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背景下“数字青年”中国价值内化

2018-04-12 15:39柯佳敏
关键词:价值数字传统

侯 玲,柯佳敏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重庆 400047)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发源最早的文化,其“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开辟了道路[1]。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中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滋养了中国人的灵魂,铸就了独特的中国特性,也照亮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成为当代中国价值的持续供养和重要文化基础。但现代社会全球化和个体化的双重进程威胁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的生存肌理,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价值认同因此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危机。尤其是当代“数字青年”(Digital Youth),作为生来就伴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比其前辈具有更强的分享意识,也因深受网络多元价值的冲击,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的背景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中国价值认同危机。这不仅威胁了其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持续凝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实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随着更多的“数字青年”涌现,如何更好地传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凝聚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认同,是新时代赋予我国青年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的表现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场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对缺场

传统是先祖积累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灵魂最不可或缺的滋养。人握住了传统,实际上就等于握住了根,便能对未来有所预知,并丰富生命维度,“生命宽大的可能性永远和吸收传统精华的程度成正比。”[2]但长期的去传统化进程以及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具有西方现代元素的生活场景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场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滋养当代“数字青年”中国价值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场景相对缺场。

首先,近现代以来我国较长的去传统化进程,使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人类精神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淡化甚或备受贬斥。一是“五四”以来的反传统主义思潮,以及后来的“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西学及随之传入的西方价值渐入甚而渐成主流。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思潮与市场经济裹挟着西方价值观,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并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失落。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得以盛行,它激活并顺应了彼时国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遮蔽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可以这么说,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3]。

其次,全球化进程降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当代社会全球化迅猛推进,一方面,通过加快个人与世界的联系,使文化形成超越固定空间的限制,并很难集合为整体和传统[4],西方价值获得强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霸权以自身语言、思维逻辑和人们不易察觉的规范宣扬西方价值,抑制其他文化和价值,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中国价值话语权降低。

再次,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使传统物的场景发生变化。一是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那些雕刻着中华民族图腾的建筑,承载着中国文化和记忆的房屋,被骤然推倒。人们已经很难在高楼林立和钢筋水泥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和意境,现代化的世界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文化场景,文化缅怀和认同失去了场景和物质载体。很多人感慨,尽管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可是却像生活在别处——我们自己营造的“他国”。二是传统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方式也渐趋瓦解,生活方式出现明显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相对退场,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从现有场景中基于初级群体互动感受传统的社会关系,那种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情谊的社会互动也被商品和契约关系所取代。同时,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过去经验的消散使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斥着层出不穷的新经验,许多传统节日和仪式或者消失,或者被重新“发明”“创造”,几乎一切生活方式都在改变,中国人从容不迫的生存状态被西式匆忙和效率所替代。它瓦解甚至消蚀了传统中国人优游于“理性不足,情理有余”的感性生活情怀,打破了中国人实现心灵和现实世界和谐发展的实践理性基准,使中国人出现严重的集体焦虑[5]。

(二) 现代主流认知范式西方化倾向较为严重

“数字青年”如何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事关其中国价值认同的凝聚与内化。目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缺场,西方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范式和二元对立思维,借助全球化消费与生活方式在全球通行无阻,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中国传统以灵性为基础的“和而不同”的认识范式。它影响了当代“数字青年”的思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利于其中国价值的内化。

首先,以西方理性为基础的科学认知范式在社会中几乎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认知自己文化的方式和视角。它使传统中国理性和灵性结合的认知范式失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长期在西方理性认知范式和思维的影响下,读不懂自己的文化,他们以理性、科学为标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性”思维贬低为有待科学化或理性化的“异类”。

其次,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的认知方式,国人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归入落后文化,出现了不喜欢、不理解自己文化的现象。西方以理性为基础的认知方式自培根、笛卡尔以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对立”[6]的二元对立范式。如他者与自我、鬼与神、东方与西方等,并且在西方二元论中后者是中心、权威,是判断前者的标准和准则。像赛义德的《东方学》一书就完全遵循了这种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使东方与西方具有本体论的差异,东方永远代表着低劣、落后、野蛮和贫穷[7]。大量以西方价值为基准的异化知识人充斥于当下,从内部瓦解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真正认同,一种深刻的文化排斥或文化自卑现象在当前社会中盛行。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利位置

当前,教育设置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误几乎在无意识中隔断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数字青年”的持续滋养,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相对“失语”。

首先,现行学校教育设置多将西方舶来学科奉为圭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失去应有位置和话语权,有意无意地被置于十分边缘的地位。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英语课程设置从幼儿教育开始一直延续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是所有科目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也自始至终被作为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照指标;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课程,很多时候则干脆因时间或资源不足被取消。与此同时,在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基于“专业性”“国际化”标准,西方理论课程也通常优先于中国思想及其文化课程得到安排。

其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未能对学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良好的补充和完善,中国文化元素在教育体系中的缺失较为严重。当代“数字青年”的父辈,事实上也多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数字青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储备明显不足,这使他们很难在家庭中获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同时,文化消费化、商品化氛围盛行,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深入有效的精神张力,社会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本明显不足。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免被知识化和碎片化,其内在张力被严重削弱。一方面,那些被视为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支柱,如孔子“仁”的精神和孟子的“大丈夫”气节,在碎片化的教育体系下,难以内化为当代“数字青年”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那些浸润于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中令人神往的高山流水的中国风骨和中国情怀,在应试性考试需求下不免被知识化甚至碎片化,难以成为滋养个体心理及情怀的整体性象征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蕴价值的碎片化,显然消解了其内中国价值引领的整体性张力。

二、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引发“数字青年”中国价值认同危机

“当代认同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认同问题。[8]”价值认同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新时代的中国价值,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西方先进国家的优秀文明为来源的,是中国文化最大公约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人类共同价值与本土价值的凝练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价值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价值发展的持续精神动力。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缺场及其因此表现出的较为严重的文化自信缺失,使得当今“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认同危机严重。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的内在价值认同失落。中国传统文化缺场下,“数字青年”面对全球多元价值冲击,对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高远超脱、心怀天下的情怀和内在性价值认同弱化。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的与人的内在性和主体性高度匹配的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受到冲击,“数字青年”甚至不再将追寻内在价值作为人生目标,其生存格局矮化,中国人赖以存在的中国性遭到威胁。那些“法乎天地”“穷达不堕”的中国品格,“俯仰天下”的中国情怀和气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理想,“向道而行”的中国抱负和中国价值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背景之下,被不断解构,甚至演变为“文明的碎片”,中国传统文化关照精神世界的情怀被肢解。“数字青年”因此失落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对生活内在意义的追求,他们通常容易从自我出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期许失落,极易沦落到对次要因素的纠缠之中。二是“数字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和社会环境往往难以容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宽以待人”的社会价值难以得到践行,在日常人际互动中往往关系紧张。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一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数字青年”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践行着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危及生态的消费行为。就像“笑贫不笑娼”是对中国传统价值的一次文化反动那样,外黄里白的“香蕉人”现象则表明了部分中国人与中华文明的渐行渐远[9]。身为中国人而不能践行中国价值的困惑不安,使当代“数字青年”无所适从、焦虑丛生。

其次,对以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框架的当代中国价值认同不足。当代中国价值建设自21世纪初开始提上快车道,至今它已有三个不同的来源:一是主要来自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成的价值观,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三是外来国家和地区当然也包括西方先进国家的优秀文明。这其中,社会主义价值是主要来源[10]。或者说,当代中国价值,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总体框架内展开的当代中国价值[11]。它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也吸纳了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12]。但目前,当代数字青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的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缺乏长期的本土文化浸染和滋养,无法产生真正深切的、基于文化自觉的内在认同。

再次,出现明显的行为失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缺场,数字青年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多元价值冲击,很容易无所适从,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失范行为。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使国人赖以生存的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预见能力和文化内聚力下降,当代数字青年不得不每走一步都思考日常生活的应对之策,表现出高度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结果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为急功近利,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倾向和行为。这种功利性的认知与认同,使当代“数字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利益与权力的诱导衍生出较多明显的媚外、越轨行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场景的相对缺场使其难以给“数字青年”提供持续精神供养,他们的行为往往缺乏内在约束,人性中被隐藏的恶的品性容易暴露出来。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使“数字青年”的价值恒常性受到影响,价值判断非常混乱,那种在我们传统中保留下来的信任机制被普遍的怀疑和不信任所取代,“数字青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冷漠,对国家、集体命运和前途缺乏最起码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使不少“数字青年”在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不良情绪冲击下,容易借助各种宣泄渠道卷入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言论和群体事件中,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祖国伟大复兴事业目标的实现。

三、 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秩序,实现“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内化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让不同文化中符合人类发展的优秀价值进行重组,重建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意向,以中国价值滋养“数字青年”的精神世界,方能实现“数字青年”对中国价值的内化,使中国价值成为“数字青年”日常行为的内在规约。

(一)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

在西方价值盛行和本土文化自觉不足的情况下,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实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自我超越和发展基础上的“数字青年”中国价值内化,尤其要注意防止两种可能的片面性:一是处处以西方现代价值和经验为标准;二是完全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准,将西方优秀的现代文化成果排斥在外。

首先,要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应对精神危机方面有难以匹敌的独特优势。在长期的去传统化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有被污名化和边缘化的倾向。立足事实,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在应对精神危机上的独特优势。尤其当今之世,西方文化在精神危机应对方面,正面临理性难有寸功的危机,但中国传统文化则以前所未有的感性力量表现出独特的精神治理力,中国智慧的优势正为世界所瞩目。我们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各构成部分整体关联性理解的基础上,让中国传统与中国价值自己说话,化解而不是加深因文化认同引发的一系列精神危机。

其次,要动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与之相关的中国文化自觉。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显然是其文化自觉不足的结果,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基于这种动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与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良性持续互构,最终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双重意涵的丰富和发展,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数字青年”实现中国价值内化。

(二) 以“和而不同”思维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

在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吸收西方现代优秀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实现“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内化。

首先,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精神资源。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精神资源,本身就意味着中国价值的再现和发展。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本土传统地方资源,在整合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注重民族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建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先民共同参与构建,并始终由多元民族文化维护和滋养的。民族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其内里蕴含的优秀精神资源,对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拓宽其视野,形成一种基于差异的宽容与认同的共同情感,保有中国文化多样化,具有重要作用。要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与运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载的中国价值内涵。

其次,要注重在整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涵。文化的差异是根本和持久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在和异质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人类精神财富,也要注重对不同文化中符合人类发展的优秀价值进行重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深刻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价值整合和内涵提升,方能真正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意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体系。一是要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将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本土传统文化之中,为“数字青年”中国价值内化提供更好的文化自信基础。二是要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关于人性、人的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优秀价值资源,丰富中国文化对人性、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维度,同时摈弃我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奴性意识和西方文化中的利己思想等负面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在重组人类现代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重建并发展“使人成为人”的优秀价值体系。三是要发展以理性与灵性共进的认知范式。科学从来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从古至今理性与灵性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事实上,早在古希腊,理性与神性均衡,技术与艺术就被放在了平等位置。只是到了近代社会,这种关系才被打破,理性与灵性思维、科学与人文教育才分离乃至对立,二者的分离乃至对立使我们在认知自身及我们身处的世界时陷入新的蒙昧之中。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自我超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价值的现代发展,寻求理性认知与灵性认知的沟通、融合和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三) 实现教育转向,重视中国价值的传承与认同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数字青年”中国价值重构,必须改变现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碎片化和知识化倾向,以“和而不同”的思维变革现有中国文化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的整体性,并真正使教育转向文化与价值传承,导向人的目标。

1. 改变教育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形成开放式的整体教育理念

首先,从客观实际出发,将代表人类优秀成果的文化资源最大程度整合到教育体系中来。一是在批判与建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理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价值内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性挖掘与运用,形成植根中国文化自觉的中国价值教育体系;二是在深入反思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让他者文化有条件地打破原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理局限,使中国价值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上涵养国人“和而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伟大的中国精神。

其次,要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注意现代与传统的连续相生关系,实现传统与现代在教育中的融合相生,真正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朝向人的目标迈进。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持续不断的过程,那种割裂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显然不利于中国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加强“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重塑,必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深度自觉的同时,加强对现代文化的审视,吸收时代优秀精神,这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融合发展的关键。也只有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使传统历久弥新,使“数字青年”既坚持人与人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人类共同价值,又深入地内化并践行当代中国价值。

2.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转向文化和价值教育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转向价值教育,重点在于改变把“聪明”当作教育主要目标的现状。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使“数字青年”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养成中国传统文化自觉。一是通过鼓励不同阶段的“数字青年”深入传统文化调查和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充分挖掘本地方言、民俗、历史掌故、文化古迹等,深入体验并感悟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为其基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二是发挥校园文化在传统文化上的教育功能。通过加强校园传统文化场景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和讲座,甚至通过成人礼、毕业典礼的仪式感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数字青年”能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价值的滋养,增强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中国价值内化。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家风家教对中国文化自觉的涵养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风家教往往最为深刻地影响“数字青年”的文化和精神涵养。传统家风作为中国民风的缩微和代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家庭成员的心灵,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道德品质、审美方式、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家教是家风的表现形式,是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家风家教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从内部涵养个体文化自觉。要实现传统家风家教对中国文化的涵养功能,一是要以“和而不同”的思维,通过社区“模范家庭”“优秀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和“尊老爱幼”“亲子交流”等社区文化活动,让融合中西文化特质的包含感恩、责任、包容、平等、自由、独立、民主的人类精神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通过互动及评价标准,内化为家庭内在的精神资源。二是通过传统家风家教中“情”“理”“义”结合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使浸润着中国传统文明和美德的俭、孝、善、礼、让、和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能浸染为我们代代相守和珍视的集体共识。三是恢复传统家庭休闲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蕴含的优秀中国精神优育成为不同家庭成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风尚。

再次,重视社会建设的社会教育作用。一是要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共性发展,提高公民的福祉指数。这要求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要立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目标,全面实践并呈现“中国价值”制度逻辑,加强社会公平建设,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恢复传统文化场景的中国价值涵养功能。其中的关键在于,借助传统节日、历史传说、名胜古迹等象征性符号强化传统文化的仪式教化功能,将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三是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等推进过程中,保留传统建筑、传统产业、传统村落和文化名城,保护工业与农业遗产,通过恢复、建设传统文化场景,建立中国文化稳定恒常的共同价值意义系统载体,保护传统文化特质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并传承方言及相关文化,重视民间文学和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由此强化包括“数字青年”在内的国人的中国思维和情感,加强“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认同。四是,要在文化传播中要完整、丰富地表达中国文化,弘扬中国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有其丰富、完整的内涵和价值体系。当前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和个人认识的偏颇,某些封建、落后、狭隘等文化质被片面强调和放大,文化模式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世界对其本身及其承载的中国价值认知趋于异化。确保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整体性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价值凝聚的内在要求。它内在地要求提高包括文化工作人员在内的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营造中国传统文化健康传播的生态。

最后,充分调动并发挥“数字青年”自身积极性。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数字青年”的中国价值认同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在全面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发挥“数字青年”的主力军作用尤其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青年文化的自组织建设,培养青年文化志愿者,培育与“数字青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网络文化,真正使“数字青年”在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受益,是调动并发挥“数字青年”自身积极性,传承植根中国传统的中国价值的关键。

四、 结 语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缺场以及由此引起的西方价值僭越,是“数字青年”中国价值认同危机的重要来源。加强当代“数字青年”中国价值认同,要求我们在吸收他者优秀文化的同时,从中华文化基因内部重构中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着力建设有利于“数字青年”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创中国文化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价值数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答数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