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探析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2018-04-11 04:12徐国峰付婧一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徐国峰 付婧一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高等院校资助更是教育扶贫重要阵地,要求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创新资助理念,深化资助成效,丰富资助形式,以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资助工作实际。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以“奖、助、贷、勤、免、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初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阶段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已不仅限于解决困难学生经济问题,更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已从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辍学走向了资助育人。”[2]随着高等院校资助工作不断深入,如何将“育人”贯穿始终,实现从“授人以鱼”的保障型资助向“鱼渔兼授”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从“救济型”“输血型”资助向“功能型”“造血型”资助升级,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亟需思考和解决的新课题。

在精准扶贫、精准资助背景下,高等院校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也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在“发展型资助”理念提出后,很多学者从其内涵、意义、体系构建、方法手段等方面探讨和研究:杜坤林认为“要坚持‘育助并重’和‘助人自助’,通过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激励和能力拓展,逐步实现资困助学工作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转变”[3];杨晓慧认为“要把握精准资助的核心关键,确保资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提升资助资源配置的效益性并增强资助育人的实效性,从而推动高等院校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的构建”[4];马彦周、高复阳认为“实施发展型资助有助于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5]等。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国内发展型资助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体制、整体政策把握,缺乏对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具体分析;资助体系构建多以概念描述为主,创新发展研究较少;研究大多出于高等院校主体视角,工作实践调查研究较少。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系统梳理当前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成因并从实际工作中多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对探索和构建更具育人功能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落实资助政策、创新资助理念、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等院校资助工作面临问题

高等院校资助工作不断发展与完善,已逐步形成相对科学、完备的资助体系,资助内容逐渐扩展优化,资助模式更加系统健全。但在肯定已有成绩基础上,还应看到资助体系和资助工作不足。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不统一,认定精准度不高

目前,高等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少统一量化标准,仅在概念上抽象描述。教育部虽出台《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但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具体细则仍由高等院校自行制订,并无统一标准。因此,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及受资助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在认定方法上,各高等院校、学院实际操作不同,一般有三种:一是根据学生出具的由家庭所在地街道或民政部门确认的家庭贫困证明,以及入学前随通知书发放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材料判断和认定。这种方法清楚明了、简便快捷,但难以保证证明材料真实性。如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为争取资助资格,可能采取非正常手段获得证明材料。因此,此方式认定依据过于简单,认定标准也不够科学。二是通过“班级初评——学院审核——学校复核”三级层面识别和认定,班级通过民主评议、投票表决方式“选取”困难学生。因客观条件限制,辅导员和其他同学难以完全掌握每名学生真实情况,在投票过程中,主观倾向等因素会导致认定结果偏差。这种认定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困难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第三种认定方式是辅导员观察学生日常生活,通过了解其饭卡使用等消费情况识别和界定。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机会有限,数据统计可能存在偏差,因此这种评定方式的客观性、公正性仍难以保证。三种认定方式虽互相补充,但不具高精准度。

(二)注重经济资助,忽视精神关怀

当前,高等院校资助工作大多着眼于经济资助和补偿,关注点在于物质层面,虽解决了困难学生学费和生活问题,但对贫困引发的其他问题,如心理压力大、情感障碍、素质能力差等问题缺乏关注和重视,缺少对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和抚慰[6]。因对资助理念缺少全面透彻认知,很多高等院校在关注学生后续发展、能力培养、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受助学生诚信意识淡薄、感恩观念模糊、责任担当不强,存在“等、要、靠”依赖心理、“拿补助、高消费”等不良现象。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在相关调查统计中,有37.1%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如敏感、孤僻、自卑、焦虑等。贫困不仅存在于经济上,更存在于精神上。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大学生生存基本需要基础上,高等院校作为资助主体,更应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次需要,更多关注其健康心理形成、综合素质提高等,使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资助”,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三)资助工作专业性不强,队伍建设滞后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教人[2006]6号)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开展相应工作,并按照在校生人数1∶2 500的比例配备专职资助管理人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高等院校距离政策要求均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学校虽设立专门资助机构,但具体设置缺乏规范性;一些学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但数量远不达标;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民办高等院校,资助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等,这些因素均影响资助工作开展和资助成效显现。高等院校资助是一项系统、长期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全面、透彻认识国家政策法规、资助工作细则、相关资助流程,还应具备熟练新媒体操作能力和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资助工作人员的办公能力停留在简单办公软件操作上,缺乏把握新媒体和处理大数据信息的能力,影响资助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高等院校资助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人员选聘缺乏科学标准和专业要求;高等院校资助工作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四)资助育人平台单一,对能力培养及成长引导不足

高等院校精准资助工作最终目标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7]。丰富、有效、多元的资助育人方式,是实现育人目的的必要条件。当前,很多高等院校将资助工作重点放在资助对象的认定和评选上,对育人内容和方式不够重视,育人内容简单枯燥、方式过于陈旧,一些灌输式说教反而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同时,很多高等院校的育人平台较单一,很少有教师能够运用多元化教育方法因人施教,普遍仍采取灌输式说教。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会组织班会或讲座向学生解读政策,但未跳出灌输式窠臼,缺乏感染力。因此,高等院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多元化、差异化方式推进精准育人,根据困难学生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意愿等,鼓励和引导其参与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及其他发展型学习项目,在资助工作中提高综合素质。

(五)对困难学生隐私保护不足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资格认定需提供相关材料,其中必然涉及个人信息,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家庭收入情况、家人健康状况等,在很多资助工作程序中,这些信息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如在贫困资格申请过程中,需详细说明家庭情况等相关信息;在贫困身份认定过程中,困难学生要在班会上说明家庭困难情况;在认定结果公示过程中,需公开困难学生部分家庭经济情况及个人信息,接受其他同学监督和反馈等。公布这些信息同时带来诸多问题:有些困难学生性格敏感,自尊心强,讳言个人家庭状况,因此不愿参与困难身份认定,失去受助机会;有些学生因被认定为困难学生,担心被人轻视,因此变得自卑敏感,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因家庭情况被公之于众,困难学生被贴上标签,其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均受到限制。因此,201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面规范和清理学生资助公示信息,要在确保困难学生受到资助的同时,其个人隐私得到相应保护。

二、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发展型资助是指高等院校根据教育规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资金帮扶、心理辅导、科研指导、项目驱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同时,致力于提高素质技能,健全人格品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3]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资助新形势下,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需要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社会公平,其中教育公平是重要基础,而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正是促进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通过开展教育扶贫行动促进教育公平。高等院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更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多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高等院校,相继出台多项助困助学政策,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努力从未止步。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问题不断出现,有失公平现象时有发生,不同受教育者的权利、机会还未实现均等。因此,高等院校资助工作必须精准发力,借助大量教育资源,构建并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不仅满足困难学生物质需求,更满足其在精神和个人发展上的诉求,这对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增强资助工作实效、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精准资助政策的必然途径

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不同类型资助政策。如本专科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及退役士兵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基层就业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十余种,此外还有社会、公益团体、个人等设立的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研究生教育阶段还增设“三助”岗位等资助政策,如此投入大、覆盖广、力度强的政策,只有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推动才能取得实效。随着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资助政策实施目的从简单物质帮扶向资助育人转变,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由“输血”变为“造血”,不仅在物质上提供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关怀,在个人全面发展上加以助力[8]。因此,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对原有资助体系的优化和升级,是顺应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符合新时期困难学生实际、契合高等院校学生资助体系发展的必然举措,更是贯彻落实精准资助政策的必然途径。

(三)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随着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和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已基本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物质贫困问题,还有精神层面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渴望。从表面上而言,困难学生面临的是经济问题,从深度层面而言,存在因经济困难引发的其他问题,如心理问题、人格缺陷、交往障碍、能力缺失等。特殊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决定其不仅需物质资助,更需精神关爱和能力素质发展上的帮扶。习近平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在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资助工作中,更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科学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可对困难学生提供全方位、多维度帮助,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三、发展型资助体系实践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农林类高等院校作为高等农林技术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视农林类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约有500多万贫困大学生,75%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因学费相对较低,农林类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一直偏高。东北农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农林类高等院校代表,目前有7 885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4.1%。为精准资助和帮扶困难学生,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学校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提出资助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逐步构建以精准资助为原则的多元化、多途径、多载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效结合,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发展型资助具体措施

1.“三处发力”夯实发展型资助体系基础。“三处发力”即制度保障有力、队伍建设得力、经费支持给力。学校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X”精准资助工作实施方案》《本科生奖助学金评选及管理办法》《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施方案》等,使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循、权责明确。学校于1999年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工处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小组——班级帮扶小组”四级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强化相关部门单位相互配合,形成协调顺畅、合作紧密、实施有效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校、院工作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资助工作培训,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资助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在经费保障上,始终坚持“落实政策、统筹兼顾、规范流程、专款专用”原则,每年从事业单位收入中提取足额经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且资助经费支出不设上限。学校设立多项校级奖助学金,使其成为国家资助经费的有力补充,在实现资助全覆盖前提下,针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开展差异资助和专项资助,切实保证资助经费使用效益。

2.构建“六位一体”发展型资助工作格局。“六位一体”即实行经济帮扶、开展学业助推、深化主题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搭建实践平台和加强心理疏导,学校从以上六个角度全面切入,强化资助工作多元阵地建设。在经济帮扶方面,新生报到时,除设立绿色通道外,学校还给予困难学生“一个爱心礼包、一次路费减免、一张伙食补助卡、一套军训服装、一份超市礼券”的“五个一”爱心资助。入学后,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为辅,采取不同措施精准化、个性化资助。学校积极倡导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学业助推方面,将资助工作融入教育全过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基础弱等特点,教务处与各学院开启三级联动助推模式,通过设立助研助教岗位、创建学习帮扶型寝室、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展专业知识提高班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主题教育工作中,学校以“感恩”“诚信”“励志”三大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主题班会、电影观赏、微博话题讨论、优秀事迹推送等形式,丰富资助育人形式。每年在困难学生中评选“励志之星”“优秀标兵”“服务之星”,选树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在注重人文关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增加感情投入,使困难学生得到重视和尊重。开学季,学校不断丰富“绿色通道”内容,设立免费电话,让外地困难学子及时给家里报一声平安;端午节、中秋节,给困难学生发放粽子、月饼,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寒暑假,定期组织家访慰问,为偏远山区的困难学生报销往返车票,为春节留校的困难学生准备年夜饭和红包。在搭建实践平台方面,在校内外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现有各类固定岗位共计700余个,年均参与勤工助学1 200余人次,发放报酬160余万元,提供校外兼职岗位1 300余个。成立“阳光超市”,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管理、运营,超市承担资助物资发放、贫困学生实践锻炼、爱心公益宣传等多项功能,自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7年,学校成立省内高等院校第一家综合性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将其打造为学生实践锻炼实训基地,聘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担任日常工作和服务人员,为其提升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在加强心理疏导方面,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专业化队伍,普查并跟踪调查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行为模式,提出针对性困难学生心理疏导方案,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素质拓展、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自信、宣泄情绪、和谐交往、主动适应。学校还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一对一心理帮扶。

(二)立足四门课程,强化发展型资助工作效果

“四门课程”即公益活动“示范课”、学生组织“基础课”、创新创业“实践课”和生涯规划“必修课”,从四个方向深入开展具体工作,切实提升资助工作实效。在公益活动“示范课”上,学校坚持“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资助育人理念,组织接受社会专项资助的学生成立“爱心传递”义务服务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爱心善举,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情,报恩于行。在学生组织“基础课”上,注重培养与提高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以成长需求为突破口,通过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东农学生资助新媒体联盟、“阳光超市”管理服务团队等学生组织,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大学期间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创新创业“实践课”,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扶持项目,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邀请校内外创业导师定期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资金投入、场地建设、信息服务、外围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生涯规划“必修课”上,针对有考研或公务员意向的学生,邀请培训讲师进校举办公开课和讲座;针对有出国意向的学生,邀请英语专业教师开办英语辅导课,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在政策宣传、简历诊断、面试指导、心理减压等方面提供精准化服务,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和全部就业。通过外树形象、内提素质、内外结合方式,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最后一公里”。

(三)发展型资助实施成效

1.受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学校资助管理中心通过走访、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持续关注和跟踪调查在校三个年级近千名受助学生,通过数据整理和反馈,结果显示:相对于以往资助模式,有82.2%的困难学生认为自己在物质方面得到必要帮助,经济问题有效解决;51.9%受助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科研上有所受益,生涯规划更加明确;31.4%受助学生认为自己有所成长,通过锻炼收获更多自信;56.1%受助学生认为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47.4%困难学生认为在其他方面有所收获。在相关工作开展期间,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还涌现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彭涛、“挑战杯”全国决赛特等奖获得者孙笠然等优秀典型。可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其良好实施效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

2.师生满意度和认可度大幅提高。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和施行,不仅使资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且更加优化、务实。通过满意度测评和对比,受助学生对资助工作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占总调查人数的84%,受助学生对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工作开展过程中,资助工作者对国家资助政策有了更深入理解和领会,日常不再是报表、审核、发钱等事务性工作,而是主动了解困难学生实际需求,积极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灵活性和挑战性不断加强,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提升。发展型资助模式受益面广、导向性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上得到资助,更在其他方面收获知识、提高技能,为其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更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发展型资助模式不仅得到学生认可,更得到资助工作者、学校管理者肯定。

3.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学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已开展三年,虽周期不长,还存在一定不足,但其崭新工作理念和扎实工作成效,也得到业内认可,产生一定社会影响。2018年1月,黑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关于“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典型”和“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评选宣传活动评选结果通报》,经过交叉互审、三轮筛选和最终评议,东北农业大学被评为省级“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2018年3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面向全国各省市及地方教育部门、普通高等院校、中职院校等学生资助工作单位,组织开展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优秀个人案例典型”“推荐学习单位”“推荐学习个人”等四类学生资助工作评选活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称号,也是黑龙江省属高等院校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

资助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服务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必要环节,也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需以发展眼光开展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精准资助背景下高等院校资助工作的提档和升级,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新举措、新思路,更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手段,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温饱之忧,更能帮助其自信、自立、自强,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