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剑, 项 丽, 朱 静, 马庆华, 朱心怡
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科,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CHD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有研究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是CHD的主要发病原因[2]。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FI)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适用于心脏、肢体血管和浅表器官等检查诊断[3-4]。本研究旨在探讨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DFI检查特征及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00例设为CHD组,另选择50例健康对象作为健康组。纳入标准:CHD患者的诊断标准参考《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年版中的标准[5];CHD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至少有1支血管的狭窄程度>50%;健康组来源于我院体检门诊结果未发现CHD的健康自愿者;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伴有感染性疾病;精神、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颈部手术病史。CHD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5.5±10.8)岁;体质量指数(22.5±2.4)kg/m2;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单支病变20例,双支病变42例,三支病变38例。健康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8±12.0)岁;体质量指数(22.1±2.0)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使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P)水平。采用科林HEM-9000AI脉波检测装置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CDFI检查仪器使用飞利浦IU22 CDFI诊断仪,运用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8~12 MHz),患者接受超声检测时选仰卧位,双手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充分显露出颈部。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峰值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
1.3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价冠状动脉评分采用Gensini法进行评分。(1)根据狭窄程度评分:狭窄程度<25%记为1分,25%~49%为2分,50%~74%为4分,75%~90%为8分,90%~99%为16分,100%为32分。(2)根据病变部位:左主干5.0分,左前降支或回旋支2.5分,左前降支中段1.5分,左前降支远段1.0分,左回旋支中、远段1.0分,右冠状动脉1.0分,小分支0.5分。两类积分求和即为总分。总分≤24分为轻度狭窄,25~49分为中度狭窄,总分≥50分为重度狭窄。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CHD组和健康组的吸烟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的血清TC、TG、LDL-C、SBP、DBP、FP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CDFI特征比较CHD组患者Vmax、Vmin显著低于健康组, RI、IMT测定值显著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表2 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CDFI特征比较
2.3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CHD患者的颈总动脉CDFI检测特征比较随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多,Vmax、Vmin呈逐渐降低的趋势,RI、IMT测定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CHD患者的颈总动脉CDFI检测特征比较
2.4CHD患者IMT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100例CHD组患者的平均Gensini评分为(38.2±9.4)分,Gensini评分与患者IMT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1,P<0.05)。
CHD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典型胸痛、心率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极大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CHD的防治十分重要。有研究报道,对CHD进行早期鉴别诊断,对于后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
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8]。CHD的病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9]。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全身的病变,侵犯大中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常是散在的,可以在主动脉至直径3 mm的动脉内膜发生,最常见于冠状动脉,是CHD的主要发病原因[10]。颈动脉是较粗大的血管,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别向脑组织和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给血和氧[11]。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常同时受累,因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相关。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超声诊断可以根据测量IMT间接判断内膜厚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目前,已有关于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吕信笑等[12]研究认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联,表现为IMT改变,同时在动脉血管中可以形成斑块。
目前,CDFI是筛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的手段之一,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诊断手段[13]。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检测颈动脉IMT及斑块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14]。本研究采用CDFI检测CHD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参数、颈动脉IMT,并与正常健康者的颈动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IMT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患者Vmax、Vmin显著低于健康组,RI、IMT测定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表明CHD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存在,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增加,CDFI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多,Vmax、Vmin呈逐渐降低的趋势,RI、IMT测定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颈动脉IMT明显增加,说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依据。王海燕等[15]研究报道,颈动脉IMT增加与10年CHD危险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中,Gensini评分与患者IMT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1,P<0.05),说明颈动脉IMT高的患者,可能发生CHD的危险系数也相应的增加。
综上所述,CHD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彩超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增加,采用CDFI检查患者的颈动脉血流情况可以一定程度反映CHD患者的病情程度,对预防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牟红梅,王利勇,赵磊,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IMT与脑梗死复发相关性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2):16-17.
[2]李春梅.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55-56.
[3]邸玉芹,俞维宝,蒋自杰.CTA和CDFI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中的对比观察[J].医学综述,2017,23(13):2698-2700.
[4]郑刚.无创心脏影像学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2):221-224.
[5]Victor L.2014 PH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SEAN Heart J,2016,24:3.
[6]李芳,李长风,郭燕,等.武汉市老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与常见慢性疾病的关系[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1):1092-1094.
[7]曾益新,祝墡珠,于晓松,等.中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专家共识(建议稿)[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251-261.
[8]张雨薇,周广举,童南伟.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6):453-457.
[9]张运,陈文强.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8):668-674.
[10]王艳.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8):732-734.
[11]彭丽君,柳峻峰,张维明,等.颈部彩超、CT血管成像和DSA对颈部血管的诊断效果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30-32.
[12]吕信笑,潘丽微,章圣乐,等.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62-464.
[13]李会霞,申志扬,卢学峰,等.CDFI检查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88-89.
[14]孙尧,高辉,姚金亚,等.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及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2):1463-1465.
[15]王海燕,朱志远,任燕妮,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6,56(1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