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8-08-17 00:56:40伍媛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2期
关键词:热量调节饮食

伍媛媛,王 秀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存在潜在的糖耐量减退的情况,到妊娠期才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一种妊娠期疾病[1]。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并可导致其所娩新生儿体重较低。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为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无糖尿病史。2)妊娠前糖代谢正常。3)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及糖尿病并发症。2)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3)参与本次研究前患有其他的妊娠期疾病。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31.4±3.2)岁;其孕周为28~39周,平均孕周为(34.6±2.7)周;其中有初产妇50例(占86.21%),经产妇组8例(占13.79%)。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7~38岁,平均年龄为(33.2±2.9)岁;其孕周为19~38周,平均孕周为(31.2±2.4)周;其中有初产妇49例(占84.48%),经产妇组9例(占15.5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为患者讲解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告知其孕期的注意事项。监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时,为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这些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调节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地配合进行饮食调节。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的目标是既能保证其对热量和营养的需要,又能避免其发生餐后血糖过高或饥饿性酮症。让患者遵守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禁止患者食用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根据孕妇的身高、体重、血糖水平、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基础热量消耗×活动系数+200 kcal。其中妊娠早期患者的活动系数为1.4,妊娠中期患者的活动系数为1.45,妊娠晚期患者的活动系数为1.55。患者早餐摄入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的10%~15%,午餐摄入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的30%,晚餐摄入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的30%,加餐摄入的热量应占每天摄入总热量的5%~10%。让患者尽量选择红米、荞麦、燕麦及蔬菜等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作为主食,少用煎炸、红烧等用油较多的烹调方式加工食物。2)对这些患者进行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其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方式宜为缓步走、快步走、仰卧在床上双腿模拟骑自行车运动。指导患者在餐后30~60 min进行运动。在患者开始进行运动的一周内,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为15 min,每周运动3~4次。在患者适应运动的强度后,逐渐延长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直至将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延长到30 min。运动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胎心及子宫活动的情况。若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心率、胎心及子宫活动异常的情况,应立即让其停止运动。运动后及时为患者补充水分。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午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晚餐后2 h血糖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高胆红素血症情况及其所娩新生儿为低体重儿的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午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晚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午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晚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mmol/L,±s)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mmol/L,±s)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2 h血糖水平早餐后 中餐后 晚餐后对照组 58 治疗前 5.29±0.85 9.93±1.45 8.05±1.21 7.01±1.29治疗后 5.21±0.73 8.84±1.25 7.04±1.36 6.59±1.31观察组 58 治疗前 5.31±0.79 9.87±1.62 7.99±1.36 6.96±1.41治疗后 5.05±0.41 6.03±0.96 5.41±1.28 5.12±1.24

2.2 两组患者发生其他妊娠期疾病的情况、妊娠结局及其所娩新生儿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型的发生率及其所娩新生儿为低体重儿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其他妊娠期疾病的情况、妊娠结局及其所娩新生儿的情况[n(%)]

3 讨论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性在妊娠期间需要大量补充营养。但是,大部分孕妇都未能科学地补充营养。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其胎盘分泌的泌乳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总量会逐渐增加。这些激素会拮抗孕妇体内胰岛素的功能,降低其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引发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妊娠期糖尿病可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体重较低等不良的母婴结局。由于很多降糖药物会影响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临床上并不提倡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该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较大,若为其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很难准确地控制其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易导致其发生低血糖。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3]。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可满足其机体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保证其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并防止其餐后血糖的水平过高,从而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并避免其发生营养过剩[4]。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管理能增加其体内葡萄糖的消耗[5-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午餐后2 h血糖水平、晚餐后2 h血糖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型的发生率及其所娩新生儿为低体重儿的几率均低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与张婵[7]等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血糖的水平,避免其发生其他妊娠期疾病,改善其妊娠结局,提高其所娩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猜你喜欢
热量调节饮食
方便调节的课桌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军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04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剧烈运动的热量
热量计算知多少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