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课程精细化管理与改革

2018-04-11 08:14:28石春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3期
关键词:士官岗位计算机

张 杰 赵 媛 宦 婧 石春玲

1.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1 2.烟台市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海军士官各层次、各专业基础教育科学文化模块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化素养,为塑造新时期“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针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体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优化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并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操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旨在解决当前该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设计与部队岗位需求不统一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院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具有浓厚的学科色彩,形成“课程有什么,学员学什么”的局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为例,授课内容与任职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联系、融合不够紧密,教材编写定位不准,教学案例没有突出军事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任职教育着眼于解决任职岗位需要的宗旨有较大差距。此外,教学内容中涉及提升个人能力深层次的知识不多,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1.2 院校教育与部队继续教育衔接不上 全过程岗位能力培养缺失

士官学员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在接受院校教育期间完成,课程包含的内容模块较多,如常用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络服务和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与学员岗位需求联系密切的其他应用类软件的使用等。由于计算机应用类软件技术、版本更新换代快,仅靠教学计划内的学时难以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因此,基于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网络在线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1.3 人才评价方式与标准不当 对部队合理使用人才的指导性不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采用的授课方式仍然以讲授、示范为主,强调的是将知识点传授给学员。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任职岗位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现较少,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否满足岗位任职需要在课堂上也不能得到及时反馈。此外,士官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各专业人才需求标准不一,难以使用单一的人才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绝对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轻视相对评价、个体差异评价及过程评价,难以准确定位士官任职教育学员个体能力的优势和弱点。

1.4 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性弱 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精细化管理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决定了与之相配套的信息资源建设也必须具有鲜明的岗位任职特点。目前计算应用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资源样式还比较单一,除参考教材外,辅助教学资源仅限于课件、电子文档、教学视频等;教学管理软件缺乏对教学资源、学员学习过程、效果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与该课程相关的很多教育资源,如微课、MOOC、教学课件、教学管理软件(平台)等没有统一、规范的制作与开发标准,导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的教学资源各行其是,资源共享和利用率低,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学员的学习需求[1]。

2 军内外部队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现状

目前,军内对于网络教育理念、方法和课程设计的探讨已经展开,不过还多限于理论层面,美军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从2007年起,学员开始通过网络课程,开展一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我军国防科技大学一直特别关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从2013年8月起,就在全军率先建立并开通了面向基层官兵的MOOC平台,从而将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迅速应用于军队的继续教育实践之中,至今共有31万多名部队官兵注册学习。2014年,西安通信学院等院校开始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的任职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2],通过分析实际的岗位需求,整合出一系列典型岗位任务,将其列入课程中,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构建面向战场与服务部队的实战化教学体系

2012年,我军颁发《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军队院校和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纲要指出:坚持紧贴军事斗争准备、服务部队建设发展、服务官兵成长成才,为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士官作为基层部队的骨干力量,迫切需要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士官学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我们主张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工作任务”实施课堂教学[2],建立多元化学员评价体系,坚持面向战场、面向服务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

3.1 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提升任职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和组训方式

建立以培养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目标,并根据岗位需求,将课程培养的能力划分为6种:信息设备维护技能、办公软件操作技能、计算机设计能力、网络维护管理能力、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领域信息化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依据此建立相应的课程模块。根据士官学员任职岗位、专业的差异,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为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学员可结合个人兴趣、知识基础进行可选模块的选择,在完成学员个人课程模块的制订后,再进行班次划分及课程考核。

图1 课程内容组织和教学组训方式

3.2 引入COMET职业能力测评机制 大力推进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融合

计算机应用课程在考核中引入COMET职业能力评价机制,COMET能力模型和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行动导向教学、发展性任务、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和工作过程知识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3,4],COMET职业能力评测的基础是一个三维能力模型,包括能力要求维度、能力的内容结构维度和职业行动维度,通过该模型精准定位本门课程能力考核要求,较大程度改进了课程考核体系。

图2 学员能力评价维度

3.3 采用开放的多样化教学手段 提升士官任职教育能力培养效果

为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的热情,提升教员与学员、教与学双向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如:采用参与式教学,以教员为主导进行讨论互动,教员精讲,提出问题,鼓励学员发言,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答案,让学员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注重精讲多练,突出重点,突出实践,注重学员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灵活开展教学互助小组方式,以优带后,共同进步;合理采用任务驱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4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实现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精细化课堂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即授课教员知识体系精通、教学内容精深、教学流程精致、考核评价精准和课程精品,以及细分学员、细分知识点、细分授课方法和细分考核方法[5]。结合士官任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特色,构建开放型计算机应用课程支撑平台,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横向比较、纵向跟踪,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检测、诊断和反馈,达到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目的[6]。

4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与模式改革优势分析

着眼“建为用”,突出以服务任职教育特色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通过构建士官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根据任职岗位及专业特点,对培养士官任职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通过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辅助系统进行教学反馈、学习个性化、能力评价与课程考核,达到课程教学与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施效果。

4.1 着眼“训战一致”原则的教学模式改革

立足实战化教学,发挥院校教育的理论优势、技术优势和部队的装备优势、实践优势,实现有机结合、互赢互补[7],提升士官学员应对信息化战争新要求、新挑战的能力。按照训战一致原则,实战化教学模式要向实战聚焦,积极构建信息化、实战化教学和实验环境,紧密围绕士官层次学员信息化素养及能力提升。

4.2 突出“信息化”与“实战化”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提升信息化素养为导向,突出部队使命任务,建立面向岗位需求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士官人才培养标准,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充分体现信息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兼顾注重打牢基础、突出实践应用、强化提升能力。

4.3 确立“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的课程内容组织与拓展

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聚焦知识,构建合理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的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岗位密切联系的信息化、实战化教学环境,以打赢复杂环境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为根本出发点,增强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与岗位任职的相关性。

4.4 构建“面向部队使命任务”的教学内容、管理、评价体系

完善面向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管理及评价标准,把能否适应岗位需求作为衡量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准,紧密围绕士官学员岗位需求,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教学组织,通过课程教学系统辅助,实现课程学习过程进行全周期精细化管理。

5 结语

士官作为部队军事训练管理的基本骨干、装备和技术保障的一线人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士官学员符合新时代的必备条件之一,迫切需要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士官学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教学手段多样化改革、考核方式评价创新、信息化平台构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建立 “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工作任务”实施课堂教学,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坚持面向战场、面向服务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注重打牢基础、突出实践应用、强化提升能力,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参考方向。

[1]吴思亮,侯永红,张巍.信息化条件下陆军部队实战化训练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5(10):56-59.

[2]鲁庆.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2):118-121.

[3]张志新,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98-100.

[4]郝焕香.基于COMET职业能力测评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87-92.

[5]刘育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8):142-146.

[6]李强,孙贺.论高校精细化管理理论体系的四个层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07-112.

[7]张起超.向“训战一致”训练模式转变应处理的几个关系[J].军事体育学报,2015(4):78-83.

猜你喜欢
士官岗位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58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8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