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秀,蒋丹丹,王桃红,徐秋云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安徽 安庆 246000)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PTSD是指患者在遭受战争、严重事故、灾害、被绑架等各种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发生的一种异常精神反应。PTSD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1]。医院在收治严重创伤患者后,医护人员主要着力于抢救其生命,对其生理伤害的关注较多,未能重视其心理受到的伤害。对PTS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改善其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系统化心理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全面、精细的心理护理。2016年7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了1例因遭遇泥石流外伤后发生PTSD的患者。护理人员对该患者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女,15岁。2016年7月1日19时30分因遭遇泥石流引起房屋倒塌导致其全身多处损伤入院。入院时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全身皮肤多处擦伤,双小腿及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其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末梢血运欠佳。经临床综合诊断,该患者的病情为失血性休克、双胫腓骨骨折、右股骨髁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肠挫伤伴腹膜后血肿及全身多处皮肤擦伤。对该患者进行抢救。为该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清创等对症处理时,护理人员发现其神志淡漠,寡言。2016年7月2日5时5分,该患者到骨二科住院接受后续治疗。2016年7月5日,护理人员对该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发现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思想从灾害事件中转移出来。该患者入院后一周内,护理人员在夜间巡视其病房时,常发现其没有入睡或稍有动静便惊醒。2016年7月11日突发降雨,该患者听到雨声后有强烈的畏惧、恐慌反应。经医护人员评估,发现该患者因经历自然灾害而发生PTSD。随后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系统化心理护理小组,拟定护理计划,并对该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2016年7月14日,该患者睡醒后感到口渴,发现一直照顾自己的母亲不在身边,其情绪非常激动。2016年7月17日,该患者接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其看着初中毕业时拍摄的照片,默默地流下眼泪。2016年7月18日,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术前宣教时发现,其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担心手术的预后。2016年7月19日,对该患者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进行双胫腓骨骨折、右股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16年7月20日,该患者向护理人员详细地讲述了其经历自然灾害的过程。2016年7月23日,护理人员指导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其能主动配合进行训练。2016年7月28日,该患者的老师和同学前来看望患者,其能够主动地向护理人员介绍其老师和同学。2016年8月2日,医护人员发现该患者骨折对位对线及切口愈合的情况良好,对其切口进行拆线。2016年8月5日,该患者要求自己吃饭,并主动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此后,该患者与其他人的语言交流逐渐增多,且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常带有笑容。经医护人员评估,发现该患者PTSD的症状消失,其心理状态良好。继续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其身心状态均逐渐康复。2016年9月2日,该患者出院。
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系统化心理护理小组。护理人员向患者的亲属了解患者受伤的过程、被救的经过、家人伤亡的情况、患者的喜好和性格特征。小组成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系统化心理护理计划。
为患者介绍科室的环境、同病室的病友,为其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患者的喜好改造病房。在病房的墙壁上贴上其喜爱的颜色鲜艳的贴画,挂上护理人员制作的折纸作品和祝福卡。将患者心爱的、常用的物品(如衣服、玩具等)摆放在其身边。为患者提供其喜爱的书籍、画册,丰富其精神生活,使其得到一定的精神慰藉,降低其恐惧感和孤独感。
让患者的父母陪伴在其身边,增强其安全感。安排善于沟通、有朝气的护理人员照顾患者。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人员相对固定,不随意更换[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各项护理操作熟练,语言、表情自然而沉稳,使其感到可以依靠。及时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协助患者在床上清洁身体、洗头,尽量使其感觉清洁、舒适和温暖。
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前来看望患者,并告知前来看望患者的人员,不可主动提及灾害,多与患者谈论积极的话题,使其有勇气面对困难,重塑生活的希望[3]。
在患者主动谈及灾害之前,护理人员多给予其关心和陪伴,不主动提及灾害,但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2016年7月20日,该患者向护理人员详细地讲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其不良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在该患者倾诉之后,护理人员为其讲解与灾害有关的知识。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后,能明白灾害已经过去,其内心的焦虑、压力及痛苦均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使其积极地配合进行治疗,主动关心自身的病情,并与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4]。
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其观看喜欢的电影、有趣的电视节目。组织患者与同病房的病友做简单的小游戏,转移其对灾害的注意力。
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多说具有鼓励性的话,暗示其配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5]。多与患者谈论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话题,使其感觉能够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生活状态。在患者自己完成刷牙、洗脸、进食等自理活动时,护理人员对其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
与患者的家长进行沟通,为其介绍系统化心理护理的方法、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家长,不可主动在患者面前提及灾害或说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话。让患者的家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其自身不良的情绪影响患者的情绪[6]。
PTSD的发生与患者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童年期创伤、战争、遗传因素、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其中,重大创伤性事件是使患者发生PTSD的基本条件。该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女性发生PTSD的几率高于男性。对PTSD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7]。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理护理成为院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创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8]。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因遭遇自然灾害而发生PTSD。该患者所在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不高,当地的护理人员未能重视灾害对其心理造成的创伤,缺乏一定的心理护理经验和专业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从而不能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但在发现患者存在PTSD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有效地消除了其不良的情绪,使其在短时间内回归社会。今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遭遇重大创伤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视,参加与心理护理有关的培训,从而帮助此类患者缓解悲痛,重获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