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以东北农业大学“秦鹏春班”为例

2018-04-11 04:12刘少宝田起香
关键词:通识实验班学院

刘少宝 田起香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流趋势,成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和重要标志[1]。这正契合当下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国家相继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平台,以期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四大人才培养模式之一[3]。鉴于此,我国高等院校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深入探索“创新实验班”和“精英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系统梳理已有典型模式,结合对东北农业大学“秦鹏春班”的剖析与反思,以期为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缘起

“拔尖创新人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周其凤院士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报告中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明确目标选择、长期优势积累和突出创新业绩,被社会承认的学术、技术、企业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精英人才[4]。

(一)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必要性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对高层次人才有迫切需求。高层次人才作为国家人才队伍核心,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5]。拔尖创新人才是高层次人才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是我国科技创新、生产力进步、综合国力提高的智力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驱动作用。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等问题,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可为提升国家创新力和实现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关键原动力。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6]2015年,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之路开始全面推进,其主旨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求规模向求质量的理念转向。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也是其必须肩负的战略使命。科学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此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有助于推动高等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等,在交流、借鉴、传承基础上,构建特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高等教育发展空间。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典型模式探索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起步较晚,从已有文献可见,2005年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众多高等院校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包含一些共同价值取向、设计理念和运行模式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典型模式,主要可归结为“创新实验班”和“精英学院”两种。

1.创新实验班模式。“创新实验班”是我国最早的人才特殊培养组织形式。以班级为组织形式,集中培养选拔学生,具体运行与培养模式根据不同高等院校及实验班成立目的不同而不同[7]。在我国1 000余所高等院校中,专门开设实验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尝试的有80所左右[8]。“创新实验班”是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分为“实体班”和“虚拟班”两种形式,其中以“实体班级模式”为主:一是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基地班”,如清华大学1998年创建“基础科学班”,是较早建立夯实学生数理基础的创新试验班。200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是以培养数学学科领军人物为目标的数学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二是专注专业知识强化和提高的创新实验班,以“茅以升班”和“詹天佑班”最为典型,是西南交通大学依托其土木、机械、电气、信息、交通运输等强势学科及相应国内一流本科专业,实施英才教育的重要举措,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出色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精神和体魄均得到完美发展的卓越人才。此外,西南财经大学分别在四个学院开设“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即金融学院“光华创新人才金融与理财实验班”、工商管理学院“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服务与管理实验班”、统计学院“光华创新人才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

“虚拟班”是指依据相应标准遴选一定数量学生,组建班级、单独命名、特色化建设,学生主要利用周末、假期等课余时间接受相关专业实践训练和额外“补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高等院校独立筹建“虚拟班”、校企共建“虚拟班”、校际共建“虚拟班”等模式。华中师范大学于2007年独立创办“华师博雅班”,从该校42个非师范专业本科生中考核选拔成员,建立虚拟班级,开展跨专业交流研讨。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圣奥集团联合组建“圣奥班”等,探索校企共建“虚拟班”,企业化学习、实践与学校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赢,是校企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的创新之举。校际共建“虚拟班”是校际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形式,通过国内、国际高等院校间合作,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联合培养学生、跨校学习、师资交流与培训、部分教学设施等资源共享、科研合作等,有利于拔尖学生在不同学术背景与学习环境中培养发散思维,开展创新性学习,为后续拔尖创新人才接受更高层次培养奠定基础[9]。

2.精英学院模式。“精英学院”本质是具相应实体建制的二级教学单位或二级机构,打破以往学院专业壁垒,面向全校选拔优秀学生,加以特色、系统培养。目前主要有荣誉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两种模式。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是荣誉学院典型代表,作为该校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高平台,其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10]。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已有十余所高等院校设有荣誉学院。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虽极具学校特色,但在生源选拔、目标设置、培养模式、机构属性等方面相似。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属通识教育学院,全面系统实施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强调关注学生需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成长创造平等机会,着眼于探索和推动本科教育改革和创新。

(三)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典型模式特色

作为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创新实验班”与“精英学院”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分段培养,注重夯实学科基础。无论“创新实验班”还是“精英学院”,基本采用“X+Y”分阶段培养模式,如“1+3”或“2+2”模式,亦或本科与研究生阶段贯通培养,前期培养均强调数理和学科领域基础知识等。通过夯实基础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已然成为共识。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前两年着重学习基础知识;复旦学院、吴玉章学院等精英学院针对低年级学生设置专项基础教育课程,或以学科群形式设置基础课,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高等院校重视在数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拔尖学生,针对不同专业着重夯实拔尖学生本学科领域基础知识的做法,为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持续动力。

2.重视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要同时传递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展现不同文化、学科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示学术魅力;让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11]。这恰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所谓拔尖创新人才,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备,道德修养与思想情操具佳,人格健全、个性独立,又善于合作,自由全面发展者。此即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采取“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凸显深厚人文底蕴与多学科综合优势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吴玉章学院打破传统课程模式划分,增设院级素质教育模块,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力求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道德心理、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12]。上述做法正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通”教育思想的体现。

3.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势师资团队。学校充分发挥特色和资源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优先投入和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确保学生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茅以升班”选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成立“教授团”,直接参与办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推行专业导师制,“教授团”成员可兼任导师,开设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对学生选择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自主实验等个性化培养方案予以指导。此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均实施小班教学,无论“实体班”还是“虚拟班”,均投入专项资金、推出特色建设方案等。如华南农业大学开设“丁颖创新班”,在培养方式和制度方面给予特殊倾向,实施导师制,按60%比例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积极创造条件选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开展科研训练、攻读硕士学位等。

4.探索产学研结合,发挥协同育人优势。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立足学校教育资源基础上,积极融汇社会资源,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等教学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多形式、多渠道实现校企、系所、校际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将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13]。我国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开展了有益探索性实践。“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即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挥系所结合优势,共同创办,中国科学院充分调动下属相关研究院所,有效整合院内科教资源,通过选派院士、研究员授课、开设专题报告和假期短期培训、指导学生科研实践等形式,为培养未来数学学科领军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上海交通大学现行“交大—宝钢”培养模式,由政府引导,实行“双导师”和校企培养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典型范式,将学生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交大培养”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第二阶段以“宝钢培养”为主,学生深入宝钢参与企业项目,培养实践和研发能力[14]。产学研结合,一方面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实践,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将最新用人理念和先进人才培养方式间接传递给学校,促使学校人才培养更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各高等院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上,19所国内“985”“211”高等院校深入研讨,对模式探索中的制度、资源和认同困惑表示忧虑[15]。

1.管理体制尚需健全理顺。实验班或精英学院的特色培养与管理,会与其他院系或部门间产生制度性冲突,需理顺双重管理与责任关系。

2.优质资源保障有待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如何协调使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并保证持续性投入,是院系实验班、精英学院面临的难题。

3.学生认同感、归属感滞后。在实践过程中,分段培养往往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有效衔接,加之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化配置,存在泛化现象,学生在修读过程中易产生困惑,引发专业归属感、兴趣感建立滞后等问题。此外,针对虚拟班级建设管理,还存在如何增强学生凝聚力、认同感问题。

二、“秦鹏春虚拟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创新实验班和精英学院集中代表我国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探索成果,充分借鉴其特色做法和经验,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为我国生物科学相应领域培养领军人才、提供优质人才储备为目标,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体两制三化四融合”特色培养模式,即以虚拟班级“秦鹏春班”为载体,实行导师制、弹性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育人,促进教书育人、理论实践、国际国内、课内课外融合。

(一)“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虚拟班级“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探索以大学教育基金为载体和依托,借助教育基金会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情感平台、成长平台、资源平台,汇集行业、专业领域资金资源、校友资源、科研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构聚人才培养合力,共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秉承这一理念,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12年12月设立“秦鹏春教育基金”。主要由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奠基人、著名胚胎工程学家、教育家秦鹏春弟子及后学捐资筹建。宗旨是弘扬秦鹏春先生学术品格,传承其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生命科学研究,延续、建设、发展人才队伍。在“秦鹏春教育基金”支持下,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组建虚拟班级“秦鹏春班”,以此为依托和载体,开展“一体两制三化四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二)“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1.班级虚拟化,人才培养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秦鹏春班”为虚拟班级,班级成员同属原班级和“秦鹏春班”,在原班级参与日常教学、评奖评优等活动,在“秦鹏春班”选修额外专业课程,提前进入实验室接受导师单独指导、参与科研实践。可申请“秦鹏春教育基金”支持下设立的“秦鹏春科研创新奖学金”,利用假期到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室开展短期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夏令营、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会议,参加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圭尔夫大学留学交换项目等,培养国际化视野。“秦鹏春班”严格依据标准,每届遴选20~25名学生开展小班化教学,一方面,确保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学生来自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等不同专业,有利于发挥各专业优势,促进相互交流、学习。

2.管理特色化,学生培养个性化。在培养过程中,“秦鹏春班”实施特色化建设和管理及个性化培养,引入激励和淘汰机制,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拔尖”状态。具体培养途径及配套措施以“弹性学分制”和“导师制”为主。

“秦鹏春班”虽为虚拟班级,但享有特色班级建设方案,包括设定具化、可衡量的建设目标、制定详细建设实施计划等。拥有班徽、班训、班歌,设计独特班级服装与标志,强化班级标识,并以思想传承特色,增强班级凝聚力、认同感,扩大班级宣传力、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打造班级资源共享平台。如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秦鹏春生平事迹、生物领域研究最新动态、班级集体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原创文章等,为班级同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秦鹏春班”实行“2+X”学习模式,学生前两年主修学科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掌握生物学学科基础知识,培养良好实验技能,同时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理解和认知,培养开放心态和国际视野、敏锐思考能力、良好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通用素质,促进科学与人文素养共同提升。从第三年开始,与导师共商,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可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所得学分进入本校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效,允许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修完规定学分后提前毕业。如被淘汰,所修学分可计为选修课学分。

为实施个性化培养,“秦鹏春班”学生均配备一名导师,以“龙江学者”和博士生导师为主,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结对,每学年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导师定期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学业、考研、科研实践和就业择业等给予指导。

3.目标多元化,“四位一体”相融合。“秦鹏春班”关注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牢固、基本技能扎实、科学实践意识和习惯良好、人格素养健全、理论与实践俱佳,具备生命科学领域前瞻性视野和国际化格局,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成才在教书育人、理论实践、国内国外、课内课外四个维度协调统一的“四位一体”融合育人。经过“秦鹏春班”学习,不仅产出一批高质量、标志性学术成果,且培养起学生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具备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

(三)“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首届“秦鹏春班”24位同学已毕业,考取“985工程”大学研究生7人,出国(境)攻读研究生3人,其余半数学生考取本校研究生。共发表学述论文9篇,获得校级以上奖项75项。

1.利用大学教育基金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合作过程,各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有效途径,调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联合培养人才,以保障足量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性投入。“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尝试设立大学教育基金,借助基金会搭建平台,汇聚各方资源,这是一条崭新、有效、可推广的路径。“秦鹏春教育基金”作为纽带和桥梁,将以秦鹏春弟子为主体的生命科学领域校友资源、资金资源、科研资源等汇聚到学校,以“秦鹏春班”建设基金、“科研创新奖学金”“‘秦鹏春教育基金’生命科学论坛”等形式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秦鹏春教育基金’生命科学论坛”为例,自2011年起,已成功举办九届,先后有4位院士和数十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入选者参加论坛,举办专题报告百余场。一方面,顶尖学者到校分享学术前沿动态,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校友学者科研资源优势,利用其所在高等院校和实验室平台,举办科研训练营、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实验室参观、学习、培训机会等,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术交流。发挥高水平学术交流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是“秦鹏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大亮点。

每所大学均有其特色历史和文化积淀,拥有各自的学术名师,在其所在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设立教育基金,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秦鹏春教育基金“科研创新奖学金”已覆盖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学院。

2.构建虚拟班级,发挥异源背景优势。与传统“实体班”相比,虚拟班级在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方面更加灵活。能充分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时间、空间安排等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预留发展空间和途径。可打破专业、年级,甚至国别地域界限编班或安排宿舍等,有利于发挥学生异源背景优势,促进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交叉融合、分享和提升,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养成,为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16]。同时,便于与国际接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快速、稳定、大范围推广预留空间。

3.突出专业特色,与通识教育横向平行推进与强化。“秦鹏春班”以培养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高

素质基础科学研究领军人才为目标,凸显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在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专业与通识教育课程,突出“课程相关选择”特点,避免泛化现象。部分额外选修课程选用国外原版或影印教材授课。同时,探索改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问题,尝试二者横向平行融合与强化推进,即结合专业养成同时,深化加强通识教育,有效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依据学生每个学习阶段不同特点和需求,结合专业教育需要,按需渐进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前期完成专业类基础平台课程,着重夯实外语、计算机、数理、文史哲等基础。中期侧重学科方法论课程及科研训练等,以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课程强化为主,促进健全人格养成。高年级则通过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经验与科研成果积累和交流,提升交叉学科综合学习能力。在通识教育领域,加强专业学术前沿研究、毕业设计指导、就业创业指导、职前心理调适等课程,提升学生竞争力。全过程导师介入,引导式培养,确保学生学习过程明晰流畅、学习目标清晰明确,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兴趣感。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思考

“秦鹏春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具有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和实效性,因运行时间不长,目前尚未全面考量与验证长远社会效果,还需不断总结,客观看待现有成效,正视现存问题,不断改革探索。

第一,模式创新要因地制宜,走本土化模式构建之路。在已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各高等院校相互学习和借鉴,在理念、思路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甚至模仿和重复。但高等院校特点、资源优势各异,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应客观分析、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探索与实践。

第二,模式创新要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终极价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本质是育人。这就要求在模式探索中要回归到人的问题上来[15]。因此,无论模式形式和思路如何迥异,均须尊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最终回归到教育本质。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特点、目标、任务等,为人才培养科学定位,做到培养模式、方案切实可行,培养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措施合理有序。

第三,模式创新要实现资源整体协同,为人才培养提供切实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综合性、系统化工程,单凭“一班”“一院”之力难以持续发展,应开门办学,寻求切实可行的举措、途径,充分调动校内外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拔尖人才培养聚集,建立系所、校企、校际等多方面联合育人长效机制,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协同机制,努力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18]。有效化解资源不足,制度差异与管理冲突等现实困境,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的办学条件、拓宽办学空间,保障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效果。

猜你喜欢
通识实验班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