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宏宇,郝羚竹,王海洋,单柏宇,杨献玲*
(1.吉林省药品检验所,吉林 长春 130033;2.白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 白城 137000)
丹参别名红丹参、赤参、血参、紫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安徽等省。春秋季均可采收,以秋季为好[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冠状动脉血管、防止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2-5]。丹参中主要含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其传统用药部位为根和根茎,弃去茎叶部分,但现代药理实验已证明丹参茎叶的药理作用与根、根茎相似,临床疗效类似[6]。丹参地上部分约占全株植物的67%[7],药源丰富,对其加以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不同产地的丹参茎、叶、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建立其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丹参茎、叶、花的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BT-125D型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KQ-700DV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对照品迷迭香酸(批号:111871-2011102,纯度:99.8%)、丹酚酸B(批号:111562-201514,纯度:93.7%),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乙腈为色谱纯(Fisher);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丹参样品购自药材市场,由吉林省药品检验所副主任中药师温立义鉴定为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茎、叶、花,产地分别为山东、四川、安徽、河北、甘肃、山西、江苏。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时间及比例见表1;流速:0.8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86 nm。
表1 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测定的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精密称取迷迭香酸、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每1 mL各含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 0.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丹参药材,粉碎后过筛,精密称取0.5 g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 mL甲醇溶液,称定质量,超声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1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2、5、10、15、20、25 μL注入色谱仪,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分别以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μg)和相应的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回归方程。迷迭香酸的回归方程为Y=1 251.7X+7.454 7,r=1.000 0,线性范围为0.08~2.09 μg;丹酚酸B的回归方程为Y=1 100.2X+17.416,r=0.999 9,线性范围为0.11~2.67 μg。
2.4.2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迷迭香酸、丹酚酸B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迷迭香酸、丹酚酸B峰面积的RSD均小于0.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4.3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2.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于0、4、8、12、18、24、48 h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迷迭香酸、丹酚酸B峰面积的RSD均小于0.5%,表明供试品溶液48 h内稳定性良好。
2.4.4 重复性试验取丹参药材6份,分别按照2.3项下方法制备,照2.1项下方法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迷迭香酸、丹酚酸B峰面积的RSD均小于0.5%,表明此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4.5 回收率试验分别精密称取样品0.25 g,共6份,分别加入迷迭香酸、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按2.2项下方法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分别计算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回收率试验结果
分别取不同产地全株丹参的茎、叶、花,按2.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计算含量,结果见图1、表3。
注:A.对照品;B.供试品;1.迷迭香酸;2.丹酚酸B。图1 丹参样品及对照品HPLC图
表3 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n=3) %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其根及根茎中含有丰富的丹参酮类和丹酚酸类化学成分,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丹参及其复方制剂,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参酮胶囊、丹红注射液等,均以丹参根入药,而其地上部分除少量应用外,大多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8]。本实验以不同产地丹参的地上部分——丹参茎、叶、花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酚酸类成分——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丹参茎、叶、花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很高,提示可将丹参茎、叶、花作为获取丹酚酸类化学成分的新资源,提高丹参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1]李红峰,于文敏,高宾.丹参的炮制加工与规格分级[J].药材茶类,2011(24):42-43.
[2]齐艳艳,史永照.丹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2):89-91.
[3]龚丽娅,郑智,熊伟,等.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1):24-27.
[4]Fu J,Huang H,Liu J,et al.Tanshinone ⅡAprotects cardiac myocyte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triggered damage and apoptosis[J].Eur J Pharmacol,2007,568(1):213-221.
[5]陈海明,叶攀.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材,2008,31(4):569-572.
[6]刘涛,罗小伟,梁悦,等.丹参茎叶质量标准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3):231-233,237.
[7]李正国,石俊英,张中湖.丹参茎、叶中丹酚酸B的HPLC法比较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5):307-309.
[8]沙秀秀,宿树兰,沈飞,等.不同生长期丹参茎叶及花序中丹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分布与积累动态分析评价[J].中草药,2015,46(22):3414-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