实现整个天下的和谐稳定,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道德对维持政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由于道德是由内而外地发出的,所以由道德促成的社会秩序带有根本性。由修身开始导向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是一个较为牢靠的逻辑递进层次。因此,孔子始终强调道德在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上的重要性。

二、“有朋自远方来”:教化众人

对每个社会个体来说,朋友意味着什么呢?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朋友,朋友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拥有朋友的前提,是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就是要懂得社会的法则,懂得为人处世的规范,能够体谅到别人的心情、心态、处境等。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突破“自我”的局限,考虑到自身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具体位置,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最为切近的,是要处理好家庭关系,然后扩展到其他社会关系,“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之“孝悌”开始,扩充于朋友乃至众人,直至达到体谅天下万物的“仁”境,是孔子所阐发的个人境界修养的具体路径。

故而,朋友是把“自我”引向修身养德和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的凭借。那么,如何才能够拥有朋友呢?真正的朋友,并非局限于物质利益上的往来,而源于道义上的相合。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素养,特别是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才能够取得同道之人的认可。因此,获得朋友的根本乃是提升自我,这也是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能很好地提升自我的修养和道德水平,哪能会实现“有朋自远方来”呢?远方的朋友,之所以前来与我们交流切磋,就在于我们有吸引他们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能够容纳那么多的朋友。

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谓“学”的根本,乃在于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自我的修养功夫是招引天下英才的发端和条件,是儒家所强调的“修、齐、治、平”的首要层级,是实现天下政治秩序的必要环节。通过学习圣贤之道,并时常践习所学,“学而时习之”,不断地提升道德境界,内心才能够充满喜悦。然后,把这种喜悦和充实的内在体验分享给别人,吸引更远更多的朋友前来学习交流,提高认识,共同进步,实乃人生一大乐事,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特殊意义何在呢?朋友是确证“自我”、连接群体和教化众人的节点。正是通过朋友这个中间环节,“自我”和整个社会发生链接,并把“自我”德性的修养延展于不同的社会个体。以己所学分享予人,也是“修己安人”和“正己正人”的过程。在《论语·宪问》篇中,子路问“如何做到一个君子”?孔子认为应从“修己”开始,进而“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从修己和正己开始,然后通过教化众人,使天下百姓变得和自己一样有教养。对于统治者来说,还要修正自身的思想行为,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

这就牵涉到如何治理社会的问题。治世之道在于治心,万民归心,才能够实现天下归附和长治久安。其中的关键,除了“薄施于民,而能济众”之外,还应使“近者悦,远者来”,这就要求“为政以德”。也即是用道德感化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使民众信服,而其前提则是为政者的德行修养达到一定的层次和高度,这样才能够吸引四方之民前来归附,就像吸引远方的朋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政者除了修养自身之外,还负责有教化民众的任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知道什么是美德和耻辱,从而塑造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三、“人不知而不愠”:成圣成贤

“人不知而不愠”是在长期学习圣人之教和不断修养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左右他人和环境,但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面对自我和他人,以积极而不是负面的情绪处理与众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遇到误解的时候,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面对不理解或者得不到认可和重用,一般人的表现就是抱怨和愤恨,而孔子认为这非君子所为,作为一个君子是不会为自身名利的得失而烦恼的。毕竟,真正的君子拥有很高的道德境界,不会被身外的名利所左右。

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有何实际意义呢?社会动乱和人心浮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追逐私利而不顾他人,甚至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一些名利之徒唯恐别人不了解自己,为了取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极力自我吹捧以博得好的名声。一旦别人不了解、不理解或误解自己,就发出抱怨或愤怒之声,甚至会加害于人,这不仅是个人修身养德成为君子人格的大患,也是社会的大患。因此,在个人修养上,孔子指出,要“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伦理规范,成为一个社会人,并进而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是任何个体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程。应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经历呢?《论语》告诉我们,在人生各种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前,增强我们的自觉意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生活,在选择人生道路时不回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为自我精神生命的主宰,并积极主动地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那么,如何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成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圣人君子呢?首先,联系本章来看,达成“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是通过“学”而来,即通过学习圣贤之教提升思想境界,才不会因外在的境遇变迁而患得患失。其次,要让自己认识到,别人不了解自己,并非要紧之事,要紧的是要了解别人,并且要让自己变得有能力,这样就不怕没人了解自己了,“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再次,要严格要求自己,远离怨恨,少责备别人,“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如果做到这些,个人的修养就会逐步提升,社会也会因为每个人的自省自律而变得和谐安定。

所以,对于泰伯不图名利、主动让出王位的做法,孔子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许,称赞他的行为是“至德”:“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如果每个人都像泰伯一样,人不知而不愠,一心为公,大公无私,必然出现天下太平的景象。社会和谐、天下大治的最根本处,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修身养德功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通过以上的论述,本章三句话的前后关系可知:先是通过学习古圣先贤之教提升道德境界,然后进入社会,广交朋友,组成社会关系,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不因别人的不理解而烦恼和生气。由“学而时习之”引发出的人际态度,也表明了孔子所谓“学”的内涵是“为己之学”,也即是提升自身道德和境界、成为圣人君子的学问。

四、“修己安人”的治国理路

儒家的理想不止于社会个体的修身养性层面,还要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上,其对大一统政治的设计着眼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154每个社会成员各尽本分,各得其所,幸福快乐地生活。可以发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设计的理想社会是超越功利的,充满浓郁的人间温情和人文底色,其重心落在心灵精神层面的“乐”“悦”等上面。

对于社会个体来说,达至“悦”的途径是“学”,并且“时习之”。也就是不断地学习圣人之教,从而过一种道德性的生活。那么,道德性的生活何以能够产生“悦”的体验呢?

我们知道,由功利之心产生的情绪往往是焦躁、烦恼和患得患失的,平静闲适的生活状态产生于非功利的心态和心境,而道德性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非功利性,故而道德性的生活能够产生“悦”的状态,这也是古圣先贤教育人们要增长德性的原因所在。这说明,道德境界的提升首先是有利于当事者的身心健康的,其次才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

《论语》记载,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圣贤之道,不断地提升道德境界,过一种道德性的生活,从而达成了一种自由、自律(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通过学习圣贤之教,孔子的人生境界不断获得提升。这说明,作为社会个体,其自由人生的实现必须借助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对一个国家来说,相比于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兵强马壮的军队,孔子更看重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的伦理规范。因此,当子贡向他请教政事时,虽然孔子也指出了粮食和军队的重要性,但更突出地强调一个国家民众诚信的价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当子贡不愿意用一只活羊祭庙的时候,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看重的是“羊”的物质财富的价值,而孔子更看重祭庙这样的礼俗,因为它意味着社会秩序的调和稳定以及华夏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

孔子的治国理念和政治理想,决定了他强调从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入手统一和治理天下,并且强调道德品格的培养培育应从每个人做起。个人道德境界和品格的提升,要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精神境界和为人处世之道才能够达成,当社会个体确立了作为道德主体的“自我”,并能够主宰自己精神生命的时候,便会自觉地向周围的人传递为人处世、成圣成贤之道。如此推而广之,便能够使人人得到教化,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天下乃治。

对于统治者来说,孔子认为,首先要修正自身的言行,如此才能够做好表率,管理好民众,“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是在这样由内而外的正己正人过程中,实现人心的归附和天下的大治。在《论语·宪问》篇中,当子路问何为“君子”,孔子提到要“修己以敬”,也就是要提高自身修养,以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当子路问只做到“修己”是否可以时,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论断。这实际上便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路。对于儒家来说,修、齐、治、平既是个人成圣成贤的修养功夫,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天下大治的手段及过程。

这就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己的德性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开始,为天下人做出表率。也就是通过修己安人、正己正人的路径,正己化人,最终化成天下,使“近者悦,远者来”,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和久治,而不是通过武力和外在强制迫使民众信服。在孔子的视域中,实现天下长治久安、人人幸福安康的起点,是社会个体的道德自觉。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与“教”的逐步传递,增强每个人的德性自觉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可见,孔子心目中的政治理想基于社会文明层级的普遍增长和道德信仰的普及,以道德和文化的力量整合和净化人心。

五、结语

为了恢复天下秩序,孔子一生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同时注重挖掘整理和学习吸收古代典籍,传承中华民族文脉,把文化作为联系各民族的力量和纽带。在孔子看来,通过学习古圣先贤遗留的文化经典和精神价值,以文化人,能够起到凝结人心的作用,同时能够提升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减少因私欲而导致的相互争夺和掠夺,维持天下秩序的和谐稳定。

故而,孔子把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寄托于文化整合和道德教化上,他强调社会个体“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着眼点在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天下秩序的重建。这就是从孔子的大一统政治理念看《论语·学而》篇首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猜你喜欢
修己好学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担心等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一)
“修己”与“安人”——“中庸”内涵辨正及其伦理原则探析
《论语·为政第二》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