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峰,赵庆芬
(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外科,山东 东平 271500)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部位。临床上主要使用肿瘤切除术治疗该病[1]。使用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时,可使用多种方式做切口[2]。其中,环乳晕切口是对患者造成创伤最小的切口。为探讨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对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2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30.5±1.2)岁;其肿瘤的直径为1~5 cm,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2±0.6)cm;其肿瘤至乳晕的距离为3~4 cm,肿瘤至乳晕的平均距离为(3.3±0.3)cm;其中有9例患者的单侧乳房发生病变,有18例患者的双侧乳房发生病变。
对这些患者均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明确其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对术区皮肤进行消毒。在肿瘤所在象限对应的乳晕边缘做长度为3~4 cm的弧形切口,切开皮下脂肪。使用拉钩扩大切口。顺着大乳管潜行分离皮下组织与乳腺组织。若肿瘤与乳晕的距离稍远,则利用拉钩牵拉开皮瓣,将肿瘤推到切口附近。楔形切除肿瘤及其附近的乳腺组织。用电刀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使用3.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乳腺组织。使用5.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切口。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观察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显效: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其双侧乳房的形态对称。有效: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但其患侧乳头不能自然挺立,其患侧乳房轻微变形。无效:患者切口的颜色较深,未能在短时间内愈合,其双侧乳房不对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病情复发的情况。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术中的出血量为(20.5±4.9)ml,其手术持续的时间为(25.3±3.2)min。在这些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25/27)。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这些患者均未发生乳头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有2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7.40%。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青春期后的女性。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失衡、其机体对雌激素过度敏感等[3]。该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乳腺增生[4]。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灶可能会恶化[5]。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女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美观性。使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虽然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双侧乳房不对称,手术切口形成的瘢痕较明显[6]。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不易发生并发症。乳晕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在该部位做切口,该部位原有的皱纹及结节样皮脂腺可掩盖手术切口形成的瘢痕,不影响其乳房的美观性[7]。
目前临床上关于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研究较多。于海洋[8]对2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另外2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与使用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乳房的对称率、美容效果的满意率等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夏联山[9]对3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传统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另外3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与使用传统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黄锡冰[10]对3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其术后双侧乳房的对称率为87.88%,其手术瘢痕的可接受率为90.91%,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为3.03%。上述研究的结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