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丽娟 记者 丁云
穿越时空的歌声
通讯员周丽娟记者丁云
燕子喜欢将窝筑在门头上,在过去的白洋湾地区,这样的燕巢基本家家都有。小孩儿拿着棍子去戳燕子窝时,燕子急得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在爱唱山歌、有着悠久山歌文化传统的白洋湾人耳里,那就是气得直骂,“不吃你们一粒米,不吃你们一粒硒,借你们高梁孵窝鸡”,这么一描述,再听听燕子叫,真是越听越像。
山歌是百姓的歌,诞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在日常生活中丰满成熟。在白洋湾山歌好手顾凤珍、陈巧娥眼里,想起过去唱山歌的情景,就回到了昔日的劳动场面。
竖好秧,在田里拔稗,即要挖干净一颗颗稻周围的杂草时,人们穿着短裤,跪在湿漉漉的地里,唱唱山歌,纾解疲劳,集中精神。干活干到没劲了,喊几个干活的人里,山歌唱得最好的来一支,旁边若是有嗓音甜美的女娃、小娘鱼,也唱一支再提提精神,解解乏。
白天农耕种田,晚上在家要搞副业,打草包、搓草绳。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顾凤珍说,她六七岁时就跟着家里打草包,一晚上打好多,草包隔天就拿去卖了再买米回家。一枚洋油灯挂在草包架子上,孩子小,就容易犯困,干着干着就打起瞌睡来。于是,顾凤珍的父亲会在此时说,好孩子,别打瞌睡,阿爸讲故事给你们听,唱山歌给你们听。阿爸的故事和山歌不得了,怎么也讲不完,孩子们边听边干活,边干活边记山歌,草包打到手指崩裂,贴着橡皮膏继续打。
到了夏天,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大家就跑到附近的大竹园,家家随身带着材料、工具。漫漫长夜,要一直劳动到晚上十点。老人们也到竹园去玩儿,肚子里山歌“货”多的老人互相就斗起山歌,陈巧娥这样的小辈也在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记着。
白洋湾的老山歌,历史最早大概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如今流传下来的,大多数也是清末至民国间的作品。陈巧娥听过去的老人们讲,歌词都是张良编的,也不知道张良到底是哪一代的人了,只说张良走过哪里,编到哪里,他们就在晚上工作的时候跟老人学会了这些山歌。
唱山歌的场合,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劳动时;山歌的内容也什么都有,比如讨便宜的,就是男的对女的唱,“我看见阿姐你眉毛弯弯像条线,你今年吃了娘家饭,开年跟你成双成对好夫妻。”陈巧娥幽默地说,“就好比现在小伙子对姑娘说‘哈喽’。”
在白洋湾,现在会唱传统山歌的,大多是老年女性,但在过去,山歌男女都会唱,且互相对着唱。“啥格飞来节节高,啥格飞来像双刀,啥格飞来青草里盘(藏),啥格么飞过太湖梢”,另一个唱答,“叫天子飞来节节高,燕子飞来像双刀,野鸡飞来青草里盘,野鸭飞过太湖梢”。而且,会唱山歌的男性唱得尤其好,会唱的山歌数量也多。
对于平时不事民歌、山歌的人来说,白洋湾山歌乍一听,感觉就是“好听”,很有地方戏曲的味道。就算平日里都讲苏州话的人,歌词也一时半会不能完全听懂,一部分听得懂,一部分一时脑筋转不过弯来就理解不上,但就是上了瘾般一边使劲琢磨上一句到底什么意思。听完后面的意思,前面的有些兴许能被反推出来。因此山歌光听内容也是很有意思。
白洋湾山歌包含着浓浓的乡音乡情。歌词内容丰富,句句分明;表达带有当地的语言特色,相当于白洋湾土话;曲调轻快、悠扬,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不同的调,大量转音,很少拖长音。唱山歌的人口齿清楚,歌词曲调全凭记忆。心情也是一味神来之笔,心情好时,山歌唱得抑扬轻快,曲调转得是信马由缰,心情不佳时转音也会失手。因此,一般人真是很难学会。
顾凤珍说,现在,把传统山歌的歌词一一写下来,曲调也用歌谱记出来,大多数人实在唱不出老一辈唱白洋湾山歌的那种味道。或许,在那样的一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年代里,大家伙一起艰苦劳动、互相解闷,才唱出了山歌里的甜美、愉悦。
传统的历史、地理原因,这一区域较为闭塞,周围村落环抱,与苏州城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居民出行以船为主,受到外界影响较少。顾凤珍说她年少时,只曾跟家人到石路戏馆去看过一部戏。从白洋湾到虎丘就有七里路,全靠两条腿走着去。人们没有什么机会听其他戏曲。反倒为原生态的山歌发展、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传承和保护白洋湾山歌,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成立了白洋湾山歌会工作小组,山歌手走遍乡里坊间寻访、搜集、整理,汇编成集的260余首山歌。传承人每年都会进校园、进社区教唱山歌,通过“娃娃学山歌”、“山歌文化进校园”、“山歌文化进社区”等形式,使白洋湾的民间山歌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与发展。
连续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使白洋湾山歌列入了苏州市非遗项目名录,山歌作品也频频出现在省、市、区各级舞台,屡获殊荣。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还建立山歌陈列馆、成立山歌研究会、组织山歌表演队、出版山歌专著、举办山歌大赛等,让山歌文化走进了现代生活,打造出白洋湾山歌的文化品牌。近两年,白洋湾山歌还唱上了民俗活动“轧神仙”的戏台,唱进了市、区庆祝团拜活动的现场,还举办了山歌大会和山歌学术研讨活动,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南民歌研究所合作成立山歌研究基地。
白洋湾街道文化站也注意使白洋湾山歌扎根农村、深入孩子心中。十几位老歌手走入课堂,几十首白洋湾山歌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数百位学生获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教育。
山歌只有活在百姓的口中,反映百姓的生活,才能穿越时空、经久不衰、传唱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