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荣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学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制意识。初中正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提高;多媒体;合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每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有利武器来拓展教学内容,巧用合作学习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来让学生真正达到知行合一,从而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显著提高。
一 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料,让课堂教学富有时代特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围绕课本知识来展开教学,更要结合时下热点话题来与时俱进,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从中受到深刻教育。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梦想》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富有时代特征。课上,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筑梦路上》纪录片,给学生生动展示了一百年内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中国人追求“中国梦”的风雨历程。同时,我还结合党的十九大内容以及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等热门话题,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近几年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人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故事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团结合作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而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让整个团队立于社会发展大潮的不败之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不断地学会与人合作。
例如,在学习《创新改变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课上,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一观点,我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各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在小组内,大家积极地各抒己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广查资料、总结论点。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了各自的观点。
三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促进良好品格形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其生活经验,促使其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去,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参与民主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课上,我以“某校六名学生通过深入调查、调研,提出了《家政中介公司的规范化建设的提案》”这一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参与民主生活的重要性。然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身边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能不能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治理意见?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学校附近私设摊点、造成交通拥堵,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现身边类似的事件,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给相关部门写一封整改意见书。这样,我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认识到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颜旭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5(4).
[2]宋文彬.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14).