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玲 郝建江 向芳玉 黄冬明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师生课堂内外缺乏互动、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等问题,因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本研究尝试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以秀米和金数据作为辅助工具,建构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模式,并以“高级语文教师培训”课程为例,对该教学设计开展实践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信;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6-0053-03
一、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主客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导和支配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则是主体指导的客体,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1]。虽然传统教学模式旨在传授系统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体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效果甚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多方面需求[2],因此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近年来,一种结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与发展开来,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曾芳(2010)揭示了当前教学支撑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混合学习理论,通过对当前教学支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采用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网络系统及其桌面系统开发一体化技术,实现了面向我国高等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支撑系统[3];李文(2013)在Christensen的破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混合学习的起点、发展路径、性能、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混合学习的属性与特征,最后提出了高校混合式学习的实施策略[4];凌越(2014)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选择Moodle作为研究平台,对高职院校应用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5]。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借助微信等媒体工具,提出一种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探究该教学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拓展混合教学模式适用群体,进而改善教学质量。
二、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1.工具的阐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网络资源的传播媒介,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广泛的用户群体,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知识和交流方法。研究者尝试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以秀米和金数据作为辅助工具,构建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模式。金数据是一款免费的表单设计和数据收集工具,可用来设计表单、制作在线问卷调查、组织聚会、询问意见、整理团队数据资料、获得产品反馈等,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作参与者测试表单设计与数据收集;秀米是微信图文排版和H5场景制作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模板以及便利的操作体验,并能快速制作出如报刊杂志般精美的排版,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秀米编辑教学内容并推送到相应微信公众平台上,作为教学资源,进而开展教学。
2.模式设计
通过对已有对“线上+线下” 及混合教学模式的文献梳理探究,结合微信等软件功能,研究者构建了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1)课前阶段:线上“教”与“学”
传统教学模式课前阶段主要是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和教案,学生通过课本预习新课。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中,课前阶段是教师备好教材、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将课程相应教学资源利用秀米编辑完成,并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上,学生通过微信,提前查看了解。通过提前查看部分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更好地实施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建立微信群,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相互交流、探討。教师亦可以适时点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深入思索。在微信群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信息,将发现的问题合理植入到线下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金数据等表单统计软件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课中阶段:线下“学”与“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课程教学知识内容教授给学生,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客体的形式进行开展。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课堂的进程,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同时教师上课点名,只是实行口述签到的方式,较为浪费时间。教学活动也只是学生在教师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课堂回答。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中,课堂环节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课前预习的知识延伸和升华。课堂中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着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中的二维码扫描功能,进行实时签到;其次教师通过“金数据”进行课堂小测验,用于了解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进而通过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通过PPT展示出来,进行教学讲解。学生如果遇到困惑的知识点,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解答,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进行思考,使得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从而脱出传统教学标准答案的禁锢,同时能够紧密连接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将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3)课后阶段:线下“学”并“教”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结束,教师会布置作业,以便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定期通过测验和谈话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而在“线上+线下”小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知识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上传到微信公共平台中,学生通过微信来进行复习和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利用金数据统计学生答题情况来获得教学反馈。另外,教师通过金数据展示巩固练习的解题思路,并在微信群里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群聊的方式,对当次学习表现积极优秀的同学,给予“点赞”奖励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施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教学模式,研究者以宁波中小学高级语文教师培训为依托,开展了为期5天的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实施过程如下:
1.混合教学实施前的准备
培训内容主要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在线上的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群,便于线上交流学习。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程度由易到难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对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引导性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使学生达到“知识”与“理解”的程度。
2.混合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上,学员学习新知识,微信群可以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课程的制作和发布,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里与教师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将学员从传统教学模式下解脱出来,真正实现碎片化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①培训前:对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高级语文教师基本都年近中旬,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但问到是否接触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大部分并不了解。本次培训旨在培养高级语文教师通过新媒体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能力。在课前,研究者利用秀米制作“新媒体在教学中的相关案例”,并发布在课程微信平台中,让学员查看了解。②培训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的角色,首先告诉他们“课程培训目标及内容”——如何利用新媒体发布教学资源,并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上课时,教师通过秀米进行点名,查看学员到课情况。教师注重讲解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员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金数据实时发送网上问卷,用于了解学员掌握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后期的小组讨论式学习,能够激发学员思维,促进学员思考能力,让学员不再束缚于標准答案的禁锢。最后教师在讨论结束后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建议。③培训后:教师将课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将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学员可以实时查阅,便于学员复习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推送下次课程相关知识点,让学员有目的地预习,还可以通过群聊方式,对当天某小组或者某同学的优秀表现提出表扬,给予“点赞”的奖励,从而提高学员学习的自信心。
3.混合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并随机访谈了参与培训的教师学员。此次调查共发放总计40份问卷,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95%。对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效果分析验证。从参与培训学员的态度、培训内容的掌握效果、培训课程与组织形式评价三方面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1)混合教学设计培训理念态度调查:通过对培训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82.8%的学员认同此次培训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大部分学员指出线上网络学习方便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并增强了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线下集中培训不同于传统教学,学员既能高效的学习理论知识,也能在听、评课活动中实践检验。
(2)培训内容掌握效果评价:笔者从“混合模式的了解程度”和“模式的满意程度”来评判培训内容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员对这种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7]。基于微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在高级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教师从这三个方面查看学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员持续、深入的探索课程内容。多次组内、组间交流互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师生共享的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内容[8]。在调查学员是否愿意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与语文课堂结合时,70%的学员对于本次培训所设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表示愿意在自己的课堂中推广。被访谈的学员表示,虽然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五天的混合学习收获颇多,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共享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训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评价:在参与培训教师调查问卷中,80%的学员都认为混合教学环境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能将手机的多媒体功能运用于课程中,完成课堂签到、问题答疑、汇报信息,便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被访谈的学员都表示,合作学习能进一步开阔视野,并加强思想的碰撞[9]。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培训为学员提供了多种教学途径和机会,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兴趣与课程的参与度。
四、总结与启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基于微信进行的线上自学、网上辅导和线下组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也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便于学生自学教学知识内容。而课堂教学即线下学习是以拔高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既可以减少教师大量基础性重复授课,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未来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10]。对于延续基于微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在教师培训的研究,笔者有以下建议:①研究对象更应该面向大众教师群体,深入去探索参训学员之间的交互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②平衡好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③对混合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时间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细致研究;④应该长期跟踪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教学模式对学员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影响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刘文富.远程开放教育“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探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6-7.
[3]曾芳.混合式教学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北大学,2011.
[4]李文.破坏性创新视角下高校混合式学习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3(7):103-106.
[5]凌越.高职院校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41-43.
[6]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24):79-82.
[7]赵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学习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91-96.
[8]胡小勇,伍文臣,饶敏.面向私播课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8):70-77.
[9]唐烨伟,王梦雪,庞敬文,钟绍春,王伟.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8):108-112.
[10]郭晓珊,刘进英.基于学习元平台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以“教育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5(4):36-43.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